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玉 《农家致富》2013,(10):33-33
-忌单-施用大量氮肥 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2.
<正>一忌单—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3.
一忌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0:1:2.80,伸蔓期为3.60:1:1.70,瓜生长盛期为3.50:1:4.60。二忌施用含氯肥料西瓜属于忌氯化物,  相似文献   

4.
正禁忌一:单一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座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座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座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吸收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各元素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5.
<正>一、切勿单一大量施用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大量施用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二、切勿施用含氯肥料西瓜属于忌氯作物,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会影响糖分积累,使瓜味变淡。  相似文献   

6.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正> 1 需肥的特点 1.1 西瓜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且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不同,幼苗期少,伸蔓期吸收量增多,果实膨大期吸收量达到高峰,成熟期趋于缓慢。  相似文献   

8.
寿县潴育型水稻土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潴育型水稻土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双庙集镇、安丰镇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西瓜植株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以钾最多,磷最少,氮居中。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西瓜植株幼苗妇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0.54%;伸蔓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14.67%;坐果及果实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84.78%。现将西瓜缺氮、磷、钾肥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于大田,对农田进行了施用水葫芦(将晒干的水葫芦按4500 kg/hm2施入农田)和不施用水葫芦处理,施氮量为120、240 kg/hm2等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农田施用水葫芦使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增施氮肥,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农田施用水葫芦与施氮处理的互作效应对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农田施用水葫芦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田土壤速效养分物质含量是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养分物质吸收量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肥配合施用对旱地冬小麦的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锰肥配施影响小麦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吸收量。施用钾、锰肥小麦体内氮、磷含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CK),其中氮较为明显;钾含量则高于相应的对照。灌浆期氮、钾吸收量与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均随钾、锰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一、足施基肥基肥应以厩肥、土杂肥、油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肥。有机肥改土肥田好,肥效稳而长,养分全面,有利于发根、壮藤促瓜;化肥肥效快,各有各的作用。“氮长叶、磷促根,钾壮蔓、搞逆,”因此西瓜高产  相似文献   

13.
宋秀敏 《现代农业》2009,(3):112-112
1.茄果类蔬菜。幼苗期需氮较多,磷、钾的吸收相对少些,进入生殖生长期磷和钾的需要剧增。而氮的吸收量则略减。如番茄,在第一花序果实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肥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但到结果盛期对磷、钾的吸收量增加,尤其是钾,对钾的吸收量呈直线上升,所以氮、磷、钾这三种元素对茄果类来说都很重要,如果后期氮过多而磷不足。则茎叶徒长,影响结果;前期氮不足则植株矮小;磷、钾不足则开花晚.产量和品质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单季稻嘉67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海岛地区单季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用化肥模式存在氮肥投入过量而钾肥投入不足的情况,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做到减氮、稳磷、增钾,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单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一、会泽县施肥现状 施肥不合理,农民用化肥恁经验施用,大量施用氮肥,缺磷,少钾、氮、磷、钾肥比例严重失调,2004年全县氮肥用量10000t,磷肥7500t,钾肥3000t。施用方法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忽视或减少了有机肥及其它微肥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马汉新 《农村科技》2006,(11):23-23
BB 肥是一种新的肥种,它标志着我国农业施肥和肥料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广大农民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要想产量高,施用氮、磷、钾"的深刻含义,从过去的单一用尿素肥到施用多元素肥料,从单一的施用磷、氮肥过渡到现在要求施用含有氮、磷、钾多元素复混肥,从过去的施用低浓度肥料逐步过渡到了追求施用高浓度的多元素复混肥。  相似文献   

18.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其中以氮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最大。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百千克籽粒氮、磷、钾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对水稻(Oryza sativa)养分吸收积累的效果。以超级杂交稻C两优343为材料,比较了普通尿素与增效缓释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及加锌尿素等新型功能尿素施用后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后,水稻生长前期氮、磷、钾的吸收量比普通尿素低,但生长中后期(齐穗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并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水稻氮、磷、钾的积累量也均高于普通尿素。因此,施用新型功能尿素能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可考虑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 番茄的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的吸收量不同,氮、磷、钾、钙、镁5种元素的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尤其是氮、钾、钙在第一花序开始结实时,吸收量迅速增加,在生育前期,番茄植物对氮和磷的吸收总量虽然不及后期,但是由于前期根系吸收能力的限制,对肥力水平要求却很高,若缺乏氮和磷,不仅抑制前期生长和发育,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后期补施磷和氮也不可能挽回。在生育中期,氮、磷、钾主要存在于茎、叶中,供花芽和叶芽的分化发育之用,必须考虑氮与钾的平衡,氮过多会使茎和叶柄徒长,影响结实。在日照不足,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要减少氮肥,多用钾肥。果实发育初期,磷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膨大,钾的含量大大增加,氮钾比钾较高时,有利于果实的膨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