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Prunus armeniaca L.)原产我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新疆伊犁野杏林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杏风味物质化学组分、授粉生物学与抗冻性评价、杏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杏杂种F1群体S基因的遗传、克隆与表达分析、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以及杏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苹果品种缺乏和育种周期长等瓶颈问题,以高类黄酮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采用“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的科研思路,创建了苹果资源育种的理论体系及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具有红肉和红皮苹果新品种10个,填补了中国红肉苹果品种空白。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以新疆库尔勒香梨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为重点,自主育成了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表明苹果相关育种技术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世界苹果生产一直处于上升的发展阶段。随着苹果生产的发展,要求育种工作者为之提供高产、优质,耐贮运的优良品种。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苹果品种的单一化和种质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数目越来越少。如美国1915年在生产上栽培品种多达35个,到1964年减少到18个;而进入80  相似文献   

5.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等问题,以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苹果为主线、新疆红肉苹果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采用"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的研究思路,创建了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幸福美满"等高类黄酮苹果新品种,营养保健价值高,鲜食品质优良,易着色,可免套袋,市场前景广阔;提出了新品种配套栽培与加工技术,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理论、技术、品种和产品"的系统创新成果,助力健康中国,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羊杏平 《中国蔬菜》2006,(B10):19-22
经1961、1978年两次系统调查,13大类73种1053个蔬菜地方品种得到保存和鉴定。1950~2000年,江苏省先后自国内外引进47种2000多个蔬菜品种。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洋葱、辣椒不育系利用,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及西甜瓜杂种优势利用及抗病育种研究,1982年至今育成并通过审定的蔬菜新品种75个。江苏省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蔬菜生物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应加快构造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国梨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梨种质资源丰富,梨品种改良已取得显著成果,通过杂交、芽变和实生等选种途径共获得160多个优良新品种(品系)。围绕抗寒、抗病、不同成熟期、红皮、紧凑型和多倍体这6个主要育种目标,概括其种质创新研究迚展和获得的重要梨新品种。从品种审定登记制度、梨种质资源利用、种质创新途径和种质创新目标4个方面着眼,对我国梨品种改良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品种单一、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主栽品种’红富士'果实着色、风味品质及结果习性等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苹果育种特别是红肉苹果育种周期长、缺乏优异种质等问题,系统介绍了以“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在品质形成与芽变机理、红肉苹果优异种质创制、高效育种技术创建、特色多样化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成果,旨在为其他野生果树资源的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揭示了苹果红色芽变的表观遗传特性及其分子机制,发明了基于MYB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的苹果精准芽变选种技术,经过持续5代的芽变选种,先后选育出龙富、元富红等系列红色及红色短枝芽变品种,实现了国外品种的再创新和国产化,推动了中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了以优质、耐贮、晚熟富士系芽变品种群为主的中国苹果产业品种结构,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保障14亿中国人新鲜苹果周年供应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创建了苹果资源育种理论体系及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易着色免套袋、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的幸红、福红、美红等红肉苹果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自主育成了中国第一个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解决了砀山酥梨等主栽品种晚熟而不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更新换代品种,推动了中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类研究将兰科蝴蝶兰属分为5个亚属63个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研究和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蝴蝶兰无菌播种技术促进了杂交技术应用,迄今为止,仍是其新品种培育的重要途径,已培育近20万个杂交品种,可分为标准大花类、珍奇类、斑点花类、多花类及朵丽蝴蝶兰类5大类别。物理和化学诱变技术已应用于蝴蝶兰的育种,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蝴蝶兰品种培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株型改良、抗性提高和增加香味是未来蝴蝶兰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大学杏研究课题组自 1982年以来 ,紧紧围绕杏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并建立、完善了早熟杏胚培育种技术体系 ,首批选育成功的新世纪与红丰杏新品种 ,具有开花晚、成熟早、果个大、外观美、品质优及市场竞争能力强等优点 ,2 0 0 1年经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鉴定 ,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近年来 ,各地在引种红丰及新世纪杏新品种的过程中 ,尚缺乏针对性栽培管理技术 ,因此 ,结合我们近几年的研究结果 ,本文就红丰及新世纪杏配套技术简介如下 ,以飨读者。1 露地栽培技术要点1.1 建园与土肥水…  相似文献   

