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选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组合,分别在河南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分析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以及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赖氨酸含量以GCA效应为主;自交系E28、8085和Mo17的赖氨酸含量以及GCA效应均较高,是高赖氨酸育种的重要资源,尤其是E28,其赖氨酸含量和GCA效应分别达0.42%、0.502,有更大利用潜力;赖氨酸含量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并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052),而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80),表明对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的难度远大于对单一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2.
以10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成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浚县、郑州、南阳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对F2当代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子粒蛋白质含量随纬度而变化,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在所有杂交组合中,E 28×8085,E 28×Mo 17,E 28×K 12,8085×K 12,8085×昌7-2等组合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20 g.kg-1,尤其8085×昌7-2最高(129.6 g.kg-1),而丹340×郑58,许178×郑58,昌7-2×郑58等组合的较低,仅105 g.kg-1左右;正反交效应对F2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蛋白品种必须与适宜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10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对其10个亲本及90个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当代各自之间子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自交系1,2,3子粒蛋白质含量高,均达140.00 g.kg-1以上,而10号自交系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仅97.15 g.kg-1;在90个杂交组合中,1×2,1×4,1×9,1×10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50.00 g.kg-1以上,2×7,3×4,3×6,3×9等组合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47.00 g.kg-1以上,而10×2,10×4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仅有85.00和83.16 g.kg-1,说明亲本的遗传背景对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而且正反交对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也不同,母本的效应平均高出父本19.13 g.kg-1.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在90个不同的单交组合中,54.4%的组合蛋白质含量超过中亲值,其中24.4%的组合超过高亲值.  相似文献   

4.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选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 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采用裂区试验,利用MARX-Ⅰ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淀粉含量,分析了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组合子粒淀粉含量的影响,进行了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地点与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双亲各自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淀粉含量以GCA效应为主;母本自选系中,M 5的淀粉含量GCA效应最高,M 10和M 1次之,父本以昌7-2的GCA效应最高,可作为高淀粉育种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9个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Ⅰ双列杂交模式组配72个杂交组合,研究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遗传方式以加性效应为主,杂交组合的淀粉含量主要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并与母本和中亲值呈极显著相关.杂交组合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之间无相关性,不能简单地依据组合双亲的GCA效应来推断其后代的SCA效应,自交系陕814和Lx00-6的淀粉含量和GCA都较高,可以作为今后高淀粉育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小麦磷效率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随机选用8个亲本,组配成28个双列杂 交组合在两种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环境互作和特殊配合 力与环境互作均达极显著水平;子粒全磷含量以环境效应的作用最大,非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次之; 叶片和茎秆磷含量以及磷素利用效率以非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除子粒全磷 含量外,其它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稳定性都较低,在50%以下。最后讨论了配合力的 测度和不同器官磷含量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沈137、齐205、黄C、8085泰和我国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骨干温带玉米自交系掖478、Mo17、自330、黄早四、丹340、综31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研究了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杂优潜势。试验结果表明,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平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0.071)较温带自交系的平均配合力效应值(-0.047)高;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基因加性效应及互作效应加强,产生较高的杂种优势。热/温组合的SCA平均值(0.385)明显较热/热组合(0.108)和温/温组合(-1.620)高,45个组合中SCA达显著水平的共有9个,其中热/温组合8个,温/温组合1个,热/热组合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选择一般配合力好,优良等位基因多态性高的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两组亲本杂交的 F_1杂种及其相应亲本材料,分析了品质性状的相关、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呈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与湿、干面筋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亩产量、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干面筋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单位面筋沉淀值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容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亩产量与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的平均杂种优势最大(11.02%),蛋白质亩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次之(6.97%)其它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小。不同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变异幅度也有很大差异。除蛋白质亩产量外,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盖 V_(gca)均高度显著,但只有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V_(sca)达显著水准。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远比基因非加性效应的作用重要。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盖σ~2_(sca)与该亲本所参与杂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6个小麦品种(品系)为亲本,按Grfffmg方法2组配一套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绝对含量、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相对含量4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的控制,子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但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2)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很大,亲本郑州831的子粒蛋白含量、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绝对含量的GCA效应较高,可作为优质亲本使用。不同组合间的SCA效应与超亲优势呈正相关关系。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和球蛋白绝对含量的超亲优势为正向优势,而其它性状均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本文还对参试亲本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优质蛋白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8个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及其56个F1组合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和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采用多环境改良潜力较大;具有较大正向加性效应预测值的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普遍较高,自交系的加性效应预测值与GCA效应值趋势基本一致;具有较大正向显性效应预测值的组合产量一般较高,组合的显性效应预测值与产量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Biomass yiel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rude protein(CP), ether extract(E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and crude fiber(CF) were analyzed for five cultivars of summer-sown maize(Zea mays L.) stover grown in field trials at three rates of N fertilization, and sampled immediately after grain harvest.The result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yiel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according to stalk height and hence harvest portion among the cultivars.N application greatly increased biomass yield and CP, especially in upper stalk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EE.Concentrations of NDF and ADF decreased as N rate increa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tovers from all local popular maize cultivars are suitable as animal fodder and that moderate N application improves feed quality of stover.  相似文献   

