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香椿的保鲜贮藏与开发湖北省长阳县大堰职业高中刘勇近两年内,全国各地推起了香椿生产热潮。在可喜的生产形势下,还必须搞好香椿(芽)的保鲜贮藏和香椿食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尽力提高香椿生产的效益。香椿芽的保鲜贮藏鲜嫩的椿芽,含水量大,呼吸旺盛,采收后极易脱...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现有职工38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6人,博士1人,硕士4人。研究所下设综合加工研究室、保鲜与加工研究室、香椿研究中心和标准化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张宇  张应有 《农技服务》2012,29(4):451+458
介绍了香椿的育苗管理技术、大棚栽培及管理技术及香椿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4.
香椿芽是一种木本蔬菜,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野生香椿芽一年只有一季应市,且保鲜贮藏比较难。有人在旺季将野生香椿芽经过脱水制成干香椿贮藏,效果很好,其色、香、味与鲜香椿差别不大。现将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椿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钱春桃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96-12298
香椿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突出,其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然而其不易贮藏的特性阻碍了香椿的产业化进程.主要介绍了香椿的采后品质、生理变化及贮藏技术,为今后开发香椿保鲜新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香椿生产开发热潮。为提高经济效益,应做好香椿(芽)的保鲜贮藏和香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现介绍如下。 (一)保鲜贮藏 鲜嫩的椿芽,含水量大,呼吸旺盛,采收后极易脱叶腐烂和变色走味。因此,要获得更大的效益,必须加强鲜芽的保鲜贮藏工作,以增长鲜芽的市场供应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的保鲜效果.用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进行处理,通过测定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保鲜期7天以上.小根蒜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香椿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的下降.贮藏28天香椿的完好率仍维持在89.6%,Vc保持率为49.4%.小根蒜醇提物与6-BA复配可有效降低香椿的脱叶率和失重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28天脱叶率为20.3%,失重率和叶绿素损失率分别为3.8%和5.3%.以小根蒜提取物作为天然蔬菜保鲜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美味佳蔬,香椿全身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开发的香椿罐头,香椿保鲜速冻出口创汇贸易,为香椿的生产发展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良机.现将大棚香椿高产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生产厂商开发的香椿罐头和保鲜速冻香椿大量出口创汇,以及缄乡各地的鲜食消费,造成香椿市场缺口,同时香椿本身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为香椿的生产发展带来了良机. 前不久,记者在国家香椿生产基地一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香椿科研所,详细了解了大棚香椿生产的实用技术.特向农民朋友介绍如下: 优质种苗、无公害管理,是生产高品质香椿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香椿属楝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树上佳蔬。其顶端嫩芽、嫩叶脆嫩多汁,芳香馥郁,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蔬菜。香椿的采摘期短,鲜嫩易腐。在常温下放置2~3天,无论是新鲜度、风味或质地都会大大降低。1周不到就几乎失去特有的食用价值。为解决香椿的一季生产常年消费的问题,笔者经过试验,为读者提供几种保鲜和简易的食用加工保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发芽实验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浸种在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存在浓度效应,壳聚糖浓度超过0.20%时,促进效应不再增大。用0.20%壳聚糖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6%、145.0%、65.6%、187.9%、203.9%、73.8%、35.5%。壳聚糖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淀粉酶和幼苗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以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表明适宜浓度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与其促进种子淀粉转化以及幼苗对无机碳、氮同化能力和提高幼苗的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3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从香椿叶中提取抗氧化物质,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和对菜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在菜油中的抗氧化性较强,柠檬酸的协同效果最好,另外,用705乙醇提取物在猪肉保鲜防腐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明烨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70-11072,11099
[目的]探寻更加合理的香椿加工方法。[方法]对香椿进行热风烘干、冷冻干燥和热烫处理,测定加工处理前后样品的总抗坏血酸、总酚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椿品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制与热烫均对香椿中的抗坏血酸、多酚、亚硝酸盐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及短时间的热烫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较小,长时间热烫及热风烘干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相对较大;烘干、冻干、热烫5 min以上,香椿多酚的损失率均达60%以上,较短时间的热烫对总酚含量影响相对较小;热风烘干和热烫可使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真空冷冻干燥反而使亚硝酸盐含量提高,使香椿的食用安全性下降。[结论]短时间热烫是较为合理的香椿加工方式,可有效降低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并保留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4.
红椿和毛红椿都是国家二级保护用材树种。它们在我国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该文对红椿和毛红椿的遗传表现性状选优和分子遗传标记,红椿和毛红椿的生理与生态研究方面进展进行了概述,对相关研究利用提出建议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香椿种子及幼苗差异性。[方法]以广西两大香椿类型的种子与实生苗为材料,对当年采摘的香椿种子进行质检和播种试验。[结果]白木类型香椿的鲜果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大于红木类型,白木类型的含水率、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均小于红木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类型香椿的种子含水率均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叶长与叶宽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2种型香椿种苗生长特性、种子品质及生命力不同,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类型香椿的特性进行储藏以保持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珍贵速生树种红椿与毛红椿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红椿、毛红椿是珍贵速生的乡土用材树种.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采种、育苗、造林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调查分析了其人工林早期的生长规律及乔木层生物量,为这两个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合理开发利用香椿资源积极发展香椿多功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平均气温低、土壤含盐量和pH较高、光照资源充足的生态资源特征,根据香椿的栽培学生态适应性,提出了合理开发香椿资源,发展菜材兼用香椿栽培的意义,认为适合推广的栽培模式主要有日光温室矮化密植灌木型蔬菜栽培、农村庭院经济栽培、香椿与其他蔬菜间作栽培和退耕还林生态林培育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开发太和香椿资源,利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了太和香椿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并用酶标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香椿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3.79mg·g~(-1),花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24mg·g~(-1),茎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88mg·g~(-1),其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太和香椿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香椿和大豆为原料,研究了香椿酸豆奶生产的关键技术,优化了香椿汁的添加量及发酵条件。结果显示:香椿提取液添加量为5.0%,混合工作发酵剂接种比例为4%,白砂糖8%,乳清粉0.5%,磷酸三钠0.05%,复合稳定剂0.2%,并高压均质2次,生产的酸豆奶色泽淡绿,酸甜适口,无气泡和乳清析出,具有香椿和大豆特有香气和发酵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