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出一种适合菜农使用的茄子砧木催芽技术,采用两种茄子砧木托托斯加(T3)和托鲁巴姆(T5)为材料,以不同的赤霉素浓度、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的催芽方式,观察不同处理对茄子砧木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砧木T3在室温(25℃)条件下24小时最佳处理浓度为600毫克/升。茄子砧木T5在室温条件下24小时最佳处理浓度为500毫克/升。经过上述处理的两种茄子砧木在三种不同催芽方式下均能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达到正常水平,以电热毯催芽的砧木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小、发芽困难,为促进其萌发、提高发芽率,选用KNO_3、CaCl_2、NaCl、GA_3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进行处理,研究回干与不回干对药剂处理‘托鲁巴姆’种子活力和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_3处理后对提高‘托鲁巴姆’种子萌发能力及种子的活力指数作用最强,GA_3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达21.39、160.84,较CK分别提高了37.59%、118.50%,且回干与不回干效果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后可直接播种;回干可以显著促进KNO_3、CaCl_2、NaCl处理效果的提升,其中KNO_3促进作用较强,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达15.68、136.68,较CK分别提高了14.86%、42.35%,CaCl_2、NaCl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发芽指数分别为15.76、16.09,活力指数分别为124.47、124.3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茄子砧木托托斯加种子发芽的影响,用200~1 200 mg/L的赤霉素对托托斯加种子分别浸种24、48、72 h。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托托斯加种子发芽均有促进作用,当赤霉素浓度为1 000 mg/L、浸种时间为48 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7.0%和36.77。  相似文献   

4.
以君迁子和小果甜柿砧木为试材,采用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嘌呤(6-BA)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展种子发芽试验,研究36个不同浓度的GA_(3)和6-BA处理及其组合对当季播种的2种柿砧木种子破眠促萌效果,以及不同柿砧木种子对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特点,探索柿砧木种子破眠促萌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GA_(3)可显著促进2种柿砧木种子的萌发,而6-BA无明显促进作用,君迁子和小果甜柿砧木种子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前者更加敏感,当GA_(3)浓度≥1000 mg/L时,君迁子和小果甜柿砧木种子的萌发开始受到显著影响,2000 mg/L为本研究所设定处理中的最佳浓度。研究结果将为柿高效育苗技术中的提早播种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6.
双氧水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采收的茄子种子因休眠作用影响种子的萌发,会出现幼苗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了农业生产。为了打破种子的休眠,以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黑骠茄子和日本砧木品种托鲁巴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双氧水对茄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下,双氧水浸种可以显著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而且在低浓度处理下效果较好,随着浓度的提高,处理效果逐渐降低,当双氧水浓度达到1.2%时已基本没有效果,以0.3%双氧水浸种3h,可以使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丰盛骄王’茄子为接穗,以"190-1-8""RS-2""RS-5"‘亲情’"野生番茄"为砧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硒富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促进茄子硒富集的砧木。结果表明:5种砧木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茄子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野生番茄"的增加效果最佳。不同砧木也提高了茄子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砧木对茄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RS-2"和"野生番茄"增加了茄子接穗的硒含量和硒富集量,且以"野生番茄"的增加幅度最大。因此,"RS-2"和"野生番茄"作为砧木既能促进茄子的生长,还能促进茄子对土壤硒的吸收与富集,有利于富硒茄子的生产,其中"野生番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采收的茄子种子有一定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采收时的成熟度、后熟期以及水分等有关。本试验采用冷冻、激素处理等方法,探索茄子种子发芽的有效办法,以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率。1 试验方法1.1 供试材料 杭茄一号(1999年8月采收的新种子)。1.2 试验处理 (1)冷冻:将种子置床后放于冰箱中,温度为5~8℃,时间为3天(d),取出后放于种子培养箱中。(2)用1000毫克/公斤(mg/kg)赤霉素溶液处理:(a)湿润发芽床;(b)浸种2小时(h);(c)浸种4小时。(3)对照:未经任何处理。(4)发芽床:用纸床和沙床作对照。表1 不同处理及发芽床对杭茄一号…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处理茄子种子对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不同时间对茄子种子进行处理 ,来寻求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40× 1 0 - 6,浸种 2 h和 50× 1 0 - 6浸种 3 h处理最有效 ,能将茄子种子发芽率提高 45%以上  相似文献   

