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松阳县枫坪乡根下村为例,剖析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特色路径,总结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典型经验,为丽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全面铺开提供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丽水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在"生态农村"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丽水实际,对丽水生态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典型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问题,而生态文明村村民的环境意识是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选取海南两个典型生态文明村(儋州市美万新村、侨南村),针对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差。最后提出“农民需要+农村政策”模式以探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村创建是河南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6年河南省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各地已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620个,其中河南省的临颍南街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濮阳西辛庄村、新乡楼村、商丘西刘村、驻马店杨楼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浦城县双同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主要做法是:美丽中国理念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与村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其启示有:建设生态文明村要以美丽中国理念为行动指南,有坚强得力的领导班子带头引领,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本地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拓展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水平,为建设管理、设计实施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在借鉴相关资料并广泛听取专家和基层建议的基础上,依据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体系,包括八大评价体系、20项评价指标,并对33个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体效果较好,村民生态防护意识明显提高,但在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水土保持等方面还须加强。因此,今后还须强化村级整体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振兴对水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和定位,加强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合作,采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012)》明确提出把丽水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这一目标的提出,总结了丽水近年来农业工作的发展经验,立足于丽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产业优势和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坚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为丽水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社会共识。石家庄市在生态县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如何从思想认识、生活理念、道德水平等意识层面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成为当务之急。从对石家庄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其解决策略,为石家庄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丽水生态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跃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00-5701
对丽水生态农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当前生态农产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同类产品品牌过多,难以打造知名品牌;品牌产品规模小、产量低,难形成规模效益;加工发展滞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生产投入不足,难以形成产业优势。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科学科研,不断推广科研成果;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并用好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品牌,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利用丽水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森林蔬菜等发展对策。进一步推动丽水生态农产品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全面审视丽水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丽水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丽水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河道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生态河道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道岸坡的3种模式,针对岔河的水质状况,设计出满足岸坡稳定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开放性生态河道岸坡系统,以符合建设生态德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既是人类发展的文化成果,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朴素生态思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历史的检视,不仅有利于准确认识传统生态观,检视其不足,而且有利于理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内涵,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在丽水地区的应用,综合提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丽水市进一步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丽水市特色文化村落实地考察的情况,系统阐述了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现状和主要困难,提出坚持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优先、统一规划、机制创新的村落保护开发思路与对策,为浙江省推进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探究乡土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景观品质提升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乡村问题的根源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本文以惠州市大良村为例,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从景观规划设计视角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化解乡村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新的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沈兆旭  弓弼  曲良艳  金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39-12741
针对北方村镇生态景观中农田生态景观和居住区生态景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北方村镇中废物再回收利用率不高,生态景观评价指标不确定、管理者意识不强、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阐述了科学种田,发展生态农业,完善生态化廊道系统对农田生态景观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合理生态建构,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统一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突出生态景观地方特色对于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发展观光农业,加强生态景观理论研究,完善管理机构,开展合理生态评价,尊重生态学原则,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加强政府引导,考虑村民意愿,以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寻城市生态安全的演变特征,分析了2000-2008年丽水市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升高的态势,从0.884 hm2增至1.511 hm2,年均增幅为6.96%;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为稳定,年变化率低于0.69%;2008年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974,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为1.465 hm2,分别是2000年的1.50倍和2.56倍.说明城市化发展影响了丽水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成为生态压力的主体.适度控制资源开采规模,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目前该类城市缓解区域生态压力的主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顶层设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市郊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具有涵养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应、承接城市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密云县的蔡家洼村和古北口村进行的实地调研,总结了两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是农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就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发挥乡村精英在基层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实行村民自治,推动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对17个地市的3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51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社会新农村试点村中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通过试点村与对照村的差异性检验,发现试点村与对照村在生态文明认知度方面有差异,但在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面无差异.生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