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的组织和方法,是对预算会计所核算的内容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反映和监督的方法,是执行和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它包括会计科目、记帐方法、会计凭证、会计帐薄、帐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组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第四节会计帐薄(下) (四)查找记帐错误和更正错误的方法由于产生记帐有误的原因很多,查找错误往往使记帐人员很伤脑筋、有时会迫使记帐人员把全部登记过的数字重新核对一遍.实际上,发现记帐有误以后要沉着.首先是反复加计核实差错的绝对数字,然后冷静分析.因为,每一种原因造成的差错,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只要掌握了各种特征,就可以确定产生差错的原因,把特征和原因再进一步结合,就能及时找到错误.下面介绍几种产生差错的原因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垦区推行几年来,效果十分显著。自从1997年全面甩掉手工记账以来,会计人员彻底摆脱了简单重复而又每日每月必须进行的记帐、对帐、结帐、报表工作,财会人员只要将记帐凭证录入微机,以上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美中不足的是会计人员还必须的手工填制凭证录制单,然后再把它录入微机中,多设的这道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尤其是对于凭证稽核人员来说,更是重复劳动。由于以前的会计软件要求记帐以后凭证就不允许修改,录入稽核人员都必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然  相似文献   

4.
记帐方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确定会计分录和登记帐户方向、符号的规则。记帐方法,有单式记帐和复式记帐两种。我国采用复式记帐法。一、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是从资金活动的总体出发,把每项经济业务活动引起资金活动的不同方面,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以相同的金额,互相联系地、全面地反映并登记帐户。任何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取得资金的各种渠道,叫做资金来源。从各种渠道(来源)取得的资金,运用在那些方面,叫做资金运用。复式记帐法,就是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相互联系中,全面反映资金活动的过程。这种记帐方法  相似文献   

5.
五、银行存款的帐目核对。为避免各银行存款(含经费限额)帐户帐目发生差错.存款单位必须及时将银行送来的各帐户对帐单与各存款帐户的帐目进行核对。通过对帐,可以保证存款单位与银行双方帐簿记录的一致,同时,还能及时纠正双方记帐的错误、防止漏洞。对帐时,应分别帐户按银行对帐单与本单位的银  相似文献   

6.
第四节会计帐簿(上) 会计帐簿,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种科学记载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帐户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记录单位资金活动和结果的簿籍,是反映和检查各项资金收支、往来款项和保护国家资金、财产安全的核算工具. 一、帐簿的设置和种类会计帐簿按用途一般可分为总帐、明细帐、辅助帐三种. 总帐,也称总分类帐.它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帐户的,是记录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总情况的帐簿.利用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活动的总括情况.它是编制“资金活动情况表”的依据,也是控制各明细帐户的帐簿.一般情况,每个预算单位都要设置总帐.  相似文献   

7.
1982年试点1985年全面发展的渔业经济调查是渔业经济研究的基础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88个县、200多个自然村建立了长期稳定到1990年的抽样记帐调查户、船。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花时间、下力气去搞好。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库、渔场基本上都实行了承包经营,而在经营过程中有些水库和渔场的财会工作还是仅限于传统的核算形式,会计人员简单重复着计帐、算帐、报账的工作,充当记帐先生。然而只靠这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财会工作必须从过去单纯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过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企业的会计事项、财务处理方法及会计具体操作方式来讲,各行业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不管怎样,总的标准和会计原则都是一致的,水库、渔场也不例外。要使会计标准和会计原  相似文献   

9.
近日,农业部2012年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近期拟以部令形式发布施行. 我国是渔业大国,也是渔船大国.据统计,到2011年末,我国渔船总数106.96万艘,其中,机动渔船69.62万艘,非机动渔船37.34万艘.现行《渔业船舶登记办法》自1996年6月1日实施以来,在规范渔业船舶登记行为,加强渔业船舶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渔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渔业船舶管理和登记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当前管理工作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现行《渔业船舶登记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档案是从事水产科研的凭证和依据,科学、完整、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让水产科技人员了解历史,启发思路,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笔者从事水产科研档案管理多年,现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水产科技档案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野生长薄鳅驯化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长薄鳅生长迅速,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长薄鳅栖息繁殖场所不断丧失,其自然资源急速下降,国家已经将长薄鳅列为急需保护和开发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现将一些长薄鳅驯化注意事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海洋渔船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部决定今年内对全国海洋“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整顿。现通告如下: 一、本次清理整顿的对象是海洋“三无”(没有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三证不齐”(只持有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检验证书三种有效证书中的一种或二种)渔船,以及持有《渔业捕捞许可证》但未贴附或未贴足功率凭证的渔船、所持证书载明的主机功率与渔船实际主机功率不符的渔船,包括船、艇…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在我省渔业船舶登记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已近一年,各级渔港监督机关开展对原已登记船舶的登记换证工作业已完成过半(许多业已基本完成),使我省渔业船舶登记管理业务工作走向新的台阶。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渔港监督机关在办理渔业船舶登记办证工作中,却依然没有建立相应的船舶登记档案,甚至没有建立基本的“渔业船舶所有权、国籍登记簿”。有的将船舶登记资料存放于船舶检验资料之中,有的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船舶登记档案,却也不够规范科学,内存资料不够齐全完整,填写也不尽标准统一,造成…  相似文献   

14.
<正>水产养殖特别是水产工厂化养殖和名优品种 的养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般收入的家庭难以 负担,因此合伙建立养殖场是渔民养殖的主要形 式。由于渔民法律观念淡漠,会计知识匮乏,习惯 于凭乡情、亲情感情用事,事前对各合伙人投入比 例、生产成本、利润分配、经济管理等等,缺少必要 的原始凭证,以至于引发经济纠纷时,拿不出有利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必须具有符合法定的资本金并经过法定程序列为注册资本。企业作为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和法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还要靠多种自我积累方式,扩增经营资金,壮大资金实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负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于商品交易行为的日益活跃,商业信用的频繁发生,企业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多数企业举债经营,企业除从金融部门借入资金外,还有数额较多的应付帐款。应付帐款是最经济、最典型、最常见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伦峰  李峥 《河南水产》2009,(4):31-31,33
长薄鳅Leptobatia elongate(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名优经济鱼类.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0.20-43.40千克.最大个体达3.0千克。长薄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很低。通常长薄鳅采用人工静水饲养.其间会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等原因。  相似文献   

17.
长薄鳅又称花鳅,是一种淡水观赏经济鱼类,其抗病能力强,养殖过程中病原性疾病很少发生。在这几年的养殖和推广过程中发现,水花阶段危害长薄鳅的最主要病害是气泡病,往往给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本文就笔者遇到的长薄鳅水花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发生情况和防  相似文献   

18.
<正>1养殖证的概念水域滩涂养殖证(简称养殖证)是认定水域滩涂养殖功能的基础依据,是生产者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合法凭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一条"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单位和  相似文献   

19.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名优经济鱼类,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0.20~0.40千克,最大个体达3.0千克。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我市渔业船舶的监督管理.规范渔业船舶的登记、检验工作,保证渔业船舶具备安全航行和作业条件.保障渔业船舶和渔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的规定.安阳市渔政管理部门于近日对全市渔业船舶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