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秦皇岛地区的肉蘑、嘎蘑和松蘑3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为试材,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基因组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信息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3种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开发和人工驯化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肉蘑与Chroogompus rutilus (MG457851.1)相似性最高(99%),嘎蘑与Lactarius akahatsu (EF685045.1)相似性最高(100%),松蘑与Suillus granulatus (MF421107.1)相似性最高(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肉蘑与C.rutilus、嘎蘑与L.akahatsu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均为0,与松蘑遗传关系最近的物种为S.granulatus,但遗传距离较远,为0.033.综合分析,秦皇岛地区肉蘑分子鉴定为色钉菇(C.rutilus),嘎蘑为浅橙红乳菇(L.akahatsu),松蘑为牛肝菌属(Suillus)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2.
元蘑(Hohenbuehelia sertina)又称冻蘑、冬蘑,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在野生条件下呈覆瓦状,叠生在榆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树上,菌盖呈半球型或扇型,表面黄绿色,湿度大时有粘液,靠近基部有短绒毛,边缘平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至浅黄色,菌柄侧生,很短或无。  相似文献   

3.
元蘑肉厚,味美,营养价值高,是东北著名食用菌之一。但至今仍靠野生采集,人们曾试图变野生元蘑为栽培品种,多次尝试均未成功,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菌丝培养与菌种保藏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来源:1979年我们对本省张广才岭亚布力地区元蘑(俗称)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4.
俞志纯 《食用菌》2008,(4):17-17
香白蘑又名圈白蘑,是近年新培植的珍稀食用菌。它鲜菇菌肉肥厚,久煮不烂,香甜滑爽,味鲜可口,口味似鸡[土丛],是极有开发前景的野生驯化食用菌。现把其菌糠栽培配方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酵料栽培花脸蘑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脸蘑Lepistasordida(Fr.)Sing,又名花脸香蘑、紫花脸蘑、丁香蘑。气味香浓、味道鲜美,鲜食和干食口味具佳,为东北地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目前花脸蘑的野生资源稀少,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人工培植花脸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对野生花脸蘑进行组织分离和菌种驯化、栽培试验,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摸索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86年10月初在四川省川东山区林中,采集到野生食用菌块根蘑。现简述如下: 块根蘑Clitocybe conglobata(Vitt.)Bres,当地名“千佛头”。菌盖宽3~8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朽叶色至浅灰褐色,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气味鲜香。菌褶白色,直生或弯生,不等长。  相似文献   

7.
榆黄磨(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长白山区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又名金顶蘑、金顶侧耳、玉皇蘑等。榆黄蘑味鲜、形美、色如黄金,是一种可口的美味食品。我国传统的榆黄蘑生产大多是采集野生资源,产量较低。目前,我们采取了人工椴  相似文献   

8.
元蘑段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蘑又称亚侧耳,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等地。种源为东北野生子实体,采集分离获得,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于2006年引种成功。现将元蘑生物学特性及栽培  相似文献   

9.
据悉,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长白山特产公司努力开发区域性特产资源,最近,人工规模栽培榆黄蘑取得成功。榆黄蘑是北方山区野生食用菌系列中的一枝奇葩,其肉质肥腴,气味鲜美,富含各种氨基酸,国际上称其为"植物肉"。榆黄蘑人工栽培在北方虽不鲜见,但难于形成规模。露水河林业局长白山特产公司,利用人参加工季节过后闲置的厂房,以锯末、豆秸为原料,规模发展榆黄蘑菇栽培。首批栽培面积达1000平方米,日采摘量500公斤。吉林规模栽培榆黄蘑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元蘑又称亚侧耳,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等地。种源为东北野生子实体,采集分离获得,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于2006年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1.
鸡腿蘑Coprinus comatur (Muell.ex Fr.)Gray,又称毛头鬼伞,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食用菌。鸡腿蘑营养丰富,菌肉肥厚,味道鲜美,栽培粗放,产量高。目前在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荷兰等国家,大力发展鸡腿蘑的栽培,并作为新的推广人工栽培的菇类。在哥伦比亚研究所还研究成功了用林业下脚料——牛皮纸纸浆生产的沉淀物进行栽培,并且用这种下脚料代替泥炭土,做成鸡腿蘑的覆土材料。因此,国外鸡腿磨的栽培和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它将是推广应用于人工栽培的菇类。  相似文献   

