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美国的三种牙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鲆,国内俗称比目鱼、偏口等,属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属,全世界约有20种牙鲆,我国只有1种,即褐牙鲆,拉丁名为Paralichthysolivaceus。海水养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继海带、对虾、扇贝之后的第四次浪潮,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迅猛,而牙鲆正是最重要的养殖对象之一,从欧洲引进的大菱鲆更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鱼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实,美国还有三种经济价值高、养殖性能甚佳的牙鲆,为此,笔者特介绍有关资料,以飨读者。美国的三种牙鲆是大西洋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summerflounder)、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是生活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以及日本、韩国和朝鲜等东亚国家沿岸海域的一种比目鱼类,是天然捕捞的主要鱼类之一,但近些年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牙鲆商业化人工育苗和养殖,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推广,牙鲆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2015年我国人工养殖的鲆鲽鱼类产量为14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总产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牙鲆的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西洋牙鲆(Atlantic flounder)学名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或狼齿牙鲆,是西北大西洋所产4种牙鲆中的1种较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能力较我国目前养殖的褐牙鲆及大菱鲆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02年9月将其首次引入我国。此鱼的引进对改善国内养殖牙鲆品种单一、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又称大西洋漠斑牙鲆、南方鲆,隶属硬骨鱼纲(Osteicthys)、鲽形目(Peuronetiformes)、鲽亚目(Plenronectoides)、鲆科(Bothidae)、牙鲆亚科(Paralichthyinae)、牙鲆属(Paralichthys),为深海底栖鱼类,是美洲众多鲆鲽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漠斑牙鲆具有很好的养殖性能,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它既可生活在海水里,又可在淡水中生长,适合在我国北方、南方进行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该品种的引进,为我国鱼类养殖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牙鲆引种养殖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西洋牙鲆 (Atlanticflounder)隶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s)、鲽形目 (Peuronetiformes)、鲽亚目(Plenronectoides)、鲆科 (Bothidae)、牙鲆亚科(Paralichthyinae)、牙鲆属 (Paralichthys)。大西洋牙鲆学名犬齿牙鲆 (Paralichthysdentatus) ,英文称之为Summerflounder ,即夏季牙鲆 ,也称巨齿牙鲆 (Large toothflounder)。大西洋牙鲆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 ,是西北大西洋所产四种牙鲆中的一种较大型鱼类。由于其外形美观漂亮 ,肉质细嫩鲜美 ,营养丰富 ,易于烹饪 ,美味可口 ,为当地垂钓爱好者及商业捕捞的重要鱼类 ,其价值与亚洲的牙…  相似文献   

6.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黄、渤海适于发展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为室内水槽养殖,与海上网箱相比,水质容易恶化,管理要求高,易发生各种疾病。一旦发病,蔓延很快,即使投药治疗有疗效。但严重影响了鱼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牙鲆养殖应该加强科学管理,以预防为主。笔者结合自己牙鲆育苗、养殖经验,参考日本成功的管理方法,将牙鲆养殖防病管理技术的关键和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仁乾 《水产科学》1990,9(1):35-37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主要产于黄、渤海,每年以春讯为主,产量比较集中,我国出口销量700~800吨,目前出口主要是对日本,有活鱼、冰鲜鱼、冻鱼及冻鱼肉片四种。牙鲆鱼的肉质鲜嫩,味美,在日本多用于生食,是名贵高档鱼种之一,所以要求鱼的鲜  相似文献   

8.
漠斑牙鲆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e)又称大西洋漠斑牙鲆,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其形态与我国褐牙鲆(Polivaceas)相似,体侧扁、卵圆形,身体的左侧呈浅褐色,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颜色能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见附图)。  相似文献   

9.
褐牙鲆南移广西的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属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属,俗称牙片、左口、比目鱼.褐牙鲆为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名贵的海水增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ns)俗称比目鱼,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是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沿海、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的亚洲海区。褐牙鲆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是名贵的重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ues)为底栖无鳔鱼类,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种。本研究通过自主构建的鱼类听觉测量系统,使用心电图法(electrocardiogram,ECG)分别以声刺激频率为60 Hz、100 Hz、150 Hz、200 Hz、300 Hz、400 Hz、500 Hz、700 Hz的正弦波纯音,对20尾牙鲆的听觉阈值进行测定,并绘制出牙鲆的听觉阈值曲线,研究了牙鲆的听觉特性。结果表明,20尾牙鲆均记录到声刺激诱发心率信号,牙鲆对60~200 Hz的低频音较敏感;最敏感频率为100 Hz,其听觉阈值为(94±1.5)d B。本研究可以帮助了解牙鲆的听觉特性,一方面可为鱼类听觉特性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今后我国牙鲆的增养殖工作,以及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目前牙鲆养殖业中存在病害严重的问题,其中由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的腹水病经常造成大批死亡。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山东海阳黄海水产有限公司,分别选育出快速生长品系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家系,再将这2个品系进行交配,获得具有抗病力强、养殖成活率高、生长快速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牙鲆"鲆优2号"(品种登记号:GS-02-005-2016)。  相似文献   

