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筋腐病是番茄生产上常见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地番茄均有发生,冬春季比较常见,病果率可达60%以上,严重的可达100%。症状识别番茄筋腐病主要危害果实,茎叶无明显异常,田间症状表现为果实膨大期果面着色不匀,局部褐变。在番茄生产上该病有两种类型。一是褐变型。在果实膨大期果面上局部变褐,凹凸不平,严重时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出现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实的  相似文献   

2.
<正>红粉病是番茄的一种普通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以为害叶片。生产上灌水过多,湿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易发病。番茄栽植过密,偏施氮肥,发病重。棚室栽培多在2~4月份,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或温室,易发生。大棚栽培番茄一般是中下部果实先发病。一、发病症状果实:发病果实的蒂部产生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逐渐扩展并环绕果蒂,后期可扩展至整个果面。湿度大时可产生致密的白色霉层,不久其上长满一层绒状浅粉红色霉层,病果最后腐烂。  相似文献   

3.
在保护地番茄栽培过程中,各种病害特别是茎基腐病、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的为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依赖杀菌剂进行防治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探讨施肥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对预防番茄病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曹艳会 《种子科技》2012,30(2):29-30
豫西北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常采用单干整枝法,当单株结果穗数超过四五穗时,花穗离根部越远坐果率越低,果实发育越差,且易产生空洞果、腐烂果等。针对这一问题,2009年济源市开始推广一项新的整枝技术——连续摘心整枝法。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五月,雨水较多,气温较高,适合于许多病虫害的发生,据笔者近期下乡了解,主要有豇豆基腐病、枯萎病,菜豆基腐病、菌核病、枯萎病,西葫芦果腐病、白粉病、菌核病、软腐病,辣椒污媒病,番茄青枯病,瓠瓜褐腐病,莴笋轮斑病,甘蓝菌核病、软腐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蚜虫、黄守瓜等,除加强栽培管理外,化学防治可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番茄果实牛眼腐病和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这两种病有相似之处,现将其症状区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区别。1.番茄果实牛眼腐病多发生在未成熟的半大的果实上,而番茄晚疫病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7.
<正>有读者来电:受害番茄果实处于青果期,果脐、果柄处的果皮呈灰白色,生有较厚的灰色霉层。他问,番茄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经电话回访,他的6亩大棚番茄已挂第三穗果,20多天前开始发病,病果灰白色,上面生有灰色霉层,发病多在果脐和果柄处。发病严重的大棚有70%的植株受害,几乎每穗果都有发生。曾当灰霉病用嘧霉胺等药防治,但效果不理想。当地近期有连续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2017-2019年调查了辽宁春玉米产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还田旋耕栽培模式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后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最重,茎腐病发病率增加68.77%,穗腐病发病率增加20.01%,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39.54%;秸秆碎混旋耕还田后茎腐病发病率增加48.20%,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16.84%;秸秆田外堆置腐解后深翻还田可有效降低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茎腐病发病率降低41.66%,穗腐病发病率降低30.00%;秸秆还田配套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有一定的叠加影响,免耕栽培会加剧病害发生,而深翻栽培可降低病害发生。由此可见,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覆盖还田会加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而秸秆经充分腐解处理后再还田能有效降低玉米主要病害,尤其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露地栽培的番茄,病虫害日趋严重,品质差且商品果率低。通过多年的调查,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加大,夏季番茄入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大大提高番茄的商品果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重点介绍了夏菜入棚番茄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制酱番茄膜下滴灌栽培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酱番茄大都采用无支架栽培,坐果以后茎叶匍匐于地面,浇水不当或下雨过多极易造成植株和果实感病.滴灌能根据植株需求,随时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应肥水,使根系在滴头附近发育,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效率更高.此外和沟灌相比,滴灌不用人工修渠,节省了成本,扩大了土地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极易发生病虫害的番茄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温、气等条件,因而植株生长快、发育早、生长茁壮病情轻,番茄病果、烂果、病虫果明显减少,产量等级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在南疆采取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高架栽培樱桃番茄,既保证了周年均衡供应市场,又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笔者通过2年多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长季节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选择品种 日光温室种植秋延后番茄是夏播冬收,生育初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多而严重,尤其是病毒病最易发生.因此,在品种选择上,选择具备抗疫病、抗病毒病较强,干物质含量高,耐藏性好,有利于贮藏保鲜丰产大果型品种,如粉都女皇、合作903、中杂10号等番茄品种,从观察对比中看,中杂10号番茄较好,该品种叶面积大,苗期耐高温,不易卷叶,抗叶霉病,开花整齐,果实较匀称,大红色,平均单果重200g,最重可达350g,每株留果11~12个为宜,单株产量为2kg左右,产量9.75万kg/hm2,栽植密度6.7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樱桃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樱桃番茄是近年来兴起的果菜类园艺作物,俗称迷你番茄、水果番茄或馈赠番茄。 1 防治原则 在樱桃番茄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会影响到樱桃番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影响到产量和产值。必须对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常见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有所了解,才能积极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酸腐病又称水腐病、水烂病,常引起番茄果实腐烂,不堪食用,毫无商品价值,给发病田块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番茄生长季节、储运中都可发生。因此,农户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措施。番茄酸腐病只为害迟收过熟果实,尤其是有伤口果实易染病。初病果局部或全果软化,表皮逐渐变成褐色,出现湿腐状,表皮稍微皱缩有裂纹。湿度大条件下,病部表面或裂缝中长出稀疏白霉,即病原菌菌丝或分生孢子梗。最后病果腐败流水,病部易开裂,  相似文献   

