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以福建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提出了以湿地保护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适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修建性总体规划。评价了湿地资源特征,划分了保护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四个功能区。重点规划了保护保育区的保护措施和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的建设项目,以及配套设施,作为公园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2.
湿地资源在自然环境中是重要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不被破坏是做湿地公园规划的重要目标,水环境在湿地中尤为重要。针对水资源保护,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本文以调查研究为主,对全国湿地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对山西省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以山西太岳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公园规划定位,结合湿地公园的特点和位置、以水资源的保护为特色,对公园进行功能区划分,突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的重要性。本湿地公园以双泉眼为特色,拥有复杂、综合的湿地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针对公园现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湿地水资源的稳定,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以柏林水库湿地公园为例,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特色发展"的方针,以维护湿地生态平衡、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规划建设集宣传、教育、科研、观光和休闲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柏林水库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 245 hm2,分为五个功能区,包括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形成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使公众获得丰富的湿地体验。  相似文献   

4.
以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现状、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情况,遵循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形成“一线,两岸,四区”的规划布局。并通过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程措施,构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地域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会围垦湿地现状优劣势分析,以"核心区—缓冲区—生产服务区"为空间布局模式,以生态区、景观区和服务区为具体规划内容,在围垦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银湖湾湿地公园,使围垦湿地成为集恢复、保育、科研、教育、欣赏、体验于一体的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最佳范例。  相似文献   

6.
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独特,湿地文化浓厚,湿地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本文在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水文、湿地类型、面积及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做出了评价。同时以湿地资源保护为目的,运用生态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水源保障、水系和水质保护措施、栖息地保护措施和湿地文化保护措施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和措施,优化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期为该公园的湿地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宜良县南盘江青鱼湾省级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动物、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环境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将其建设成为整体形象鲜明、基础设施完善、湿地景观独特、科普宣教与游览观光兼备的湿地公园。对湿地公园进行功能区划,将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保育恢复区、宣教展示区、生态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缓冲区5个地理单元。对周边社区产业引导目标、方向以及生态渔业养殖、乡土湿地苗木、社区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引导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浙江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等现状,围绕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突出湿地景观特色,将湿地景点建设与湿地的科教观光、文化展示、利用示范有机结合,阐述了该湿地公园规划理念、功能区划、.景点规划、资源保护与监测、形象策划等总体规划技术要点,以期实现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昆明捞渔河湿地资源现状、区位交通、湿地文化及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和深入分析,结合滇池生态系统修复及治理经验,以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原则,将捞渔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集湿地保护与恢复、滇池治理示范、公众湿地生态体验及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城市近郊公益型国家湿地公园。根据区划原则,将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分区,并根据各功能区定位规划其建设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昆山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昆山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从空间上将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划分为西北部湖荡湿地景观区、北部水产养殖湿地景观区和南部水乡古镇特色湿地景观区3个保护与利用功能区,提出了健全湿地保护等级体系、加快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健全湿地公园体系、健全湿地污染整治体系等湿地保护体系建设措施,并从组织管理、法制建设、生态监测、资金保障、宣传教育、风险控制等角度提出了实现全市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