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固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生长中后期防病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城固县采取及时发布小麦病虫监测预警信息,扎实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建立小麦病虫综合防控示范片,召开统防统治现场会等,全面落实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确保全县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一喷三防”技术是近年来在小麦中后期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实用技术,陕西省植保站在认真搞好小麦重大病虫监测预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针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特点,采取“一喷三防”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施"一喷三防"技术措施能补充小麦生长后期的肥料需求,预防病虫危害,提高其抗干热风能力,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延缓叶片衰老,保持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光合产物生产和运转效率,增加小麦粒重,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一、喷施时间与方法即墨市在小麦生长后期易遭受干热风危害,往往因高温逼熟而影响小麦粒重。在小麦穗期采取"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具体喷施时间为5月25日前后,方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淮区域小麦田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这些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趋势,同时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加上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笔者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建立了以“三改进”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中,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在小麦生长后期进行"一喷三防"是重要的防治技术。该文阐述了"一喷三防"技术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了进行"一喷三防"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推广方案、严格项目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市场运作等推广措施,确保"一喷三防"技术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指导意见》(豫农种植[2012]24号)和《关于做好小麦一喷三防施用叶面肥技术指导工作的通知》(豫土肥[2012]12号)文件精神,于4月-6月我县开展了小麦“一喷三防”叶面肥田间示范,现将示范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示范目的客观评价“一喷三防”技术补助资金项目中标叶面肥产品应用效果,研究叶面肥“活力源’对小麦抗逆、增产、提质的作用。2、材料与方法2.1示范地点该示范于2012年4月26日安排在沙窝镇罗汉村(五户农户),土壤为水稻土,质地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以来,河北省连续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贴政策,保障了夏粮的丰产丰收。对河北省小麦“一喷三防”的主要政策内容和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小麦“一喷三防”政策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舞钢市开展了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的实施。一喷三防技术措施能补充小麦生长后期的肥料需求,预防病虫危害,提高抗干热风能力,增加小麦粒重,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滦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开展情况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典型做法,特别是对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的举措和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对今后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考察了不同喷施次数、不同用量条件下药肥及混合喷施对小麦防病、防早衰及增产情况的影响,旨在对淮安地区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完善并对合理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进行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对淮安地区小麦进行“一喷三防”,可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进行农药和微肥混合喷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其中以农药、微肥混喷2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抓好小麦生产,事关农村稳定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切实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其关键技术是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同时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也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所谓"一喷三防"就是把农药和微肥混在一起,对水1起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倒伏,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叶片功能,增加千粒重、获得小麦高产的综合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环县冬小麦进行了“一喷三防”(磷酸二氢钾+三唑酮+吡虫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中后期开展“一喷三防”,能有效防治病虫危害,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一喷三防"是小麦中后期管理的主要防控技术,对小麦防灾减灾、增产至关重要。通过对近几年眉县在"一喷三防"实践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一喷三防”的特性和药剂选择、施用要求,并提出了几点科学推行“一喷三防”的思路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济源市小麦“一喷三防”的成功经验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源市近年来及早谋划,加强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突出抓好“一喷三防”工作,实行统防统治,推动了全市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夏粮生产“十连增”。推动夏总结济源市小麦“一喷三防”的成功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粮生产全程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穗期"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小麦穗期4种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保产效果。结果表明,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因施药时间不同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小麦的保产效果也明显不同。在本试验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1次药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施药时间过早或过晚,对小麦产量均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5、6月份是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为害关键期,以麦蚜、吸浆虫和白粉病等为主。实施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可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抗干热风、防倒伏能力。冬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在小麦穗期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实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减少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麦全生育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试验、示范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进行组合药剂拌种处理,能使小麦苗齐、苗壮,较对照农艺性状优良;进行全生育期综合防控的麦田,即实施组合药剂拌种、春季及时喷施除草剂进行麦田除草、抽穗-灌浆期的不同时期开展小麦病虫“一喷三防”,均有显著的病虫防效和增产率;以小麦抽穗率达60%~70%时实施第一次,隔7天后实施第二次“一喷三防”的防虫、防病、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冬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以期为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江宁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水平,现对江宁区2013年“一喷三防”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