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一、细菌性鱼病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发病初期每50公斤鱼用药1小包即可控制。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667m2用生石灰15~20公斤,全池泼洒,即可得到有效防治。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和鱼苗,用呋喃唑酮0.1~0.2mg/kg…  相似文献   

2.
<正>细菌性烂鳃病:每亩水面用生姜6千克,枫树叶6千克,桑叶1.8千克,混合煎熬2小时,然后加入猪血0.6千克;食盐1.2千克,全池泼洒可以治疗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每亩水面用生姜02千克、大蒜1.2千克、土茯苓0.1 5千克、紫苏0.6千克,混合煎汁,拌细糠喂鱼可以治疗鱼类的肠炎病。白头白嘴病:每亩水面用干姜、甘草、白术各0.09千克,金银花、白芷各0.135千克,煎汁拌豆浆适量,全池泼洒可以治疗白  相似文献   

3.
1.细菌性鱼病。①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治疗这种病。可用灭菌灵进行防治。发病初期每50千克鱼用药一小包即可控制。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常见鱼病的诊断和防治》本书内容以问答形式介绍了诊断鱼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23种常见鱼病(出血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打印病、烂鳃病、鳃霉病、球虫病、白鲢疯狂病等)的防治方法以及使用鱼药时应注意事  相似文献   

5.
一、选用药物的针对性 对症下药,是正确给药的基础.一般来讲,细菌性疾病如赤皮、肠炎、烂鳃、白头白嘴及暴发性鱼病等,应使用灭菌类药物内服加外治.例如暴发性鱼病,可选用极具灭菌能力的北京"渔经"牌灭毒王进行泼洒治疗.肠炎病可选用大蒜素或大蒜素加呋喃唑酮等内服药.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如车轮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等,则应选用灭虫类药物,B型灭虫精和鱼用灭虫灵对寄生虫效果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在4~10月这段时间流行.因此,掌握鱼病的发生规律,针对不同鱼病的发生季节,在鱼病发生前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对控制鱼病的发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1.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主要采用全池遍洒法.预防体表细菌性疾病,常用漂白粉,使池水成1毫克/千克的浓度,每隔15天左右泼洒1次,可预防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等;也可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每亩鱼池平均水深1米时,用生石灰15~20千克.预防体外寄生虫鱼病,如车轮虫、小瓜虫、中华鳋等,可每月泼洒1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成0.7毫克/千克浓度,或用晶体敌百虫(含量为90%)用量为0.3~0.5毫克/千克浓度.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5,(6):63
江苏省镇江市网友问:春季鱼病该如何防治?答:春季常见鱼病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定期用药泼洒消毒。防治水霉病可每15天用治霉灵1毫克/千克对水泼洒1次;预防细菌性鱼病从4月份开始,一般每15天用漂白粉1毫克/千克或生石灰20毫克/千克对水泼洒1次;每月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千克或90%晶体敌百虫0.5毫克/千克,均匀泼洒1次,以预防  相似文献   

8.
活鱼宝是由江西省吉安地区鱼药厂( 343000)开发生产的主要用于防治草鱼、鳗鱼、鳊鱼等鱼类的烂鳃、赤皮、肠炎、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的高效鱼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正>每100平方米水面鱼池用鲜苦楝树叶5千克,放入大锅中熬煮,待汁液冷却后在1米深的鱼塘中均匀泼洒,可防治鱼鳃鞭虫病和车轮虫病:每亩水面用30千克苦楝树叶煎汁后全塘均匀泼洒,可防治鱼细菌性白头白嘴病。  相似文献   

10.
银杏树叶含有黄酮类、苦内酯类和β-谷甾醇及维生素等成分,可用来防治鱼病。具体操作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新鲜银杏树叶300克~500克或干品150克~200克,加食盐250克,对清水500克~700克放入锅内煮沸15分钟~20分钟,连渣带汁一起与面粉等精料混合拌匀,捏成粒状,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为一疗程。即可有效防治鱼类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等。  相似文献   

11.
鱼安是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病、打印病(腐皮病)、肠炎、烂尾、白头白嘴、细菌性烂腮等的良好药物。鱼安杀菌能力强,每立方米清水中投放0.1克便可杀灭所有鱼类寄生虫病;在使用范围内,对水中浮游生物无不良影响;使用后在水中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12.
<正> 采用中草药防治鱼病,药源广泛、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只要方法得当、对症下药,对鱼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现综合介绍如下: 1.烟叶秆。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每667米~2水深1米用烟秆2~3千克(或烟叶0.5千克或廉价香烟10包)捣烂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千克拌匀后撒施。 2.三黄粉。主治出血性肠炎、烂鳃及赤皮病。取大黄50%、黄柏30%、黄芩20%共研成粉末,每100千克鱼每次用“三黄粉”0.5~1千克、食盐0.5千克,用水和匀拌入面粉2千克或麦麸12千  相似文献   

13.
高温季节鱼类易患各种疾病,有的是体内疾病,有的是体表疾病。在防治方法上,只有做到分类治疗,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证鱼类旺食速长、高产高效。1.细菌性鱼病①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发病初期每50  相似文献   

14.
生石灰是一种碱性化学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从而在养鱼生产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1.清塘消毒。分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干法清塘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带水清塘则水深1米每亩用125-150公斤,这可有效地杀死鱼塘中的野杂鱼、敌害生物、鱼类寄生虫、病原菌等。2.防治鱼病。在鱼病易发季节,根据水质情况,在池塘中施用适量的生石灰,对防治白头病、白嘴病、打粉病、腐皮病、赤皮病、烂鳃、肠炎等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5.
<正> 1.浸浴鱼体。鱼种在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水霉病、竖鳞病等多种病害。如加数滴醋酸浸浴,可防治白皮病。  相似文献   

16.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发期,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寄生虫鱼病和缺氧浮头。养鱼户应加强鱼病防治,发现鱼病,对症下药,及时防治。一、传染性鱼病传染性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俗称“老三病”,预防措施如下:1.池塘每隔10~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蒲公英在草鱼细菌性烂腮与肠炎并发病和草鱼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鲤鱼出血病、甲鱼鳃腺炎病等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防治措施: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2全池泼洒,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2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2、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9.
辣蓼治鱼病     
笔者养鱼十几年来,用辣蓼治鱼病,疗效十分显著,方法如下:每100千克草鱼用鲜辣蓼3千克或干辣蓼1千克,煎煮取汁后拌饵连喂3~6日,治草鱼肠炎、烂鳃病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防治措施: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2全池泼洒,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2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2、孢子虫病病因是由粘孢子虫引起。具体症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