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红松(Pinus koraisensis)林木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初植密度木材微纤丝角、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差异不显著。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胞壁率、晚材率、生长轮密度、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局部和全部抗压强度、木材密度差异显著.基本上随初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综合坐标法、对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木材材质进行评定.综合性能评定的优劣顺序为 1. 0 m ×1.5m、1.5m× 2.0 m、1.5m×1.5m和2.0m×2.0m。纸浆材的优劣顺序为 15m×2.0m、1.0m×1.5m1.5m×1.5 m和 2.0m×2、0m。建筑材的优劣顺序为 1. 5 m×2.0m、1.5m×1.5m、1.0m×1.5m和 2.0m×2.0m。研究结果为人工红松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群落能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建瓯市毛竹丰产林的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建瓯市毛竹丰产林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为119774.8KJ/m2,其中竹叶为7249.2KJ/m2(占6.0%),竹枝为17414.1KJ/m2(占14.5%),竹秆为93969.1KJ/m2(占78.5%),林下植物为1151.4KJ/m2(占1.0%);地下部分能量现存量为41819.3KJ/m2.毛竹标准样竹的样品中,枝、叶、秆的干重热值分别为19873J/g、19442J/g和20081J/g.毛竹林群落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能量在垂直分布的配置上分别呈“金字塔型”和“倒金字塔型”的能量结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钻孔深栽技术和普通造林技术比较研究表明,成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径生长量上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钻孔深栽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地下水位较低地类。研究了0.7-3.0m7个深度的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表明,1.3m-3.0m5个深度之间成活率、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0.7m-1.3m之间差异显著(α<0.05)。1.3深度造林成活率已达98%,因此1.3m深度应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深度。对3×3m、4×4m、5×5m、6×6m和6×9m5个密度的6年高径生长量和第10年蓄积量预测研究表明,5×5m密度的蓄积量均大于其它密度,进而指出,科尔沁沙地适合的深栽造林密度为5×5m。本文对深栽利用的苗木贮藏方式和造林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林时间春秋两季皆宜,秋季造林宜早,春季造林可早可晚;春季造林苗木必须冬贮(平放、埋深1m)。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四湖地区冬春季气候特点是: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北方高,日照时数较北方少;春季降雨较多。在四湖地区发展日光温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日照时数偏少。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了适宜四湖地区的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和研制:①光环境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采光,应做到屋面角> 14°,后坡仰角> 40°,方位角前屋面为稍偏东南向;矢高2 .8 m ,后墙高1.8 ~2.0 m ,高跨比为1∶2 .0~2 .4。②温度环境设计:温室的跨度6 ~7 m ,前后坡比5 ~6∶1 ,保温比值为1 ,遮荫比为1∶1.73 。③材料的选择:后墙结构为:内砖墙+ 空心层+ 砖墙+ 草泥;透光材料选用聚氯乙烯耐老化膜;前屋面保温材料为草帘。④增温补光措施:设置碘钨灯补光和后墙“> < ”形火道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河流中设置简易网箱养殖鲢鱼,经一个年度饲养当年鱼苗可达150g/尾以上,放养量0.3 ̄1.0kg/m^2,单产1.5 ̄3.0kg/m^2,年生产投入6.00 ̄8.00元/m^2年利税2.10 ̄5.50元/m^2,产投比1.61 ̄1.70;成鱼养殖(入箱鱼种〉50g/尾)可达500g/尾以上,放养量1.5 ̄3.0kg/m^2,单产5.0 ̄13.0kg/m^2,年生产投入11.00 ̄26.00元/m  相似文献   

6.
自1989年起,在城西水库用规格5m×5m×2.5m风箱养殖团头鲂,鱼种箱、成鱼箱配套,投喂颗粒饲料,单产38kg/m^2,高产44.3kg/m^2,增重倍数40-10倍,成鱼上市规格350g以上,饵料系数2.67-3.98,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1.6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Triton X- 100 存在下,用5 - Br- P A D A P 光度法联合测定镍和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 H9 .0 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 - Br - P A D A P 与镍和锰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λ Nim ax = 575n m ,λm nm a x = 575nm ;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ε Ni5 7 5 = 1 .07 ×105 L·m ol- 1 ·cm - 1 ,ε Mn5 7 5 = 1 .12 ×105 L·m ol- 1 ·cm - 1 ;镍量在0 ~16 μg/25 ml ,锰量在0 ~12 μg/25 ml 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实测了钢样中镍和锰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白芦笋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在株距0.33m情况下,行距1.3m,1.5m1.7m3年总产量显著高于行距1.9m的对照,并以行距1.3m的总产量和一,二级品产量为最高;在行距1.5m情况下,株距0.30m,0.35m比株距0.40m(对照)的产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在行距1.5m,株距0.33m情况下,双行种植比单行种植产量也有提高趋势,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增加幅度逐年减少。适当密植能  相似文献   