12.
提高作物秸秆瘤胃降解率和降解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素和液氨处理使麦秸和玉米秸粗蛋白含量大幅度提高,而中性洗涤纤维 (NDF)、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下降,秸秆干物质和 NDF 在瘤胃中的潜在降解率和降解速度也因氨化处理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北省搜集、引进、选育的21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聚合作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12.53%,5.0%,67.4%;不同品质性状间、不同品质性状与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粗蛋  相似文献   

14.
选用 4只正常幼公羊及 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幼公羊 ,按 4× 4拉丁方设计 ,分别用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定不同加工处理组合对幼羊全混合日粮 ( TMR)干物质 ( DM)、有机物( OM)、粗蛋白 ( CP)表观消化率及瘤胃 4 8h消失率的影响 ,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玉米秸的 TMR中 ,以尿素精料等氮代替豆饼对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 P>0 .0 5) ;在含尿素精料的 TMR中 ,玉米告的碱化处理使日粮 DM,OM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分别提高了 12 .90 % ( P<0 .0 1)后 ,12 .78 ( P<0 .0 1)以及 8.65( P<0 .0 5)和 8.17 ( P<0 .0 5) ,而 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均无明显改善 ( P>0 .0 5) :对含尿素精料及碱化玉米秸的 TMR进行颗粒化加工 ,并未明显影响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消失率 ( P>0 .0 5)。用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得全混合日粮 DM,OM,CP的表观消化率与瘤胃 4 8小时消失率呈强的正相关 ( P<0 .1)。因而在具备瘤胃瘘管羊时 ,可用尼龙袋法简化 TMR营养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15.
水稻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水稻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初步探讨水稻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和变异,以期为水稻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育种效率。【方法】收集蛋白质含量变幅(5.90%~14.50%)较大的191份代表性水稻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糙米粗蛋白预测的校正模型。【结果】通过比较光谱预处理方法在不同谱区的处理效果:采用一阶导数+矢量标准化预处理、谱区为 11 998.9cm-1~5 449.8 cm-1和4 601.3 cm-1~4 246.5 cm-1建立校正模型的检验和预测效果最佳,糙米蛋白质的近红外测定值和化学测定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较低的误差;其决定系数为0.98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21,各项误差均在0.4以下。此外,利用该模型快速无破损的测定了水稻蛋白质育种的20个杂交组合的205个F2代单株,203个单株的马氏距离值在0.3以下,达到了试验精度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F2代群体单株间粗蛋白含量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大部分单株蛋白质含量介于双亲之间,出现了超高亲和超低亲的单株,最高蛋白质含量达到15.3%。【结论】利用建立的各类误差较小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对育种亲本和中间育种材料的筛选鉴定;说明了通过蛋白质含量高的稻种资源与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杂交,低世代借助近红外分析技术辅助测定蛋白质含量可能是水稻高蛋白质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将引自以色列的4份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从F5、BC1F4、BC2F3代中选出的128个外部形态性状已基本稳定的株系中,选出千粒重高于对应普遍小麦亲本(扬麦5号和扬麦158)5g以上的株系17个,籽粒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亲本高4%以上的株系12个,其中有5个株系的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表明野生二粒小麦可用于提高普通小麦栽培品种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且可以实现两者的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17.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3个高油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的性状依次为穗粗、单穗重、株高、百粒重、穗位高、行粒数、穗长、茎粗和蛋白质。与籽粒油分遗传相关密切的性状依次为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长和茎粗、穗位高、叶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5个不育系及5个恢复系,按5×5 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整精米长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是相当的,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糙米率、整精米长度、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但在精米率、整精米率、整精米宽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大于母本;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育肥猪饲料中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的可行性,以黑水虻干燥虫粉为原料,选择18头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试验Ⅰ组将饲料中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用25 kg鱼粉替代,试验Ⅱ组将试验Ⅰ组中的鱼粉用25 kg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 d,计算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F/G),收集粪便并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消化率,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增加19.58%和4.27%,料重比分别降低9.76%和3.14%,各组间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粗灰分消化率均显著降低;各组间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育肥猪日粮中用干燥黑水虻虫粉等量替代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优质核桃品种选育或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兴山县11株琥珀核桃优株坚果为试材,果实成熟后分株采收,自然风干充分混合后随机抽取2.5 kg样果,测定其8个主要经济性状。[结果]核桃优株坚果近球形,单果重9.48~13.73 g,仁重5.42~7.02 g,出仁率48.38%~63.62%,粗脂肪67.85~79.12 g/100 g,粗蛋白9.84~23.23 g/100 g,总糖2.46~6.89 g/100 g,含水率4.56%~6.56%,壳厚1.10~1.21 mm。依据核桃坚果质量等级GB/T20398-2006国家标准,优株XS0706、XS0709、XS0702、XS0708单果重达到国家特级标准;优株XS0704、XS0705、XS0703、XS0709、XS0708、XS0702出仁率达到特级标准;全部供试优株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国家特级标准;优株XS0702、XS0708、XS0701、XS0704、XS0710、XS0707、XS0709、XS0711、XS0703的粗蛋白含量达到国家特级标准。[结论]兴山琥珀核桃营养丰富,商品性状好,建议利用现有嫁接繁殖技术建立优质核桃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