12.
早熟禾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雅君  祖元刚  刘慧民  张雪岩  高阳 《园艺学报》2008,35(11):1701-1708
 对国内外早熟禾种质资源概况、资源利用与评价、生物学特性、资源遗传改良及生物技术应用进展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提出相应的策略。早熟禾资源在中国蕴藏量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良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应用最多的草坪草,美国等注册的大量改良品种占据着世界种业市场;加拿大早熟禾(P. compressa L.)、糙茎早熟禾(P. trivialis L.)及一年生早熟禾(P. annua L.)可作为固土护坡等生态环保特殊用途的草种。国内对引进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生态适应和观赏性评价上,并编制了新品种培育的国内规范标准。目前对早熟禾资源研究的热点是围绕早熟禾特殊的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进行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改良,认为多倍体无融合品种受多源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通过组培和转基因手段对获得的再生体系进行改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加强转基因植株的应用研究及国有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艺文摘》2010,(9):F0002-F0002
本室主要从事水仙花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热带盆切花优新品种引进创新、种苗繁育开发和产业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在水仙花专用肥料、商品球无土贮藏、种苗快繁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同时收集保育有热带盆切花品种包括红掌、彩色马蹄莲、白鹤芋等各种热带花卉资源品种近百份,在人参榕、虎皮兰等漳州特色花卉出口保鲜、新型彩色树种和盆花等方面的研发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安成  毕毅  尉倩  王宏  王庆  李艳 《北方园艺》2022,(5):133-139
忍冬属植物不仅有中国传统药材金银花的药源植物,还是一类具有食用保健作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类群。该研究从我国忍冬属植物种质资源、国内外育种现状、育种技术发展等方面综述了忍冬属植物的育种研究进展。忍冬属植物的应用包括药用类群、食用类群和观赏类群,药用方面中国开展育种研究较早,选育出了许多优良栽培品种,有8个品种取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新品种授权,食用和观赏方面俄罗斯和欧美国家取得的育种成果显著,我国也不断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近年来已经取得3个果食和9个观赏种类国家新品种授权。药用类以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丰产、高有效成分和便于采摘等为主要选育目标;观赏类以花色丰富和性状特异为目标;食用以蓝靛果为代表的果实育种。育种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传统选育和人工杂交育种,但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发展迅速,是今后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忍冬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培育中国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也将取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苹果育种项目组将于2009年发布其选育的首个苹果优良新品种。该育种项目组于15年前成立,其目标是选育出脆嫩多汁、风味浓、消费者喜爱、在华盛顿气候条件下易种植的苹果新品种,以进一步做到苹果品种多样化.提高苹果种植利润。据华盛顿州立大学果树研究与展示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该苹果新品种目前还未命名,也不允许外界拍照,估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外界公布。  相似文献   

16.
苹果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高源  刘凤之  曹玉芬  王昆 《果树学报》2007,24(2):129-134
应用SSR技术对59份苹果属材料进行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SSR引物扩增出1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14.7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为0.4039~0.7412,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156。用3对引物(CH02a04、CH02g04和CH01f03b)即可区分全部供试材料。NTSYS软件进行相似系数计算,UPGMA法聚类分析将59份苹果属材料分为3大类群,即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和新疆的野生苹果、野生种或其变种。栽培品种中具有相同亲本起源的品种被紧密地聚到了一起,相似系数较高;地方品种与新疆的野生苹果的聚类相互交错,呈现出新疆的野生苹果作为东亚基因中心的起源种与中国各地方品种在起源演化上的相关性;各野生种及其变种类型均聚到了一起,与传统的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苹果资源与基因组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彩虹  束怀瑞 《果树学报》2001,18(2):104-109
苹果是近年来用分子标记研究较多的果树树种。从苹果品种的鉴定、亲子关系的确定、种质的遗传与变异、重要农艺性状的筛选或遗传机理的研究以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几个方面概述了分子标记在苹果上的应用现状 ,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特别是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意义、国内外创新利用的情况、进一步创新利用的内容方向、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介绍和前瞻思考,指出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应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新品种选育及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传统加工制作模式改进工作,同时应选育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专用型、耐贮运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北方果树》2015,(2):4
<正>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24名,主要从事苹果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及现代栽培技术研究。拥有试验地12 hm2,其中新品种(砧木)资源保存与培育4 hm2,新品种展示4 hm2,现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园4 hm2。重点展示适宜我国北方冷凉地区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及其配套的现代栽培技术。近5年来,在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选育出‘岳阳红’‘岳丰’‘红安卡’‘岳苹’‘岳华’‘望香红’‘丽嘎拉’‘秋富红’等苹果新品种8个,在辽宁的瓦房店、普兰店、庄  相似文献   

20.
《北方果树》2015,(3):13
<正>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24名,主要从事苹果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及现代栽培技术研究。拥有试验地12 hm2,其中新品种(砧木)资源保存与培育4 hm2,新品种展示4 hm2,现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园4 hm2。重点展示适宜我国北方冷凉地区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及其配套的现代栽培技术。近5年来,在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选育出‘岳阳红’‘岳丰’‘红安卡’‘岳苹’‘岳华’‘望香红’‘丽嘎拉’‘秋富红’等苹果新品种8个,在辽宁的瓦房店、普兰店、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