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干旱阳坡半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起县合家沟流域阳坡和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切沟>平缓坡>切沟沟头>陡坡>极陡坡;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平缓坡>浅沟>陡坡>极陡坡.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切沟,最小的是切沟沟头.最后指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合"适地适树,适林适草"的植被恢复原则,合理配置乔、灌、草的营建模式.  相似文献   

2.
宁南山区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南山区经过多年的沟壑治理实践,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即在干、支沟口建坝拦泥蓄水,支毛沟修筑小型水保拦蓄工程,沟头修建防护工程,沟坡整地,实施造林种草和封育自我修复等综合措施。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主要是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是以沟壑为治理对象,按照因地制宜、因水治水、因害设防的原则,绿化沟道,拦截径流,防止沟头延伸、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以达到蓄洪减沙、变害为利、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效益,适宜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市丘陵区面积2607.36km2,占总面积的29.6%,该区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风化层较厚的花岗岩、片麻岩及黄土覆盖丘陵区,沟蚀极为发育,冲沟密布、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床下切、崩塌滑坡,致使沟道荒芜。沟头是沟道与坡面之间由缓变陡的转折处,是沟掌与沟道的衔接处,是溯源侵蚀发生与发展的关键部位。沟头防护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沟头防护工程数量少、质量差,缺乏生物措施配置,甚至往往被忽视。本研究采用当地适宜的乔、灌木经济植物作不同处理,通过对降水量、沟头前进、沟岸护张、沟道下切、土壤侵蚀量、生物量、土壤养分变化观测,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资料,应用水土保持学、植物学、土壤化验分析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出了平顶山市丘陵区沟头防护生物措施配置最佳方式,旨在运用简便、经济、利于环境效益的生物措施防护途径,扼制由于坡面径流冲刷而引起的沟头溯源侵蚀的发生与发展,为丘陵区沟头防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蒿子沟河小流域属北方土石山区辽西山地丘陵保土蓄水区,侵蚀强度为中度,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沟道及荒山荒沟。依据流域地形及水土流失特点,采取了修筑石坎水平梯田、水平槽整地栽植山杏及封禁补植油松、沟头防护、谷坊、沟道植物防护等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莒南县玉皇沟小流域治理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荒坡多、疏林多、沟道多、拦蓄少和道路不畅等问题。2019年,该县在这里组织实施了玉皇沟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但治理后的玉皇沟小流域还存在灌溉用水不够、生态用水缺乏等问题,经可行性分析后提出了"沟头防护+上游谷坊拦沙+中下游堰坝梯级蓄水"的进一步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古代水土保持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 ,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也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省份之一。自西周至晚清 30 0 0a间 ,居住在山区、丘陵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 ,创造出了许多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如打坝淤地、引洪淤灌、沟头防护工程、小型蓄水工程、石坎梯田、保土耕作等 ;形成了沟洫治水治田、土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思想与观点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塬面水流在入沟过程中,不断冲刷沟头,导致沟底下切,沟壁坍塌,形成溯源侵蚀。为防止从沟头跌落的水流对沟底冲刷,减缓沟头侵蚀发展,保护塬面,采用柔性防护措施消减水流动能。试验通过覆麦草和土工布模拟柔性防护措施,研究柔性防护措施的消能机理。试验以裸土为对照,测定在高水头冲刷下,不同防护措施的冲刷坑深度、坑径、坑面积及坑容积,定量分析了柔性防护措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覆麦草量的增加,冲刷坑深度呈线性递减、容积呈指数递减;而加覆土工布,能显著提升防护效果;在4.93 m试验水头冲刷3 min的条件下,覆2 400 g/m2麦草和1层土工布能够完全保护土面不被冲刷。柔性防护措施具有良好的消减水流动能的作用,对防止沟床下切,有效保护塬面,防治沟头侵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作为东北黑土区典型代表的开原市上肥项目区现状的基础上,对沟头防护工程、沟道削坡、护沟工程、生物谷坊,以及秸秆填沟措施进行了重点介绍。从而归纳出当地"中型沟——沟头跌水+沟缘防护林带+沟坡削坡整地造林、封沟育林+沟底修建谷坊、连续式跌水;小型沟秸秆填沟造地"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期对东北黑土区发育中的小型侵蚀沟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打渔张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渤海之滨,属滨海盐土范围.自1956年引黄灌溉以来,东部粘质土地区,经过冲洗灌溉和明沟排水,土壤改良效果较显著.但在西部粉砂轻壤土地区,由于排水沟塌坡严重,影响排水排盐,土壤盐渍化仍较严重,必须探寻新的排水方式.近年来竖井灌排已在我国北方盐渍地区广泛采用,很多地方取得了良好效果.竖井排水对本地区盐渍土改良是否有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于1973-1978年在灌区四干五支进行了竖井排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沟道治理一直是流域综合治理的薄弱环节.回顾和总结了沟道治理的探索历程及经验,根据自然环境和沟道发育特征,分析了沟道治理的技术条件,总结了淤地坝、支毛沟谷坊、沟头防护和沟坡防护林、微型沟台阶化整治工程、生态陡坎治理等相结合的沟道治理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竖井排灌具有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蒸发量、土壤脱盐、淡化地下水及地下水灌溉等重要作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十分广泛。新疆某拟建竖井排灌工程区地下水埋藏浅而蒸发旺盛,土壤有一定盐渍化,且季节性降水和农牧业发展的供需极不平衡。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作合理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际资料分别分析并计算出竖井排灌工程的总投资、年费用及农业灌溉效益,并采用静态法计算出竖井排灌工程的经济效益,说明在该地区竖井排灌工程的经济效益显著,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温室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优化蓄水池最佳工程规模,该文通过构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原理和方法,即工程效益最优法,并以北京某温室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日降雨规律以及集雨窖的规模对工程的集雨效率有很大影响,在降雨量、汇流总面积确定的情况下,集雨窖规模越大,可收集的雨量越多,但单位容积可收集的雨量随之减少;工程成本效益分析表明,设计日降雨量为25~40 mm时,工程总效益/费用比值较高,全年可收集雨量与温室农业年用水量基本相当;在工程寿命期内,现有规模下的效益成本比值远低于最优规模时的效益成本比值。因此,适当降低集雨窖的规模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该文论证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方法能够为雨水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稻区水循环模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排水循环灌溉可补充灌溉和减少涝水排放,具有缓解南方稻区旱涝急转和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潜力,但仍无有效的模型来模拟排水循环灌溉驱动下的水文过程。