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维·联苯菊防治黄杨绢野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维·联苯菊对黄杨绢野螟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药后5d,1000倍液和1500倍液的防效均达到100%。在黄杨绢野螟发生初期用药1次,持效期可达15d以上,且对黄杨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正>驻马店市地处河南省南部,这里园林植被经常会遭到病虫害的侵袭。主要病害为大叶黄杨白粉病,植株感病可达40%~50%;主要虫害有白蜡树草履蚧、黄杨绢野螟2种,其中白蜡树草履蚧虫口密度为30~50头/100cm2,黄杨绢野螟有虫株率达50%~70%以上,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大叶黄杨白粉病1.1发病症状被害部位布满白色粉霉层,白粉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正面,也有的生长于叶背面。单个病  相似文献   

3.
黄杨绢野螟是黄杨的主要害虫,危害大.廊坊市近几年发生严重,给园林绿化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为此,对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适宜的措施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杨绢野螟是发病周期长且世代重叠的一种病虫害,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文章从其发生发展规律入手,阐述其发生特点、为害现状,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同时,提出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又名黄杨野螟、黑缘透翅蛾、黑缘透翅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国内分布于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幼虫取食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科植物的叶片,常将数个叶片用丝缀合起来,使叶片不能正常生长,枝梢枯萎变黄。  相似文献   

6.
徐森富 《广西园艺》2005,16(4):31-32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又名黄杨黑缘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近几年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上危害严重,部分地区已成为黄杨的毁灭性虫害。1分布与危害据调查此虫目前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四川等地。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性巢穴在其中取食,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整株或整片黄杨枯死。2形态特征成虫:全体被白色鳞毛,体长20~30mm,翅展40~50mm。前胸,前翅基部、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腹部末端被黑褐色鳞毛,故称此虫为黑缘螟蛾。触…  相似文献   

7.
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同属鳞翅目蛾亚科螟蛾科害虫,在上海蔬菜测报灯和园林测报灯下此两种害虫成虫相伴出现。由于蔬菜测报和园林测报部门之间交流甚少,此两种害虫的成虫在同一  相似文献   

8.
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1%甲维盐EC 2 000倍、25 g/L菜喜SC 1 000倍、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200倍、0.3%苦参碱AS 1 000倍、森得保WP 1 000倍、36%噻虫啉WG 2 000倍对黄杨绢野螟2~5龄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即停止取食,保苗效果好,持效期长。田间防治2~4龄幼虫,药后7 d和15 d防效分别都在94%和96%以上;室内对3~5龄幼虫的药效测定,药后7 d和15 d校正死亡率分别都在86%和95%以上。其中,甲维盐、菜喜、苦参碱、苏云金杆菌、森得保5种生物农药可作为园林绿地防治黄杨绢野螟的首选农药,既绿色、环保、安全又高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盆架树2种常见害虫绿翅绢野螟、木虱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瓜子黄杨,俗名千年矮、乌龙木,属常绿小乔木。该树种树体矮小,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格,耐阴,喜湿润,分蘖性强,修剪易成形。繁殖容易,是园林绿化的好树种,常用于小区绿化、路旁绿篱、花坛造型和盆栽,深受园林工作者和广大市民的亲睐。随着郧县创建园林城市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大量引进种植瓜子黄杨,但黄杨绢野螟在瓜子黄杨上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凡有瓜子黄杨种植的小区,都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瓜绢螟Diaphaniaindica 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b Walker同属鳞翅目蛾亚科螟蛾科害虫,在上海蔬菜测报灯和园林测报灯下这两种害虫的成虫常相伴出现。由于蔬菜测报和园林测报部门之间交流甚少,这两种害虫的成虫资料在同一病虫图鉴或图谱书籍中同时记录的尚未查见,有关资料文字描述这两种害虫的成虫形态特征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糖胶树是南宁市道路绿化及庭院绿化常见树种,近年来,受绿翅绢野螟、鸭脚木星室木虱为害严重。简要描述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袁玉贵 《现代园艺》2023,(12):57-58+63
云杉梢斑螟是云杉常见虫害之一,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云杉新生的树梢和嫩叶。为了有效控制云杉梢斑螟的为害,分析了云杉梢斑螟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阐述了防治云杉梢斑螟的原则,并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提高监测水平、扩大宣传、促进群防群治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旨在提高云杉梢斑螟防治水平,从而促进云杉林木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1瓜绢螟发生特征
  瓜绢野螟,寡食害虫,主害瓜类,南方较重。
  初害叶梢,缀叶三龄,叶蔓果茎,刻缺蛀洞。
  注: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瓜绢野螟、瓜螟、瓜野螟,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各种瓜类蔬菜,也为害番茄、茄子等。低龄幼虫在瓜类蔬菜的叶背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也蛀入果实和茎蔓为害,严重影响瓜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豇豆野螟是如皋市夏秋季豇豆上重要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重,一般田块豇豆花被害率60%左右,荚果被害率50%左右,重发田可达90%以上。生产中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多在50%以下。为提高防治效果,探索物理防治等辅助防治措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摸清豇豆野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不同方式摘拾虫害花对控制豆野螟为害效果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7.
时至白露,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转凉,到了秋分则昼夜均衡,为北半球秋季的开始。一些具有夏季休眠或半休眠习性的花卉种类,将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重新恢复生长,是各种花卉一年中又一个重要的生长季节。本月由于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又低,一些食叶性、刺吸性害虫仍有可能普遍发生,如刺蛾类、袋蛾类、红蜘蛛类、介壳虫类、黄杨绢野螟、樗蚕蛾、蛀干性天牛类、木虱类、网蝽类等;一些病害也将继续发生为害,如合欢枯萎病、十大功劳白粉病、桂花褐斑病、紫薇丛枝病、樱花褐斑穿孔病、日灼病等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将持续大面积发生危害;红斑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等也将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瓜常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瓜绢螟、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蚜虫、蓟马、红蜘蛛等,为保障黄瓜生产获得高产优质,根据黄瓜主要病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经验,进行了防治技术总结,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连续座果  相似文献   

19.
正导读:对冀东地区设施秋黄瓜主要虫害,如蓟马、蚜虫、烟粉虱、瓜绢螟等为害症状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保障了设施秋黄瓜产业的绿色、健康、协调发展。秋黄瓜是冀东地区设施种植的主要黄瓜类型。其瓜条顺直油亮、色泽翠绿、口感清香甘甜,既可鲜食又可炒菜,在京津冀的各大蔬菜市场广为畅销,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近几年,蓟马、烟粉虱、蚜虫、潜叶蝇和瓜绢螟等虫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设施秋黄瓜产业的绿色、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豆野螟为豇豆主要害虫之一。该文介绍了一代豆野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征及在上海地区的发生世代和发生趋势,并总结了一代豆野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