12.
鸡腿蘑驯化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同祥  李庆芳 《食用菌》1995,17(2):15-16
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营养丰富,还具药用价值,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目前,德、法、美、荷兰等国都在发展鸡腿蘑栽培,我国近年也开始了驯化栽培研究。东营地区野生鸡腿蘑资源丰富,春末、夏秋雨后常能采到鸡腿蘑。为了开发这一野生菌类资源,我所从1988年开始进行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3.
榆干离褶伞驯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榆干离褶伞Lyophyllum ulmarium (Bull. ex Fr.)Kühn.,别名大榆蘑,俗称对于蘑,是一种菌肉肥厚,香味浓郁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黑龙江、青海等省,在长白山区主要分布在敦化、蛟河、靖宇、抚松等县。发生在夏秋季八月至十月份,生于榆树Ulmus sp.、柳树Salix sp.、槭树Acer sp.、或其它阔叶树的干部,多生于枯立木上,常常引起木材丝片状褐色腐朽。为了开发利用长白山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笔者于一九八九年开始对大榆蘑进行驯化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芯(秸)发酵料袋栽榆黄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食用菌》2006,28(3):30-30
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是我国东北林区著名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15.
《蔬菜》2008,(6):F0004
山西林润野生菇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从事台蘑研究、驯化、开发的民营企业。注册商标为“晋林香”,专业从事台蘑的菌种培养、野外栽培、干鲜蘑菇销售及台蘑深加工。  相似文献   

16.
对野生柳黄蘑子实体分离部位、菌丝体分离培养基质、菌丝体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柳黄蘑的菌褶和菌柄交界处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小麦-蛋白胨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4℃;柳黄蘑菌丝体适宜酸碱度pH6.0~8.0,最适酸碱度范围pH6.5~7.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野生白蘑子实体分离部位、菌丝体分离培养基、菌丝体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白蘑的菌褶和菌柄交界处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小麦-蛋白胨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5~30℃,最适温度是25℃;白蘑菌丝体适宜酸碱度pH6.0~9.0,最适酸碱度范围pH6.5~7.5.  相似文献   

18.
《浙江食用菌》2011,(6):50-50
花脸蘑属口蘑科、香蘑属,又称丽香蘑,有紫花脸和白花脸等品种,口味鲜美,是东北、内蒙及北方许多地区家喻户晓的野生茵品种。多年来,各地科研人员虽努力驯化,但成功的报道不多,因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干品多为野生采集加工,价格高昂,且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9.
地方报道     
《蔬菜》2007,(12)
山西林润野生菇业有限公司获得"全国优质蔬菜栽培基地"荣誉本刊山西工作站栗丽"山西林润野生菇业有限公司"是从事台蘑(对产于山西省五台山地区蘑菇的简称)研究、驯化、开发的民营企业。注册商标为"晋林香",专门进行台蘑的菌种培养、野  相似文献   

20.
郑焕春  栾泰龙  施汉钰  李淑玲 《食用菌》2011,33(2):10-10,12
黑龙江省香蘑资源以紫丁香蘑、粉紫香蘑、花脸香蘑为主。香蘑菌肉细软,气味香浓鲜美,干后香味更是大增,是一类非常美味的食用菌,在欧洲颇受推崇,是很有国际市场开拓前景的种类。黑龙江省三道关自然保护区内有粉紫香蘑、花脸香蘑的分布,为此,三年来笔者对保护区内香蘑生长以及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