为此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并考虑稻田渗漏与降雨有效性条件下应用水量平衡估算水稻灌溉需水量,改进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估算排水量,再以塘堰为对象建立调蓄排水和灌溉需水的水平衡演算模型。在漳河水库灌区应用该模型发现,水稻种植区存在大量的排水可供灌溉利用,而排水循环灌溉利用量受灌排面积比、塘堰容积率和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影响;提高灌排面积比和塘堰容积率能明显提高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当两者达到一定值时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便稳定在最高值,补充灌溉率高达20%;补充灌溉率随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缓慢增至20%,排水再利用率先随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稳定不变,随后逐渐降低。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水循环模型为合理匹配排水循环灌溉的塘堰或排灌规模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Saline water can be drained from the plant root zone by developing a drainage network; therefore, the lack of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oil salinity and the subsurface water level will result in high salinity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large drainage systems, this issue becomes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water drained into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should be conducted before undertaking such developments.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wetlands that may be affected by the sugar cane fields located in Khuzestan Province in Southern Iran, the EIA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to evaluate this project. Three scenarios of a pre-drainage system development, drainage system development without management issues, and drainage system development with management issues are considered to help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drained and protect the wetland. The scaling weighting checklist method was used to categorize the data and to ensure that no potential influence was over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drainage system development to protect the Shadegan International Wetl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in its current condition is not recommended. Applying wastewater management, including cultivating salinity-resistant plants, is recommend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属性分析的农田排水标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农田排水标准是确定农田排水工程规模、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农田排水的环境、生态、社会效应日益凸显,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在制定农田排水标准时,如何充分考虑农田排水的多种效应,进而客观评价排水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排水工程规模和布局,是新时期农田排水标准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经济、环境、生态及社会等方面总结了农田排水标准的研究现状,对农田排水标准的经济、环境、生态及社会属性进行分析,指出单纯依靠经济评价确定排水标准的不足,提出研究、建立农田排水综合控制标准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以及对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前冲洪积平原滨河中小型镇区洪涝灾害频发,排水不畅,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雨水集蓄设施在中小型镇区的合理规划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山东省潍坊市营丘镇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当前排水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基于GIS技术提出了"汇水区划分、用地类型提取、计算调蓄容积、建立技术体系、确定施工时序"的规划步骤。[结果]综合采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简易生物滞留池+湿塘、雨水湿地"的雨水综合蓄集利用系统并规划其布局,通过引入水文敏感指数,规定了镇区汇水区海绵城市建设时序。[结论]探索性地将雨洪利用工程技术与镇区景观规划相结合,低影响开发综合设施的实际调蓄能力大于设计雨水调蓄容积,实现了镇区雨水资源的蓄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弃渣来源主要是主体工程、交通工程和其他工程,弃渣量分别为94%、2.8%、3.2%。经水利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处理采取护堤形式、拦渣坝形式和防洪堤形式,方案不仅考虑了一般防护要求,还考虑了排水、泄洪、防冲等。主要经验是要把弃渣处理当作本体工程建设的一项内容看待,有项目、有设计、有投资。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和复垦工程费用结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土地整理与复垦是人类对土地的善意干扰,通过整理复垦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土地整理复垦对象分为低质土地、零散破碎土地、不规则土地、废弃建设用地、灾害损毁地、退化土地等,其工程基本由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工程、土壤改良工程和其它工程构成。通过对华北地区土地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统计,分析各项工程的费用构成,归纳出项目敏感因素,提出降低土方量和其它费用的外部途径,从而降低项目总费用。  相似文献   

19.
狠抓坡改梯建设 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狠抓坡改梯建设 促进农业稳产高产柳华(湖北省房县水利电力局,442100)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总面积511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50。3km2,全县共50.01万人,3.45万hm2耕地,其中坡耕地占80%。由于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因干旱和半干旱下游灌区地势较低,排水出路不畅,排水系统往往成为承泄区外来水(上游灌溉退水和排水)的蓄水场所,使排水沟水位高于农田地下水位,反渗补给农田地下水,作物利用部分排水以后,如何维持农田良性的水盐平衡成为下游灌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该文基于农田水盐平衡原理,以陕西一半干旱区下游灌区为例,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模拟了排水沟蓄水条件下,农田水位变化情况,然后计算分析了农田与排水沟的水盐交换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完整的种植年内单位长度排水沟上累计承接区外来水量为9.3 m3,减去流出水量,累计蓄积区外来水量为5.5 m3,农田单位面积上反渗累计补给田间地下水量为49.2 mm;累计农田排水量仅为2.3 mm。与作物蒸散发相比,现状条件下补给量虽然较小,但对维持和补给农田地下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产生的补给作用虽然增加了排水沟内盐分向田间地下水中的运动,但作物利用地下水过程中根区没有出现严重的盐分累积,对田间地下水盐分浓度影响也不大。所以,通过合理调控措施,充分利用区外来水,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排水系统长期运行条件下,高水位对农田水盐平衡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