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能力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1988-1991年,在群体水培,大田及盆栽条件下,采用籼、粳水稻品种,分年度设计水分、氮肥、磷肥、遮光等39种处理,以改变根量、根系活力、疑花数、抽穗前贮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及籽粒受容活性等,研究稻穗上、中、下部一、二次枝粳籽粒的结实能力。结果表明:同穗不同部位一、二次枝梗籽粒饱粒率均有上部>中部>下部(Ⅰ),上部>下部>中部(Ⅱ),中部>上部>下(Ⅲ)中部>下部>(Ⅳ),下  相似文献   

3.
对7个烤烟品种打顶后不同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的分泌量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表面蔗糖酯总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各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含量差异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以NC89含量最高,其次是云烟85,最低为G80。叶位之间比较发现各品种蔗糖酯总量均呈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蔗糖酯含量差异显著。蔗糖酯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之间呈正相关,与非还原糖和钾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以常规烟叶作对照,研究了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烟叶和常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较大差异,且部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主要中性致香物质中,总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有机烟叶除上部叶中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略低于常规烟叶外,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3个部位均高于有机烟叶,其中,以中部叶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施肥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在云南楚雄、弥渡、南涧、祥云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 hm2、108kg/ hm2)与打顶(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试验,结果表明: 总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含量不同生态点差异显著。最佳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20%处理比较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最佳施肥量+20%处理比较差异显著。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相互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扣心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烟碱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中心花开打顶比较差异显著。烟叶部位间总糖、还原糖比较差异极显著,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总氮含量中部叶、下部叶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上部叶比较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钾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钾受施肥措施、打顶措施影响小,遗传稳定性高。蛋白质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小,烟碱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SRI值法,考察了不同等级烤烟烟叶抗破碎性能与烟叶温湿度、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切段烤烟烟叶抗破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烤烟烟叶含水率从8%增加至26%,烤烟烟叶抗破碎指数(SRI值)增加50%左右,其中中部、上部烤烟烟叶含水率在20%左右SRI值出现拐点,下部烤烟烟叶含水率在22%左右抗SRI值出现拐点,烤烟烟叶温度从20℃增加至90℃,烤烟烟叶SRI增加10%左右,且烤烟烟叶在60-70℃抗破碎性能较佳;(2)不同等级烤烟烟叶SRI值不同,抗破碎性能中部烤烟烟叶>上部烤烟烟叶>下部烤烟烟叶,高等级烤烟烟叶抗破碎性性能高于低等级烤烟烟叶,分切段烟叶抗破碎性能叶尖部分>中间部分>叶基部分;(3)常规化学成分均与SRI值呈正相关,还原糖、钾、总糖与SRI值的相关系数较大(高度相关或中度相关),还原糖、钾、总糖适当提高,有利于烤烟烟叶抗破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海拔对雪茄烟致香前体物质的影响,选取四川达州地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种植的雪茄烟中部叶与上部叶为材料,研究分析主要致香前体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中部叶与上部叶多酚类物质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表现为高海拔多酚类物质含量整体上显著高于中、低海拔。色素类物质随海拔升高表现不一,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中部叶与上部叶变化规律一致。与中、低海拔相比,高海拔上部叶有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20.43%和29.80%,中部叶与上部叶保持一样的趋势。上、中部烟叶的总生物碱含量均随其种植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上部叶和中部叶高、中、低海拔生物碱总含量分别为8.75%、7.00%及4.12%。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海拔对多酚类物质影响较大,色素次之,生物碱最小。  相似文献   

8.
烟草对氮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15N示踪研究烟草对氮的吸收分布,结果表明烟草的积累量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而全氮、蛋白态氮、烟碱氮的相对含量均呈上部叶>中部吉>下部叶的规律;无论全氮含量还是含氮化合物,它们与其中肥料氮组成比例间的关系都有一致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硼措施对云烟87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硼措施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P0)或不施硼肥(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对促进烤烟生长,增加烟叶产量,提高烟叶质量有更显著的作用,且叶面整株喷硼(P4)的烟株其产值分别比基施硼肥,喷施上部叶(P1)、喷施中部叶(P2)、喷施下部叶处理(P3)高12.4%、56.1%、37.3%、48.1%。叶面喷硼处理对中部叶糖含量、钾含量以及烟碱含量的调控有积极的作用,整株叶面喷施硼肥处理的烟叶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调制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烟叶致香物质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致香物质含量,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过程的后期阶段,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的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D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A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烟叶采用B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且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烟叶采用A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C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探究广东烤烟生产常用的有机肥发酵过程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的变化,为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采用室内培养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测定其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种类、含量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饼肥在发酵过程可产生7种有机酸、18种氨基酸、C12~C20高级脂肪酸和阿魏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发酵50天可达80.0 g/kg)、苹果酸含量(40.0 g/kg)较高;乙酸含量(31.84 g/kg)次之;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无显著差异;而草酸含量(0.32~1.83 g/kg)较低。花生饼肥和猪粪发酵过程产生的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次之;花生饼肥发酵释放的氨基酸含量是猪粪发酵释放的氨基酸含量的2倍。花生饼肥发酵过程产生的高级脂肪酸以油酸(38.78%~44.46%)和亚油酸(37.0%~38.0%)含量较高,其次为棕榈酸(9.16%~13.22%),再次为硬脂酸(2.31%~3.08%)和亚麻酸(1.08%~1.58%),即以C18、C16酸为主,并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花生饼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阿魏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发酵50天时达到15.23 μg/kg。  相似文献   

