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 8个品种 (杂交组合 )的肉兔为试材 ,利用 PAGE对血浆运铁蛋白 (Tf)、铜蓝蛋白 (Cp)、酯酶 -1 (Es-1 )和淀粉酶(Amy) 4个位点的蛋白多态性进行测定 ,并与其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p、Es-1、Amy 3个位点具有蛋白多态性。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Cp的 3种基因型对 1 0 0日龄体重、日增重均呈 AA相似文献   

2.
王勇  晁生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57-15258
[目的]为青海石鸡的生化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39只青海石鸡血清淀粉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研究.并利用比色法对其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青海石鸡血清淀粉酶有Amy—1,Amy一32种同工酶,其中Amy-1有AA、AB和BB3种表型,表型频率分别为17.95%、66.67%、15.38%;AB为优势表型,Amy一1A和amy-1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128和0.4872,基因杂合度为0.4997;青海石鸡血清淀粉酶活性为(566.62±112.20)U/L。[结论]青海石鸡Amy一1同工酶呈现多态性。Amy.1AB表型的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my-1AA和Amy一1BB表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IGF-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多态位点,将该位点多态性与大通牦牛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R-SSCP检测到大通牦牛具有AA、AB、BB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28(0.0972);对IGF-Ⅰ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一处单碱基C的缺失/插入,造成了该位点多态性的出现;6月龄和12月龄基因型为AA的大通牦牛的体质量和体斜长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18月龄基因型为AB的大通牦牛的体高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BB型(P<0.05),说明大通牦牛品种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长性状有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可以作为大通牦牛品种选育的目标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美系大白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能调控雌激素的合成,影响繁殖性能。试验采用PCR-RFLPs技术分析了上海市种猪场关系大白猪核心群的ESR基因的多态性,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其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群体中ESR基因的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9.66%和60.34%。②初产胎次中,BB基因型的总产仔数(TNB)与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BB基因型的产活仔数(NBA)与AA基因型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BB和AA纯合子间TNB和NBA分别相差2.82和2.28头。③经产胎次,BB基因型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与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于母猪每窝的TNB和NBA,BB纯合子比AA纯合子分别多1.79和2.39头。无论初产胎次或经产胎次,ESR位点的总产纾数和产活仔数都呈现AA〈AB〈BB趋势;ESR基因型的影响在初生窝重和21日龄窝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以上2个性状在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间存在BB〉AB〉AA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这个种猪群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偏高,这与其ESR基因的有利基因B频率较高、AB型和BB型个体多正好吻合.因此可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方法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神经肽(NPY)基因为候选基因,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的SNPs,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母鸡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以及300日龄总产蛋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NPY基因上发现1个SNP位点,带有1对等位基因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0.35和0.65;不同基因型仅与开产体重性状间有显著相关,表现为基因型AA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A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119.03 g,且差异显著(P<0.05),基因型AA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B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47.6 g,但差异不显著(P>0.05);基因型B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A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71.43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PstⅠ—RFLP技术对德化黑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探讨了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用PstⅠ酶切检测出3种基因型AA、AB、BB。利用最小二乘分析研究了该多态位点对产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对开产日龄没有显著影响,对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A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BB基因型,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AB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BB基因型,但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香猪生长激素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RFLPs技术,检测香猪生长激素基因ApaI酶切位点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个体初生重、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平均日增重、4月龄体长和4月龄胸围等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猪生长激素基因ApaI酶切后产生3种基因型和2种等位基因,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香猪的4月龄体重、0 ̄4月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低于BB基因型香猪(P<0.01),4月龄体长也显著低于BB基因型香猪(P<0.05),提示AB和AA基因型可能是香猪矮小性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RFLP技术对62头国外猪种的生长激素(GH)基因+206~+711bp和+1118~+1297bp等2个区段的片段进行扩增,对前、后2个区段分别用内切酶HhaⅠ和ApaⅠ进行酶切,前区段出现6种基因型(AA、AB、AD、BB、BD、DD);后区段出现2种基因型(AA、AB)。然后采用线性模型分析了2个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平均背膘厚性状,GH基因的HhaⅠ酶切位点BD基因型猪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的猪(P〈0.01),BB和DD基因型猪显著低于AA基因型猪(P〈0.05),对于达30kg日龄,AD基因型猪极显著低于DD基因型猪(P〈0.01),显著低于BB、BD基因型猪(P〈0.05);ApaI酶切位点对日增重有显著地影响(P〈0.05);3个国外猪种中,在达30kg日龄性状上,约克夏猪效应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  相似文献   