13.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ns)俗称比目鱼,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是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沿海、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的亚洲海区。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是名贵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对北方褐牙鲆的人工育苗和苗种放流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对南方褐牙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4.
丁爱侠 《科学养鱼》2007,(12):26-26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俗称比目鱼,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为冷水性底栖鱼类。牙鲆生长温度2~32℃,适温范围8~25℃。牙鲆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销路广,逐渐成为名贵的重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等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牙鲆养殖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益。近年来,南方各省市纷纷从北方引进苗种,或通过本地牙鲆人工育苗获得苗种进行养殖,已经形成热门的养殖优势品种。但是,由于南方夏季温度比较高,牙鲆又是低温品种,一般认为水温23℃摄食减少,水温达30℃有的成鱼开始死亡。如果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生活区域水温超过28℃,就不能保证冷水性鱼的生活栖息。所以,牙鲆安全渡夏的问题制约了其在南方养殖的发展。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养殖经验,将在南方养殖牙鲆安全渡夏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自1985年在日本三重县和长崎县发现牙鲆稚鱼盾纤虫病(乙竹充等,1986)以来,作为一种新病,盾纤虫病现已广泛见于日本养殖牙鲆、真鲷、红鳍东方鲀(Ogawa et al.,1998)和韩国一些海水养殖鱼类(Seh,1997)。而且,近年,该病也已成为我国养殖牙鲆、红鳍东方鲀、大菱鲆常见寄出虫性疾病(杜佳垠,1995,2000等)。  相似文献   

16.
<正>牙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雌雄异体,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雌性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据报道,雌性牙鲆在养成时的生长速度比雄性牙鲆快20%以上。因此,牙鲆的雌性化是改良其生产性能的目标之一。以往牙鲆苗种繁育的诸多技术指标及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集粹     
漠斑牙鲆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审定日前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获悉,由山东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引进培育的美国漠斑牙鲆通过了第三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Iethostingma)是原产于北美洲东海岸的比目鱼类,具有广盐、广温性,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好,是世界优良养殖鱼类之一,在我国可进行池塘、工厂化及网箱养殖。2003年莱州市大华水产  相似文献   

18.
牙鲆腹水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春光  萧国华 《河北渔业》2004,(1):29-29,33
目前牙鲆养殖规模正日益扩大,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陆上海水工厂化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疾病开始频繁发生,给牙鲆的养殖造成了巨大危害,其中以牙鲆腹水病的危害最为严重。2002年我国北方各牙鲆养殖厂,无论是陆上工厂化养殖还是网箱养殖,从牙鲆苗种(5~6mm)开始一直到秋冬季200~400g/尾的成鱼均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9.
牙鲆的亲鱼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牙鲆Paralichthys oliuaceus,俗称比目鱼、牙片、偏口,是冷水性、底栖海产高档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蛋白高、脂肪低,含丰富的V_(B_1)、V_(B_2)、V_D等,是给病人补充营养的贵重鱼类。牙鲆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力高、洄游性小、回归性强的特点,是适合近海发展增养殖的重要品种,更是适合工厂化养殖的品种之一。我省自1989年进行牙鲆  相似文献   

20.
雌核发育、野生及养殖牙鲆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传统形态学和现代框架结构特征数据,利用方差、聚类、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雌核发育牙鲆、野生牙鲆、养殖牙鲆间38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先和野生牙鲆聚成一支,二者再与养殖牙鲆聚到一支。共得到9个主成分,表明三种牙鲆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牙鲆鱼体纵向和头部性状指标间。雌核发育、野生、养殖牙鲆的判别准确率P1均为90%,其判别准确率P2分别为96.43%、90%、84.38%,综合判别率为90%。研究表明:方差、聚类、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三种牙鲆差异分析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