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53例(93.0%,53/57),35例(85.4%,35/41)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5例(5/6)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6例(10.5%)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肝尾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36例行肝尾叶切除术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00 mL。术后,8例肝内胆道结石及血管瘤患者恢复良好,10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或肝外转移者死亡6例。结论良好显露及对第三肝门精细的解剖是手术成功关键,肝尾状叶切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胆道病情、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史等情况确定手术方案,一期行脾切除加断流及胆道手术11例;分期手术21例,其中先行脾切除(或)断流再行胆道手术7例,先行胆道手术再二期行脾切除(或)断流6例,单纯胆道手术8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40例次,死亡2例,残余结石12例。29例术后随访5个月~7 a,优良率为58.6%,好转率为34.5%。结论手术处理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能缓解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进展。分期手术可提高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患者自觉有腹胀、嗳气、饱闷感,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如胆管内结石,除产生绞痛外,还可引起胆囊膨胀;伴有细菌感染者,可引起胆囊炎;如胆道阻塞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是一种慢性常见多发病.笔者在10年前,偶获一验方,至今共治疗胆结石患者9例,除1例失去联系外,其余8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在急诊抢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生命,解决胆道梗阻及感染效果选择。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3年)67例确诊为因胆总管下段结石梗阻诱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两组患者术前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分别采用ERCP、PTCD治疗,进行术中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PTCD手术耐受性更好,引流效果更确切,ERCP则在微创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结石梗阻的方案。结论具体病例应按照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原则与理念进行分析与选择。  相似文献   

8.
纤维胆道镜术中应用18例分析黄耀,鲁珏,黄仕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湛江524001)我国肝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在高发区占胆结石的85%[1]。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虽然在手术方式上有了很大改进,但残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术后胆道镜进行临床应用性研究并探讨提高残石取净率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结果:应用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石925例,成功率96.11%,结石取净率83.09%.结论: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石的解决起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输尿管肾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转向微创腔镜技术治疗。微创经皮肾穿刺术(PCNL)是从腰背部皮肤到肾集合系统建立通道来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优点是能直观地发现结石,可以一次性将结石击碎并能全部取出,损伤比开放手术小。我院于2005年9月开展此手术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多 《当代农业》2011,(2):58-58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结石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即时治疗。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B超与CT在诊断胆道残余结石中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B超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胆囊残余结石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的(100.0%vs 60.0%,P〈0.01),B超与CT对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B超和CT能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应针对残余结石的特点和原因,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和技巧,以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B超与CT在诊断胆道残余结石中的意义.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B超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胆囊残余结石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100.0%vs60.0%,P<0.01),B超与CT对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运用B超和C...  相似文献   

14.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患者自觉有腹胀、嗳气、饱闷感,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如胆管内结石,除产生绞痛外,还可引起胆囊膨胀;伴有细菌感染者,可引起胆囊炎;如胆道阻塞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寒颤、高热、黄疸等症状,是一种慢性常见多发病.笔者在10年前,偶然获得一验方,至今共治疗胆结石患者9例,除1例失去联系外,其余8例全部治愈.服药时间最长者达1年零3个月,最短者86天.经验证此方对手术后有残余结石者同样有效,所有病例未见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今将此方献给广大读者,不妨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少[(40.3±10.9)mLvs(103.8±21.6)mL,(8.0±2.2)dvs(12.1±2.3)d,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8.1%vs25.0%,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9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2例失败改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碎石效果良好,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45mL,平均住院10d,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一般处理较为困难 ,术后复发率高。本文对 95例肝胆管结石的肝左外叶作了切除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95例 ,男 36例 ,女 5 9例 ,年龄在 16~ 72岁 ,其中 31~5 0岁者 78例 (占 82 .1% )。 95例中有过 1次以上胆道手术史者24例 ,其中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9例 ,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7例 ,胆囊切除 4例 ,胆肠 Roux- Y吻合 3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1例。结石分布 :属左肝管胆总管结石 48例 ,左肝胆管结石 2 1例 ,左右肝管胆总管均…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手术切开胆总管后,采用边夹、边切、边缝、边牵引方法逐渐向上显露和切开肝内1~3级胆管,取净结石,解除肝胆管狭窄,修整肝胆管成一个宽大、平整光滑的肝胆管盆;然后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并建立一个联合的抗返流装置,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约达94%。92例术后均行胆道引流管造影,发现9例肝内胆管终末支有残石,残石率为9.8%。讨论了不横断胆总管的肝胆管盆Roux-y定向引流术的优越性,认为该术式既能取净结石及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又能抗食糜逆流和可避免术后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随机将236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均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间一期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净石率、二期手术率。结果观察组一期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和二期手术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一期手术净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可明显提高碎石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用于肝外胆管病变切除、胆道结石及肝胆胰肿瘤的胆肠通道重建。结果:临床应用47例,术后全部病例胆肠内引流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经随访0.5~5a,无明显返流性胆管炎。结论: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为胆肠通道重建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