9.
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IGF-I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多态位点,将该位点多态性与大通牦牛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R-SSCP检测到大通牦牛具有AA、AB、BB 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2 8(0.097 2);对IGF-I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一处单碱基C的缺失/插入,造成了该位点多态性的出现;6月龄和12月龄基因型为AA的大通牦牛的体质量和体斜长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18月龄基因型为AB的大通牦牛的体高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BB型(P<0.05),说明大通牦牛品种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长性状有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可以作为大通牦牛品种选育的目标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和筛选与羊繁殖力相关的遗传标记,采用 PCR-RFLP 和 PCR-SSCP 技术检测 BMP 15基因在阿勒泰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检测的92个阿勒泰羊个体中,BMP 15基因在外显子1位点呈多态性,具有 AA、AB 和 BB 3种基因型。阿勒泰羊 AA 基因型频率为0.695,AB 基因型频率为0.120,BB 基因型频率为0.185。该段 DNA 序列存在3个碱基缺失,这个突变导致野生型(AA)氨基酸序列上相应的10号氨基酸残基亮氨酸缺失,变为突变基因型 BB,形成 B1突变体;在阿勒泰羊的 BMP 15基因中未检测到 B2和 B4突变。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荷斯坦奶牛sα2-酪蛋白基因(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A和B2个等位基因,有AA、BB和AB 3种基因型,A和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54%和63.46%,AA、BB、A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2%,46.1%和34.6%,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356 3,达中度多态性,遗传变异较大;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对产奶量和乳脂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AA基因型个体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B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A基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骨调素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繁殖及屠宰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该基因有2个位点出现多态,SSCP分析后出现3个基因型。3个基因型对初生重、12周龄重、16周龄重和成年体重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AA型个体初生重、12周龄体重和16周龄体重最低,显著低于BB型和AB型的个体(P<0.05)。AA型个体的4周龄、8周龄体重最低,但与BB型和AB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对成年体重而言,BB型与AB型个体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但与AA型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基因型对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蛋重和66周龄产蛋数均无显著效应(P>0.05)。基因型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基因型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胸肌重和腿肌重均低于BB型和AB型个体。值得注意的是AA型个体的腹脂重均低于BB和AB型个体,但其腹脂率均高于BB型和AB型个体(P>0.05)。推测OPN可能是影响鸡体重的候选基因,该基因可以作为遗传标记对鸡体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00只淮南麻鸭的IGF-Ⅰ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经适合性χ2检测,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鸭初生至4周龄体重,3种基因型差异不显著,而之后的5周龄至9周龄体重为AA和AB型差异显著,AA型和AB型均明显优于BB型,9周龄时AA基因型比AB和BB基因型分别重88.71g和142.18g。证实该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淮南麻鸭的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鸡品种血浆酯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对 6个鸡品种的血浆酯酶 (Es)进行了多态性检测 ,共检测到 Es- 1~ 5的 5个区 ,对其中 2个区进行了表型、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统计和计算 ,在 Es- 1区检测到 A1,A2 ,B,B0 ,C及本研究首次发现并暂命名的 C0 带。对该 6条带的遗传机制以显隐性的拟等位基因组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在 Es- 5区检测到 2种类型 AA和 AB,AB仅见于肉鸡 AA(80 % )和海兰褐 (50 % ) ,其余均为 AA型  相似文献   

15.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FSHR基因2个位点(FSHRA、FSHRB)的PCR-SSCP、PCR-RFLPs多态性,利用SAS软件分析了多态性与母猪产仔数间连锁关系。找到了1个影响产仔数的新的变异位点FSHRB,该位点多态性显著地影响猪产仔数性状,即基因型BB的产仔数显著地高于AB、AA基因型。结果显示出该位点具有作为常规选育的辅助选择的有效的分子标记潜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分子标记方法对中国荷斯坦奶牛DGATl基因3′非翻译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检测的DGATl基因3′UTR有AA型、BB型和AB型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2931,0.0431,0.6638;不同基因型与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有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P〈O.01和P〈0.05),BB型产奶量均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P〈O.05),基因型对SCS影响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RFLP-ApaⅠ方法检测高坡猪GH基因-119~ 486 bp片段的多态性,探讨了不同基因型对其部分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2个等位基因A(449 bp)和B(316 133 bp),其频率分别为0.54和0.46;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26、0.56和0.18;除6月龄腹围和背膘厚外,其余指标值均以BB基因型最高,AA基因型的6月龄腹围和瘦肉率与BB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在各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A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等位基因,B则可能是大型猪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对牦牛钙激活蛋白酶基因内含子8、外显子9、内含子9和外显子10部分序列以及第12内含子和13外显子部分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牛基因序列(AF252504S2)相比,牦牛基因在10 581bp处发生了G→A转换,位于第12内含子,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A、B基因频率分别为0.698 9和0.301 1,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5 1、0.447 5和0.077 3,遗传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20 9和0.332 3;在5 837bp处发生G→T的转换,位于第9内含子,表现出3种基因型,A、B基因频率分别为0.908 8和0.091 2,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28 7、0.160 2和0.011 1,遗传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65 7和0.152 0;牦牛在这2个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了115头撒坝猪的血清酯酶(ES)多态性,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以及遗传多样性指数(h),并用普通方差分析和二因素(酯酶基因型、性别)有互作模型的最小二乘分析法,对撒坝猪血清酯酶3种基因型与几个阶段体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撒坝猪血清酯酶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别为0.2696,0.5826和0.1478,2个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609和0.4391,该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926.在3种基因型中,BB型个体的6月龄体重与2~6月龄日增重均显着地高于其它两种类型,酯酶基因型与性别之间的互作效应明显,显示了猪的血清酯酶多态性作为6月龄体重和2~6月龄日增重两个性状的遗传标记以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β-乳球蛋白基因的DNA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RFLP技术对56只西农萨能奶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中,PCR所扩增出的710bp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am I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1和0.09,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21,0.179和0.000。经检验,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