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危害性极大,是威胁养猪业重要的传染病。实行乳猪早期断奶,由于打破了乳猪正常的生长进程,乳猪应激反应严重,体质体况相对较差,此时的乳猪一方面容易感染病菌,需要更好的免疫保护;另一方面免疫注射本身对乳猪也是一种刺激,尤其是在断奶时进行疫苗注射容易引起应激累加,因此,选择好的猪瘟免疫程序,对降低早期断奶乳猪感染猪瘟机率,成功实行乳猪早期断奶十分重要。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及选择母猪:母猪选择长×大二元杂交品种,胎次、营养状况、体重、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免疫程序等相同或相近的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仔猪:仔猪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品种,初生重、窝产头数相同或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疫苗:猪瘟活疫苗(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诊断试剂: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1.2试验设计数量及分组:以窝为单位,随机把正常状况下的32窝杜×长×大三元杂交乳猪分为试验一、试验二、试验三、对照4个组,每组8窝;试验一、试验二和试验三又各随机分为A、B2个小组,每个小组4窝。试验一组:0日龄首免,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给其注射猪瘟疫苗,A组1头份,B组2头份,注射2h后再让仔猪吮吃...  相似文献   

2.
选择16窝同水平哺乳仔猪,分成4个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采用“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用猪瘟组织苗超前免疫.用猪转移因子作猪瘟组织苗稀释剂超前免疫”3种措施进行乳猪保健饲养管理。21日龄时检测比较试验猪猪瘟抗体水平;28日龄断奶.比较初生重、断奶重、腹泻发生率、存活率以及治疗与保健总成本。结果证明,采取保健措施的乳猪抗体水平整齐.合格率高.尤其是使用转移因子作免疫稀释剂的方案,合格率达100%;在控制腹泻发病率,提高乳猪断奶重、存活率方面,采取保健措施的乳猪效果较好.尤其是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的乳猪无治疗成本.断奶重最重。  相似文献   

3.
实行乳猪早期补料是乳猪早期断奶综合技术的关键,乳猪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乳猪早期补料的效果,而乳猪早期补料效果直接和乳猪早期断奶的成功率相关,甚至影响到仔猪以后的生长发育,因此乳猪饲料对于乳猪早期断奶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的乳猪饲料品种繁多,质量、价格高低不同。本  相似文献   

4.
前言哺乳仔猪实行早期断奶在养猪生产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目前,仔猪断奶日龄普遍提前,规模化猪场在乳猪出生后7~10d开始补饲代乳料,断奶日龄为21~28d。但是,以目前国内的生产水平,大规模地推广早期断奶技术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最主要的难题是难以有效地防止乳猪早期断奶后腹  相似文献   

5.
郑玺  商春 《中国猪业》2017,(5):64-66
如今许多规模化猪场采用早期断奶的方式来提高母猪繁殖力,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国外还提出了14日龄超早期断奶的生产模式.本研究对14天、21天和28天断奶仔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研究,从仔猪出生后到出栏前分时间点进行猪瘟疫苗抗体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可引起仔猪明显的应激反应,其中14日龄超早期断奶仔猪猪瘟免疫效果低于其他两组.根据我国目前的养猪生产水平及防疫现状,不建议使用国外推行的14日龄断奶生产模式,可采用21日龄断奶模式,并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随时调整猪瘟疫苗的二免时间.  相似文献   

6.
乳猪出生后3-4周龄断奶称之为早期断奶。据生产实践中的体会,影响乳猪早期断奶效果的主要因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乳猪断奶体重;二是保育舍的保温状况;三是断奶阶段的乳猪饲粮。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认识到,乳猪早期断奶技术至少涵括下述三个内容:第一是提高哺乳母猪的泌乳量;第二是增加乳猪初乳的摄取量;第三是配制适用于乳猪早期断奶需要的全价乳猪料。  相似文献   