10.
茄子黄萎病是影响茄子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这种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8~10年,而且蔓延快,即使采用轮作倒茬也无法控制病害的发生。保护地茄子重茬栽培,病害有加重趋势,对茄子采取嫁接换根育苗技术,不但植株生长势增强,抗逆性和适应性也大大增强,具体技术措施如下:1 砧木及接穗品种(1)选用优良砧木——托鲁巴姆。托鲁巴姆砧木,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但砧木种子发芽需变温及药剂进行特殊处理。(2)接穗的选择:主要采用当地的主栽品种,因地而异,辽源地区目前主要以辽茄四号,西安绿为主。2 育苗时期及管理(1)为了排开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1.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确定黑木耳培养最适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情况,以确定黑木耳高温胁迫最适条件.结果发现,黑木耳最适培养温度为30℃,高温胁迫最适条件为44℃处理2 h;在此最适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黑木耳菌丝恢复生...  相似文献   

12.
贮藏温度及气体成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气体成分对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硬度的变化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贮藏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贮藏温度对枇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早钟六号枇杷比解放钟枇杷敏感;早钟六号和解放钟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分别为6~8℃和8~10℃。气调贮藏能明显抑制2个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总糖,尤其是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贮藏前期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枇杷气调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如前述),解放钟枇杷以O24%~6%、CO26%~8%,早钟六号枇杷以O24%~6%、CO24%~6%为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光周期对百合试管鳞茎生长发育的诱导效应,寻求试管鳞茎生产的最佳光照参数,以秦巴山区野生卷丹(Lilium lancifolium)试管苗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光周期处理(每天分别暗处理0、8、12、16和24 h),对试管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及其对培养基糖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试管小苗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以16 h暗处理对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最为有利;不同培养时期测定表明,经不同光周期处理的小鳞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等呈现一定差异;经60 d培养,短光照和黑暗处理(黑暗12、16和24 h)的小鳞茎淀粉含量比全光照和长光照(0和8 h)处理的高;不同光周期处理下试管鳞茎对培养基蔗糖利用率不同,以短光照(黑暗16 h · d-1)处理的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以食盐与蔗糖溶液作为渗透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食盐与蔗糖溶液的浓度、渗透时间、渗透温度等因素对圣女果渗透脱水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渗透脱水与糖煮工艺等因素对圣女果脯品质的影响。探索圣女果加工过程中的渗透脱水规律,研究圣女果脯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在50℃下用含5%食盐和25%蔗糖的渗透溶液渗透3h后,再在60℃下用60%的糖液煮制10min为最佳工艺组合。该研究为圣女果脯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甜瓜单倍体育种组提供的12份薄皮甜瓜,30份厚皮甜瓜,2份野生甜瓜为试材,该研究优化了甜瓜SRAP反应体系,筛选出10对引物组合,分析了甜瓜多态性并对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μL反应体系为1×Buffer lμL,引物组合各20 ng,模板DNA 20 ng,dNTPs 2.0 mmol/L,Taq DNA聚合酶0.2U.10对引物组合在2份甜瓜上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4条,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能扩增出10.4个多态性位点.甜瓜间遗传距离在0.08~0.79(平均为0.357),54份甜瓜被分为二大类:Ⅰ类包括1份印度野生甜瓜和3份哈密瓜;Ⅱ类可再分为2个亚类:Ⅱ-1,是12份薄皮甜瓜;Ⅱ-2,包括1份中国野生甜瓜和37份厚皮甜瓜.引物组合m21e01、m21e10和m21e11区分率分别高达79.6%、81.5%和79.6%,有助于品种的高效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化学引发剂对茄子种子的引发效应,以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化学试剂和不同浓度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以筛选出适宜的引发剂和引发浓度。通过不同浓度的引发剂CaCl2和KNO3对茄子种子进行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并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势、发芽率等发芽指标,确定最适宜的引发条件。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茄子种子的发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5×103 mg/L CaCl2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中影响胚诱导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初花期为最理想的取蕾时期;添加适量激素能够提高胚诱导率,6-BA的适宜浓度为0.2mg·L-1,NAA的作用因基因型而异;4℃低温预处理24h可以明显提高胚诱导率;添加0.25mg·mL-1活性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胚诱导率,而且能够改善胚状体发育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收集了在沈阳市栽培的44个百合品种,从形态学标记上进行了百合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通过测定44个百合品种的50个形态学性状,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运用“STATISTICA”统计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其范围为0.16~0.50。同时对所有供试品种开展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东方百合系为一类,野生百合、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及日本百合聚成另一类,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不同性状集对提示百合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生殖器官性状比营养器官性状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问题,以三倍体西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珍珠岩引发处理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处理不但显著提高了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而且提高了苗期保护酶的活性及减少MDA的含量.不同处理产生不同的引发效果,其中珍珠岩含水量60%引发处理的效果最好.这说明适宜含水量的珍珠岩引发处理能够加快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速率和萌发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