9.
遮阳网在鹤望兰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资料说明:遮阳网使棚内0.5m及以下气层降温,0.5m气温平均降低0.3℃,0.1m平均降低0.9℃,0cm,5cm,10cm土温平均降低5.0℃,3.1℃和2.6℃。相对浊度基本为适宜生长范围。而网外及棚内叶面喷水使生态环境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剂量对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方法:对10只大鼠心脏穿刺取血;以0W·cm^-2(作为对照组)、0.5W·cm^-2、1.0W·cm·^-2和1.5W·cm^-2超声剂量在25.0±0.5℃下固定式辐照5min;在25.0±0.1℃下用锥板式粘度计等测量全血高切变率表观粘度等9项指标。结果:超声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高切率(225s^-1)表观粘度(P〈0.01)、全血低功率(11.2  相似文献   

11.
我场蔬菜科技人员探索出的地下育苗新法,与常见育苗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冬暖夏凉地下苗床与地面苗床相比较,冬季日平均气温一般高1~1.5℃,地温高2℃左右;夏天相反,气温低1~1.5℃,地温低2℃左右;而在气候适宜育苗的春秋两季,地下苗床与地面苗床的气温...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2.3m,阔6m的大棚,在棚内再用长1.7m,两头插入地下20cm,小拱棚,而成为双膜覆盖,地面再加薄膜覆盖栽培,草莓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早3 ̄6个月,最早在11月下旬,迟至12月下旬,采收天数在140 ̄200d之间,至次年6月上旬,1hm^2产值在12 ̄19.5万元,比露地高5 ̄6倍。主要栽培技术为:①选用休眠浅的好品种;②培育壮苗,适时定值;③适时保温,防矮化;④防止病虫害及葡萄茎的侧芽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以光合细菌菌液作为鱼苗配合饲料添加剂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nPhotosyntheticBacteriaSolutionasSyntheticFryFoodSupplement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0.8m×0.5m×0.5m玻璃缸...  相似文献   

14.
选育的杂种酸模97-1新品系与原杂种酸模鲁梅克斯k-1比较,97-1品系叶长生长1.5 cm /d,原品系0.96 cm /d;叶宽分别为0.441 cm /d、0.336 cm /d;茎生长分别为7.71cm /d、4.73 cm /d。观察结果表明,97-1品系生长速度快,在叶长、叶宽、生物学产量上明显高于原品系,两品系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木荷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5种不同立地类型的木荷幼林连续5a的调查表明:木荷产耐干燥瘠薄,且又较耐寒,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100m。地迁生地段6年生幼林平均高可达3.9m,郁闭度0.85;在海拔1100m的南坡,6年生幼林平均高可达1.68m,郁闭度为0.6。  相似文献   

16.
枫香播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总结了枫香一年生播种苗(1-0)培育中的种子催芽、苗期物候、年生长规律、苗木分级、合理育苗密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播种苗速生期较长,年生长过程中出现1次高生长高峰,2次地径生长高峰:采用30ml/lH2O2或者5mg/kg三十烷醇水溶液浸种6小时,可提高场圃发芽率60%以上;枫香(1-0)苗木分级标准是Ⅰ级苗地径≥0.9cm,苗高≥87cm,Ⅱ级苗地径0.9~0.5cm,苗高87~75cm,Ⅲ级苗地径<0.5cm,高<75cm;合理育苗密度为65~85株/m2,每公顷产苗量65~85万株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了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不同时期膜电位的变化.卵母细胞在体外发育0h膜电位为-8.97±0.5mV;体外成熟发育18h膜电位为-46.40±1.7mV;24h膜电位为+10.60±1.0mV;36h膜电位为+26.50±1.0mV;50h膜电位为+26.40±1.1mV;体外受精发育30h膜电位为-40.50±0.1mV.并据他人电镜观察结果,对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不同时期膜电位与其代谢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两者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百合的9 个优良品种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百合品种的鳞片分化小鳞茎能力有一定差异,高者达 86.0% ,低者仅13.0% ;低温处理可大大提高鳞片的分化率;不同部位的百合鳞片分化小鳞茎的能力不一,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百合鳞片分化能力和小鳞茎增殖也有较大的影响,最适宜鳞片分化的组合为 B A 0.5 m g· L- 1+ N A A 0.5 m g· L- 1,最佳的小鳞茎增殖的组合为 B A 1.0m g· L- 1+ N A A 0.1 m g· L- 1;适当提高蔗糖质量浓度对鳞茎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以100 g· L- 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鸡球虫单卵囊感染雏鸡,对雏鸡日龄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15和30d雏鸡的感染成功率分别为63.3%、60%、3.33%和0;与该种球虫鉴定时的指标相比,潜隐期从141h延长至(176.6±7.2)h,卵囊由(20.16±1.16)μm×(15.59±1.13)μm增大至(24.32±1.3)μm×(18.61±0.75)μm,孢子囊由(11.64±0.85)μm×(5.86±0.59)μm增大至(12.89±0.85)μm×(7.51±0.25)μm;显露期为(49.8±5.62)h,每鸡排出8.42×104个卵囊。  相似文献   

20.
王树勋  惠祥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57-557,559
小麦播种前用农宝919 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 ~5cm ,基部第1 节和第2 节缩短1 .59cm 和2 .3cm ,单株分蘖多1 .1 个,次生根多1 .4 ~2 .1 个,根增长2cm ,叶片数增加1 .3 片,单株小穗数多5 .93 个,不孕穗少2 .33 个,千粒重提高2 .07g ,冻害率下降8 .11 % 。在1999 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增产率达40 .13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