7.
仔猪免疫保护机制及早期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仔猪免疫保护机制的结构,功能特点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为乳猪科的开发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实行乳猪早期断奶能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利用率,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增加饲养母猪的效益。但乳猪早期断奶后,对今后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和传统的断奶方法相比在生长上有何差异,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
采用早期奶犊牛断奶技术,使犊牛阶段饲养成本下降,但奶农担心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技术,否则容易出现疾病、发育缓慢,影响后期的生长、发情、泌乳量。从1990年开始.笔者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原理奶犊牛从7日龄开始饲喂乳猪全价饲料(后有奶犊牛代乳料、开食料),经试验证明,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乳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效益。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养猪生产普遍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实行21~28日龄乳猪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提高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的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益十分显著。如何做好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直接关系到早期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观察猪场母猪与仔猪猪瘟的免疫程序。在南堰猪场根据其母猪与仔猪的猪瘟免疫程序,选取15日龄乳猪、25~80日龄断奶保育猪、产后15d母猪、产后25d母猪,采用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其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水平,其中,母源抗体合格率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25日龄断奶时仍然高达97.8%,所以仔猪断奶前无需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还可适当推迟猪瘟活疫苗的首免日龄;而仔猪猪瘟苗首免4周时抗体合格率为100%,因此仔猪猪瘟苗二免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个月;母猪在断奶时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也为100%,说明该母猪断奶时不需要注射猪瘟活疫苗。从检测的母猪与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的合格率来看,母猪、仔猪在猪瘟免疫注射间隔时间上均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一种流行快、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因此做好猪瘟的免疫接种工作及了解免疫中应注意的问题极为重要。一、猪瘟的免疫1.仔猪的免疫: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1头份,待2小时再让仔猪吃奶,称其为超前免疫。吃奶前免疫注射可以避开乳源免疫力的干扰,激发初生猪在几天后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使仔猪处于坚强的免疫状态,保证乳猪不发生猪瘟病;仔猪50~60日龄再免疫注射一次,剂量为2头份,称其为加强免疫。此时免疫注射,以便有足够的疫苗病毒进入免疫系统而迅速引起记忆性免疫应答,引起强化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琰  于怀敬 《中国猪业》2009,4(7):52-54
早期(3~4周龄)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并阻断一些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传播,但是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再加上早期断奶引起的心理、环境和营养应激,容易使断奶仔猪出现免疫功能降低和断奶后腹泻等一系列问题.甚至造成仔猪死亡,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改善其健康状况.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一环。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可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本文就提高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的营养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乳猪全价料市场上,乳猪全价料品牌繁多,但调查发现,市场上所销售的所有乳猪全价料,其适应对象均为 7日龄~ 60日龄乳猪,还没有推出二阶段或三阶段的乳猪全价料产品。所谓二阶段早期断奶乳猪全价料是指将乳猪从出生到 60日龄划分为二个阶段,即从出生到断奶和断奶到 60日龄,根据乳猪在这二个阶段的发育特点和营养需要分别为其配制不同的全价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阶段早期断奶乳猪全价料很难达到既能适合不同阶段乳猪生长需要又能获得最佳利润的目的。随着现代养猪技术的提高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正在尝试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制定保育猪的猪瘟免疫程序。采集不同日龄段的断奶前仔猪和保育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最终得出在猪瘟抗体水平较高时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免疫抗体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对猪瘟野毒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猪瘟病毒感染,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应该根据抗体检测结果科学汇总分析后再制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进行猪瘟防疫注射时,曾遇到整窝乳猪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发生过敏反应。这种情况未见报导。现简述如下: 我区某农户饲养的一头杂交母猪,1983年初生第一胎(系苏白公猪所配),在40日龄时,对6头乳猪进行断奶前的预防注射。但注射后约15~20分钟,6头乳猪先后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一.防疫方案 (一)猪瘟的免疫方案 1.母猪的猪瘟免疫方案.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后3~5天,注射猪瘟兔化细胞苗4~8头份,后备猪在参与配种前30大至15天注射猪瘟免化细胞苗4~8头份.  相似文献   

18.
张维 《饲料广角》2006,(17):38-40
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虽然早期断奶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也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伴之而来的腹泻、生长迟缓、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仔猪断奶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动物心理、环境以及营养等改变所产生的应激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营养性因素特别是饲粮蛋白质(CP)水平是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饲粮CP组成及水平对断奶仔猪腹泻及机体免疫的影响以及早期断奶仔猪CP需要量方面作一阐述,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提高母猪生产力水平和养猪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而干湿二槽饲养法,是基于仔猪消化、代谢、免疫等各项机能尚不完善的特点,为配合其早期断奶的顺利过渡,使乳猪提前开食旺食,促进健康生长,降低死亡率的配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对此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业内养猪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由F4+和(或)F1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腹泻和肠毒血症是乳猪及断奶仔猪的多发病。本文通过对断奶仔猪小肠淋巴样细胞亚群表型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和评估了F18ac+非ETEC弱毒疫苗候选株对F4ac+ETEC感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同时还评估了左旋咪唑作为一种免疫应答调节剂(IRM)的调节效能及其与试验疫苗联用的佐剂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