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在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嫩江县,春小麦做为大豆的黄金搭档,曾有过“当家人”的荣耀,但近几年来却经历了冷落、遭遗弃。嫩江县曾是春小麦种植大县,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近年来平均亩产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产量一直在亩产120~140公斤左右徘徊,2003年降到了95.5公斤,直到2005年,小麦产量才开始恢复性的增长。但是受气候条件影响,种植小麦成本高、单产低、效益差,嫩江县小麦种植区域北移,面积减少已影响作物间的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2.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气候把环境的变化十分的敏感,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整个地球气候改变的大背景之下,山东省最近几年的气候温度逐渐升高,气候变暖现象十分明显,其已经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整体趋势,但是地区间的气候变化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色彩。本文主要对从1964~2014年山东省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小麦、棉花和玉米等作物种植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全面降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重庆市綦江区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发生率也更高,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綦江区气候变化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梳理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诱发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介绍了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由此,为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利 《农业与技术》2013,(8):186-186
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农业生产负面影响更是引发了社会警惕。结合全球气候大变暖的背景,总结了宁夏气候变化情况,根据宁夏气候变化的规律,结合宁夏的农业情况与地理概况,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气候变化会加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该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并提出完善预警机制、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完善排水系统、提升大棚种植水平等应对措施,以期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所有人都在经历的不争事实,农业则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日前完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资助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其研究成果指出了中国农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东北升温最快降雨南增北减——近50年中国气候经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国对农业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加深,农业议题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农业议题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地位变化,阐述了全球气候谈判对全球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农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先导性作用,在古代农业社会发展中居重要作用。隋唐时期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波动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历史考察,归纳了其特征,并运用代用气候材料,初步分析气候变化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旨在对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干旱化趋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六安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园  徐文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75-176,26
通过对六安市1956-2004年4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气候特征与前5年、前45年相比有较大变化,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和干旱相一致。六安市气候变化趋势是偏暖、少雨、日照减少,由此,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浚县气象台站近3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浚县气候变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浚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及抗灾减灾水平,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调整管理措施,确保农业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春  郭磊  宋波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79-15782
利用莱阳市1952~200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该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莱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调整播种期等农业气象建议和措施,为莱阳小麦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气温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2.56mm的幅度下降,日照时数以每10年21.02h的速率减少;气候变暖使小麦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干旱程度加重,气候产量下降,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有飞  牛鲁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93-4196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气候变暖的事实,分析了气候变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我国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现实,提出了未来农业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都呈现出气候变暖态势,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分析陕西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全省总体上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总量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气象灾害造成损失逐步增加的趋势,结合陕西农业生产实际和粮食生产以及未来气候预测.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加大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我国作物生长、产量和农业潜在生产力等产生重要影响,对作物品质和产量带来直接影响,加剧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而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我国农业种植制度。本研究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确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1-9682,9745
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为今后丽水市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学欣 《北京农业》2014,(27):180-181
农业作为气候变化中最为脆弱与敏感的领域之一,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及气象要素的制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平顶山市的气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分析平顶山市近50 a的气象资料,指出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并研究了平顶山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平顶山市的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气温不断增高,降水略减少但年际变化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根据云南气候变化特点,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的影响,提出了云南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