15.
速递     
《种子科技》2014,(11):5-5
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秘番茄育种历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黄三文领导的国际番茄变异组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种质进行重测序分析,构建了完整的番茄遗传变异组图谱,为揭示番茄的进化历史、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此次研究团队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成功揭示了番茄果实变大经历了从醋栗番茄到樱桃番茄再到大果栽培番茄的两次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荷兰温室无土栽培大番茄次品果率高的问题,分析了无土栽培大番茄栽培的历史和温室生产试验,通过对比上海市浦东区鲜花港无土栽培温室数据,排除了现用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不正确、温室单株番茄每日获得的营养液量少、温室冬季不加温等原因,找出大番茄疏花疏果不正确、不及时才是导致大番茄次品果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认为,荷兰温室无土栽培大番茄时,应及时打侧枝、疏花疏果,每株番茄每节穗最多保留3~4个番茄果实,其他番茄果实和花应全部疏掉,以保证大番茄生殖生长时的营养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17.
玉米穗腐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瑞富 《种业导刊》2009,(10):33-33
1穗腐病的症状玉米穗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玉米苞叶变黄以后是发病的高峰期,青苞叶玉米一般不受害。穗尖苞叶及干死的花丝最先腐烂,呈湿腐状,剥开穗尖苞叶,常见有大量的白色菌丝附着在苞叶和籽粒上,发病严重的穗整穗变腐烂,出现大量红色粉状物,既不能食用,也不可作饲料用。  相似文献   

18.
栽培番茄与秘鲁番茄种间杂种的DNA指纹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在胚珠培养获得秘鲁番茄与栽培番茄的种间杂种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从DNA水平上分析亲本及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性和相似性。通过2个随机引物的RAPD指纹分析发现4个胚培养植株具有一致的RAPD指纹,杂种继承了双亲的特征谱带。利用19个随机引物、2对RGA引物和1对SRAP引物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产生了319个标记位点,这些标记在双亲及杂种中的分布表现了6种模型,统计分析表明种间杂种整合了栽培番茄和秘鲁番茄的遗传信息,杂种的230个位点中包含了30.4%的栽培番茄特有信息、20.9%秘鲁番茄特有信息、46.5%共有信息;种间杂种与母本栽培番茄的基因组相似性达72.5%,而与秘鲁番茄的基因组相似性为50.8%,杂种明显偏向母本栽培番茄。  相似文献   

19.
以含有Mi-3抗根结线虫基因的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LA2823为父本,栽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高代优良自交系为母本,授粉后20~30d摘取幼果。将从幼果中分离出的直径大于2mm的胚珠放置在营养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4周后胚芽、胚根分别由两端伸出。培养的胚珠还可以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产生胚芽。获得的种间杂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型与野生种父本完全相同,在植物学性状上亦与其父本秘鲁番茄更相近。以栽培番茄为母本进行回交,成熟果实与母本相似,但其种子即使放置在MS培养基上也不能萌发。对回交种子胚败育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国华 《种子科技》2001,19(2):117-117
为了国庆至元旦期间市场能够提供反季节优质蔬菜 ,我们进行了合作 90 3番茄的农区秋延后栽培技术研究。经三年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合作 90 3的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由上海长征良种实验场选育 ,属三花序左右自封顶生长类型 ,早中熟。植株生长势旺盛 ,株高 90~ 10 0 cm。第一果穗着生于第 6~ 7节 ,扁圆球形 ,单果重 350 g以上 ,果大红 ,色鲜艳 ,肉厚 ,品味好 ,商品性极佳。耐贮藏和长途运输 ,适应性强 ,抗病性强。亩产可达 50 0 0 kg以上 ,是目前浙江省栽培的主要番茄品种。2 栽培模式早稻收获后种植秋延后番茄 ,于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