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引进适合在海南大棚种植的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品种。[方法]引进红五福、绿五福、东方、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巴里斯顿、东京5号和农友早生1号这9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大棚内进行比较。综合2年的数据,对各品种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和东京5号这4个品种均适合在海南大棚内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黄秋葵在海南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亚市黄秋葵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五福、南湘、一品、绿剑等4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三亚市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对黄秋葵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合在三亚市种植,但五福表现最佳,适合在三亚市进行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估黄秋葵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筛选出适合三亚地区种植的黄秋葵品种.[方法]在三亚地区进行黄秋葵品种田间比较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供试8个黄秋葵品种的产量、果重、果长、果宽、单株结果数、株幅、节间长、始花期、果实蓟马危害指数及始花节位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供试品种综合性状的等权关联度排序为幸福2号>幸福3号>五福>绿秋葵>幸福1号>9号>红秋葵>泰国Okra,综合性状的加权关联度排序为幸福2号>幸福3号>9号>五福>幸福1号>绿秋葵>泰国Okra>红秋葵.其中幸福2号和幸福3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排序靠前,泰国Okra和红秋葵综合性状表现不理想,排序靠后.综合性状的加权关联度排序更符合田间观测结果.[结论]以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估选出的幸福2号和幸福3号黄秋葵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适合在三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彩椒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8个彩椒品种进行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热甜3号和热甜7号成熟期早产量潜力高,热甜4号多个商品性状优,热甜3号和热甜4号具有较好的抗病性,热甜1号、热甜3号、热甜4号和热甜7号4个品种总的综合性状、产量和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广东地区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郑芝98N09、晋芝1号、晋芝2号、丰城白芝麻、密荚霸王鞭、冀157、皖芝1号、豫芝4号8个高芝麻素芝麻品种在农艺经济性状、抗性、产量等性状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皖芝1号、郑芝98N09、冀15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分别为1 692.00 kg/hm2,1 570.50 kg/hm2,1 566.00 kg/hm2,适合在黄淮区域种植;产量最低的是密荚霸王鞭,仅1 122.00 kg/亩。晋芝1号、晋芝2号抗性较差,产量一般,不适合在豫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对引种的 7个中稻新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抗性的综合评价及产量的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国豪杂优 1号、中优 6号、Ⅱ优 482 6、Ⅱ优 118等较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7年宣威市鲜食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宣威市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7年对17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品质、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瑞甜1号和瑞甜3号抗性好、生育期短、穗大、产量高、品质好,是适合宣威地区推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大玉糯2号和花糯1号产量高、抗性好、品质好,是适合在宣威地区推广种植的糯玉米品种;瑞白糯1号和都市丽人产量太低,不适宜在宣威种植;其余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8.
以泉花7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系进行比较试验,从产量、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其中0721-6、0701等品系的产量及主要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以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9.
铜仁市为增加当地特色蔬菜品种,对引进的5个黄秋葵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栽培试验,通过调查生育期、特征特性、经济性状、产量,并进行抗性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低海拔种植的优良品种,以进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所引进的5个秋葵品种都表现出综合抗性强、品质好、产量好的特点,适宜黔东低海拔地区及相似海拔示地区范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参试品种(组合)5个。分别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商品性状及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比较,用LSR法对产量指标进行了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是碧绿1号。  相似文献   

11.
“粉杂1号”粉蕉广西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引进高抗枯萎病粉蕉品种“粉杂1号”在广西南宁试种,以期找到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粉蕉品种.[方法]2010年以金粉1号为对照在广西南宁进行粉杂1号粉蕉种植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明确其在广西的适应性.[结果]粉杂1号田间表现高抗香蕉枯萎病,丰产性好,品质优,果指较短而粗,果肉奶油色或乳白色,肉质软滑,味浓甜带微酸,风味佳,成熟期与普通栽培的粉蕉相似.[结论]粉杂1号粉焦的品质、产量较好,适应性强,高抗枯萎病,可在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皖垦糯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适时播种和移栽、大田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方法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皖垦糯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武育糯16号的变异株中,经过3代系统选育而稳定的常规粳糯稻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垦糯1号综合性状较好;白叶枯病抗性MR(3级),稻瘟病抗性MR(3级),纹枯病抗性为5级,稻曲病抗性为3级,株高矮、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品质达农业部部颁2等优质糯米标准;一般产量9 000~9 750 kg/hm2,高产田块单产可达10 500 kg/hm2以上。[结论]皖垦糯1号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扬麦13与苏麦6号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严格选择,育成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与对照扬麦11相比,在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省级中间试验中,华麦6号增产效果明显;农艺性状优良,穗粒结构协调,播期弹性大,适应性强;抗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且抗倒伏能力强。华麦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打好高产基础;适期适量播种;科学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等。[结论]华麦6号具备的抗梭条花叶病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江苏淮南麦区特别是梭条花叶病重发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湖南地区进行生产示范推广的玉米品种,以‘洛玉1号’为对照,对‘湘农玉36号’、‘湘农玉40号’、‘湘农玉42号、‘湘农玉两优1号’和‘湘农玉两优2号’等5个品种的生育期、田间抗性和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最优品种,为下一步区域试验打下基础。并通过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影响产量的显著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均在107~110 d之间,其中‘湘农玉36号’病虫害发生率低,无明显倒伏,产量为9.9 t/hm2,较对照品种高51%,为参试品种最高,综合分析为最优品种,可以进行下一步区域试验。在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影响产量的因素从强到弱排序为:穗长>百粒重>穗位高,其中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对产量有弱负相关影响,因此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应综合选择穗长长,百粒重高,穗行数少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用优质、稻瘟病田间抗性强的日本品种轰早生作母本,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抗稻瘟病的云南楚雄州农科所育成品种楚粳4号作父本进行杂交,从F3代系统开始,同时进行高产、品质、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科学依据,经5年7代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合系30号。  相似文献   

16.
鲜食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鲜食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宝珠一号”与“夏红一号”具有良好的综合性状,其早熟性、前期产量、总产量、抗病性、品质等均优于其它品种,综合评分排名分别列第1和第2位,适宜在南昌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能够替代德美亚1号或与其搭配种植的品种,从而避免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而产生的病害等问题,通过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对8个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德美亚2号的产量是参试品种中唯一一个超过对照德美亚1号的品种,产量为10 056.3kg·hm-2,比对照高3.34%,植株紧凑,抗倒伏,生育期比对照短6d,其它品种产量均未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