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直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天然更新良好,辽东栎实生苗占幼苗总数的46%;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41,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属团状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高达0.71,群落中77.4%以上的林木处于中度混交以上,处于强度混交的比例也接近于24%;林分中各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大小比数排序为:锐齿栎辽东栎漆树灯台树华山松青榨槭三桠乌药椴树秦岭白蜡梾木;在垂直结构方面,林分的平均林层数为2.45层,林层分化明显。依据辽东栎林分的天然更新和结构特征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样地和样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3个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特征和物种组成,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锐齿天然林的灌木层相对于其乔木层和草本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高;长期封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在3种天然林类型中物种组成最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值在3个林分中最高;近自然技术单株经营后的锐齿栎天然林各层次的物种组成相对较少,多样性较低,但其林分中保留的乔木树种个体较大;结构优化抚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介于二者之间.抚育经营措施对林分的影响与抚育经营强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抚育经营强度能够促进林分多样性提高,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乔木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 Pielou 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 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 10 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 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福建光泽香炉山南方铁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光泽南方铁杉天然林群落(2000 m2)共有维管束植物27科40属52种。南方铁杉群落乔木层常绿树种占据优势,而灌木层常绿树种占据压倒性优势,说明常绿树种幼苗幼树耐阴性比落叶树种强,从而在林下低光照环境下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南方铁杉群落的乔木和灌木层发达,而草本层发育差,物种数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层外植物>草本层;而均匀度则多为层外植物>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南方铁杉种群幼苗幼树数量较多(2151株.hm-2),但小树数量极少(24株.hm-2),有一定数量的中树和大树(405株.hm-2)。南方铁杉幼苗幼树耐阴性差,难以与耐阴性强的常绿乔灌木树种竞争,这可能是南方铁杉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物种繁多,多样性丰富。调查统计共有79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0种,灌木层38种,草本层及层间植物21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C)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综合分析表明该区的栲树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栲树在闽北地区适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关帝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物种多样性测度公式,对20块样地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分别计算物种多样数指数,结果各类群落的两种物种丰富度均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在样地中总的趋势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在各层间表现出乔木层的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黔中地区的黄心夜合野生资源进行调查,摸清其资源量、分布情况和生境条件,并对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黔中地区共有14个黄心夜合野生资源分布地,面积达4万多m2,共有大树454株,幼、小树132株,仅8个点有天然更新情况,资源量少而散,更新能力低;(2)各分布区的生境条件各异,适生范围较广;(3)全区仅有2个黄心夜合群落(乌当区王岗村群落和息烽县天台山群落),其群落多样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Shannon-Wiener指数,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Pielou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说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布更均匀,乔木和草本的优势种非常明显,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特征,探索更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理解该区森林动态提供理论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09年7—9月和2010年7—8月在太白山北坡和南坡锐齿槲栎林分别设置21和12块样地,对乔木更新状况及环境因子进行系统调查(2009年7—9月在北坡调查及取样,2010年7—8月在南坡调查及取样),分析更新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高度级结构等特征参数,探讨更新密度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30种乔木更新物种,其中葛萝槭、四川木姜子、锐齿槲栎、白檀、湖北山楂和桦叶荚蒾的重要值均大于20%,其重要值之和占所有更新物种重要值总和的69.31%,为最重要更新物种;总更新密度为9 697株·hm-2,主要集中于幼苗(H<1.3 m)阶段,约为幼树(1.3 m≤H<3 m)密度的3倍;更新密度随高度级呈倒"J"型分布;锐齿槲栎缺失高度为210~300 cm的更新苗,在林下不能形成完整的更新大小序列;不同样地间更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较大,表明更新苗分布不均匀,趋向斑块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坡向、土壤全P含量、坡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总更新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总变异的73.2%;更新多样性主要受全P含量和坡向的影响。【结论】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种类丰富,整体上具有一定更新能力,但作为建群种的锐齿槲栎在林下不能完成自然更新,因此,在森林管理中可适当考虑人为地创造一定的开阔环境(如林窗)来促进其更新,同时对该林型的管理还应注重坡向、全P含量、坡度和有机质含量对更新的影响,较凉爽湿润坡向、坡度平缓、土壤全P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生境利于乔木更新。  相似文献   

12.
