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冬季由于气温低,袋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明显增加。具体做法是: 1 选块 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进行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先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 2 浸泡 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将菌块或菌筒倒入33℃的热水中浸泡3~5小时。当水温降低至18℃时,可添加开水升温,整个浸泡时期让水温保持在18℃~33℃。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5,(10)
冬季,由于气温低,代料栽培香菇常常出现菇块上不结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菇的方法催蕾,能使菇块产量增加。具体做法是:一、选择菇块或菌筒将发好菌的菇块或菌筒,充分转色干燥,然后选用无污染、完整的菇块或菌筒。若老菌皮过厚可先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挑选。二、浸泡将挑选的菇块或菌筒倒入33℃的热水中,浸泡3~5小时。在浸泡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18~  相似文献   

3.
冬季由于气温低,代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具体做法是:1.选块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2.浸泡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一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接种接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旱能力。香菇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提高成活率。热水催蕾用热水浸块的方法进行催蕾,可使菇块的产量增加1倍,具体方法如下:①选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筒作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接种接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旱能力。香菇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提高成活率。热水催蕾用热水浸块的方法进行催蕾,可使菇块的产量增加1倍。具体方法如下。1)选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筒作处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温低,袋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如果采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方法是: 1.选块.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甩.  相似文献   

7.
三十烷醇用三十烷醇乳粉浸块或喷洒香菇菌块(棒),一般增产25%左右。浸块即在出菇前或采菇后以0.5mg/L溶液浸泡栽培块或菌棒12~23小时。喷洒即以0.5mg/L  相似文献   

8.
<正> 1 粗柄菇 1.1 症状 香菇菌柄粗短,菌盖肥厚而不易张开。 1.2 发病原因 大叶品种或高温型品种催菇蕾时,3天内日平均温度低于15℃,菇蕾得以形成。子实体生长过程,3天内日平均温度低于12℃,菌柄可以继续生长,而菌盖生长缓慢,即形成粗柄菇。 1.3 防治方法 按品种的温型特点,调节好生产期,使香菇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在低温条件下出菇,可加强光照,提高菇棚温度,使菌盖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4,(8):30-30
<正>1、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2、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3、创造适宜的干湿差秋菇前期,菌筒内部含水量  相似文献   

10.
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菌筒通过培菌,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其菌丝生理成熟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佳为18-22℃;在成熟适温下累积够一定的日数才能达到成熟;不同香菇品种所需成熟适温日数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1.菌丝的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内,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内20~25厘米,一般需培养25~30天长满菌袋。2.搔菌出菇袋菌丝发满菌袋时要立即进行搔菌,搔菌是把原种菌种块和深1~2厘的培养基一起刮掉使金针菇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生长,搔菌采用负离子搔菌机自动旋转的机械化方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3.催菇蕾管理出菇菌袋进入催菇蕾室后,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或自动增湿机来加湿,水要用磁化水。催菇蕾室的湿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12.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13.
冬季由于气温低,袋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明显增加.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地栽香菇“L18”是永定县农业局食用菌站引进筛选的优良香菇菌株.非常适宜本地袋栽,其所产香菇朵型圆整、单生、柄粗短、大叶、菌肉组织致密。并且其菌丝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高温,属中高温型品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15—32℃.最适出菇温度为12—15℃。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度、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籽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正是香菇长菇的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霉筒烂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做到"六要六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喷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春菇生长期的喷水,要在连晴天气菌筒表皮稍干时进行,防止湿度过高,造成霉菌烂  相似文献   

16.
<正>香菇悬挂式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菇棚和菇房的有效面积,菌筒、菌块上菌丝分泌的黄水可自然下滴,喷淋、管理和采收均较方便。气温低时,可用锅炉蒸汽加温,调节温湿度容易,有利于冬季多产香菇。装料接种香菇的培养料按袋料栽培的常规配方配制。选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每袋装干料0.4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对香菇发菌、出菇以及后期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健壮,减少病菌感染,提早出菇和增加产量,降低病(畸)菇率,提高品质,添加量以0.2%最好。在香菇出菇后期通过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中浸泡菌筒也可增加出菇数量,极显著提高产量,并缩短采菇期,浸泡时食用菌增产剂Ⅰ号的添加量以1:800(质量比)为宜。  相似文献   

18.
<正> 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比较,一般生长势较弱,生理成熟较晚;耐二氧化碳及耐湿性差,抗病力弱,容易受高温的危害。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营;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 1、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6- 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0%,并有一定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温度及温差是关键因素。一股中低温型的菌株,菇蕾形成的最低温度为12℃,而最高温度为20℃,昼夜温差为8℃。 2、催蕾方法将发育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棚,菇棚内先喷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然后解开  相似文献   

20.
1 补养方法 给食用菌补充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在菌床、菌块上喷洒.在幼蕾期喷洒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喷洒营养液最好在采收后进行.对菌块和椴木还可采用浸泡法补充营养,即让其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中浸泡后取出,一般在每茬菇采收结束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