12.
计算长期有机肥料氮和化肥氮结合,小麦玉米轮作制氮肥阈值,是小麦玉米轮作制氮肥管理、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采用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2007—2017年)资料,试验结果分3个时间段,分别分析小麦玉米总产出效益的随时间变化规律,计算出最经济的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的氮肥阈值。结果表明:(1)牛粪氮与化肥氮结合施肥,第7~10年的平均产量结果能代表有机肥料和化肥结合的产量效果;(2)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结合能增加氮肥阈值;(3)有机肥料氮最佳施肥量决定于有机肥料氮的价格,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等价条件下,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施氮量各占50%经济效益最佳。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氮(牛粪)的肥效在试验初期不能充分体现,只有7年后才能显现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结合效果,有机肥料氮与化肥氮结合施肥能增加氮肥阈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蔬菜作物有机无机肥的配施比例等有关施肥种类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获得蔬菜生产上合理施用有机肥的用量,通过对菜心等叶菜和苦瓜开展田间试验,考察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菜心等叶菜和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取2类蔬菜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的合适用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菜心等叶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产量较高和品质较优的有机肥合适施用量为每茬50 kg/667 m2,若产量水平特别高的叶菜可适当增加至每茬100 kg/667 m2。(2)苦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产量水平一般的苦瓜使用商品有机肥合适用量约为300 kg/667 m2,产量水平特别高的可增至500 kg/667 m2;若使用农家有机肥的合适用量约为7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陈喆  黄美玲 《耕作与栽培》2014,(2):25+41-25
为探讨“环球”有机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环球”有机肥在生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环球”有机肥在生菜上的肥效显著,产量与经济效益都显著高于空白处理,采用“环球”有机肥与复合肥处理单产为4 042.8 kg/667 m2,比空白处理高44.9%;“环球”有机肥比空白处理单产为3913.1kg/667m2,比空白处理高40.2%.说明“环球”有机肥能促进生长,在蔬菜上应用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料中重金属测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介绍了国内外有机肥料中重金属现状,并对有机肥料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对国内外有机肥料中重金属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有机肥料中重金属测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腐殖酸资源在农业生产上的合理利用,缓解中国有机肥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化肥、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对玉米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改善玉米植株生长,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产量及养分吸收量;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改善了玉米生长,增加了根重、秸秆重、籽粒产量,提高各部位氮磷含量及氮磷肥的利用率;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还能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显著提高根系和秸秆中钾含量,对籽粒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作物生物量的累积与养分累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养分累积是生物量累积的基础,也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迁移、积累及分配是农作物养分利用的重要过程。通过赤峰市元宝山区番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养分吸收、养分分配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氮肥而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不仅可以弥补减少氮肥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还能提高番茄果实中的N、P、K含量、番茄果实与茎叶中N、P、K养分的比值,通过本试验发现施用氮肥和有机肥都能提高番茄果实中的N、P、K养分浓度,从而增加番茄的产量。调控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可以有效改善番茄果实和茎叶中的养分比,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番茄果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施用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不仅可以促进番茄对N、P、K养分的吸收、积累,提高番茄的产量同时改善番茄果实的品质,还可以减轻因氮肥大量施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说明在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和养分含量,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在基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是利用各地易得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源,代替营养液使用,不但具有传统无土栽培的优点,而且使无土栽培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幅降低、并且操作简单。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油菜一苋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供试有机肥系发酵猪粪。肥料以底肥形式一次施入。研究结果表明,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机肥70,90kg/m^3)显著抑制了头茬作物油菜的生长。而进入苋菜生长阶段低有机肥用量处理(10kg/m^3)生长相对较弱。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升高、利用率下降,不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9.5%-34.5%,2.5%-7.1%,24.4%-46.6%。作物生长122d后,所有有机肥处理基质中速效氮含量均已处于极低的水平,速效磷的累积明显,同时还对高量有机肥一次底施方式用于果菜长季节栽培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机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有机肥料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物质,对提高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品质及增强作物抗逆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近年来有机肥料在中国肥料施用上的比重逐渐下降的现实,介绍了有机肥料的内涵及类型,论述了以下问题:(1)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包括对土壤养分(氮、磷、钾、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及结构,土壤酶活性的作用;(2)有机肥料对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当前有机肥料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满园春"有机肥在花生上的肥效试验,比较花生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满园春"有机肥应用在花生上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3.6%~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