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保护毛红椿天然林和推广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与毛红椿混生的植物种类有56科85属122种,而且层次性较强,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和草本层4层。4个毛红椿天然林群落乔木层中,江西九连山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浙江龙泉昌岗毛红椿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浙江九龙山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江西九连山和江西官山群落中毛红椿重要值为最大,浙江九龙山群落中拟赤杨的重要值为最大,毛红椿列第二。针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现状,为加强对其保护,应积极开展毛红椿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培育。  相似文献   

13.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和博山区两处代表性的石灰岩山地植被于2001年和2005年进行2次调查,从群落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等方面对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的现状进行了生态学分析,并将2001年作为有人为干扰情况下的植被现状,人工封育5a后的2005年作为经过人工封育的自然恢复现状,对石灰岩山地植被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的现状相对较差,群落的层次性不明显,灌草层的优势种为黄荆和结缕草,经过人工封育,灌草层的优势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两地的植被还处于演变过程中,但没有达到演替的程度,沂源样地的情况和演变程度均要强于博山;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不一致,经过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可以得出两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都有所上升;物种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三者之间2001年相关关系不显著,但2005年相关关系显著,并且有从无直线相关到有直线相关,从直线相关到对数相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compared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trees, shrubs and saplings, seedlings and herbaceous species of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managed forests in the lowlands of eastern Nepal. Results suggest that among the trees, the community forest was dominated by a single species, Shorea robusta. However, Shorea robusta and Terminalia myriocarpa were codominant in the government forest. Tree density and basal area were higher in the government forest, but shrub/sapling density and basal area were higher in the community forest, suggesting a positive effect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on tree regeneration. Overstory species assemblages showed an obvious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ests, but understory species assemblages were less obvious. Plot-level tree and shrub/sapling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r in the government forest than the community forest. However, seedling-herbaceous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r in the community forest. The dominance of Shorea robusta trees in the community forest suggests that people involved in managing forests may be more interested in a limited number of economically valuable species while removing less important trees. Such preferent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may increase resource heterogeneity within a forest and maintain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understory. Thu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forest management should be encouraged, with guid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to achieve maximum forest recovery, provide sustainabl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maintain forest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甜槠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鹰咀界天然林保护区内代表性植被。我们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将区内的甜槠林分成3大类别8种群落类型。并分别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g1)、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Alatalo均匀度指数(E)对各群落类型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论为:群落多样性乔木层、灌木层(不包括乔木幼树、幼苗)〉草本层,但乔木层多样性不一定大于灌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分布均匀度较乔木层高,变异系数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雾灵山植物多样性与植被分布状况,采用样方法(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样方大小是10 m×10 m,草本层样方是1 m×1 m),对雾灵山植被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状况受不同的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温度、水热等因素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草本层多样性的大小。低山农田、果林,低山落叶阔叶林,中山针叶林,高山草甸4个带谱随海拔的上升呈垂直分布。对雾灵山地区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每木定位监测样地重复观测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王安沟营林区内的锐齿栎天然林进行研究,从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构、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结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次调查群落树种组成和优势树种的重要值排序变化不大,有2个稀少种退出群落,死亡林木40株,死亡率8.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树种空间多样性下降,优势树种的集中性变大,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下降。林分径级结构由典型的反"J"型分布变化为左偏的单峰状曲线;群落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林木分布格局仍为随机分布,中林层和上林层林木个体增加,垂直结构更趋复杂;树种隔离程度下降,建群种锐齿栎的优势度增强,膀胱果、白桦和青榨槭种群的优势度下降。[结论]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是一个复杂和缓慢的过程,6年间仅发生了一些微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典样方法对湖南芷江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0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46科70属79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8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39属69种;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中有乔木树种17种,其中南方红豆杉和毛竹的重要值分别为81.51和43.37,远远超过其他的15种乔木树种,南方红豆杉的优势种群的作用明显,是群落的基调树种,毛竹为主要伴生种;灌木层包括乔木的幼树和灌木类,共40种;草本层植物有2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均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该群落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