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品种选择、产地选择、适时播种、整地施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鲜食大豆延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产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适时追肥、防治病虫害,适时灌溉、中耕培土、科学去雄、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3.
秋种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秋种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适时播种、适时移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蒙自市文澜镇优质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旱育秧、适时移栽、肥水管理、适时控苗、生化调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赣两优2号在修水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苗床管理、适时移栽、大田管理、防除杂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高山地区番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时播种、苗期管理、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高山地区的番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早春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适时播种与育好小苗、及时假植与培育壮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选用良种、适时育苗、精细整地、起埂覆膜、适时栽插、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简述了红薯的深加工技术,以期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芝麻新品种中芝26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间苗与定苗、科学施肥、适时化控、适时打顶、及时抗旱和排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海霞  吴小波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15-115,119
介绍了郑黄三号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与培育壮苗、施足基肥与整地做畦、适时定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天山北坡中部海拔1 450~2750m高度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采样与分析,深入了解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以期为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土壤种子库采样与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种子数量进行鉴定.[结果]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中共萌发鉴定出种子植物49种,隶属23科38属.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数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000 m(1 950 ~2 050 m),达到30种;相邻海拔梯度之间共有物种数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密度最大值(1 813.8±154.0粒/m2)出现在海拔2000m(1950~2050m);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也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密度最大值(190.0±16.8粒/m2)出现在海拔1800m(1 750~1 850 m).[结论]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数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均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但二者在海拔垂直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以天山云杉种子年后第一年的土壤种子库为对象,采用萌发法对天山中部海拔1 800~2 210 m天山云杉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总储量为(922.00±662.21)粒/m2,主要组成物种有天山云杉(63.39;)、高山羊角芹(18.89;)、仰卧早熟禾(5.48;)、准噶尔繁缕(3.88;)、天蓝岩苣(2.77;)、紫苞鸢尾(2.14;)和小蓬草(1.17 ;);(2)种子年后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呈现下降趋势,0~2 cm种子数量最多,占0~10 cm种子库种子总数的48.92;;(3)种子年后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也呈现下降趋势,有活力种子主要分布在0~2 cm,占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有活力种子总数的61.46;.  相似文献   

13.
魏霞  龙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29-2931,2934
[目的]对贵阳市边郊不同人为干扰迹地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种子萌发试验,从土壤种子库数量、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贵阳市乌当区马背山喀斯特次生林不同干扰迹地(弃耕地、火烧地和碎石堆积地)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土壤种子库中,弃耕地、火烧地和碎石堆积地的种子密度分别为7 919±616、2 791±350和4 204±372粒/m2,物种组成以演替早期阶段的草本植物为主。碎石堆积地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火烧地最小;弃耕地土壤种子库的Sha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火烧地最小;碎石堆积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弃耕地最小,表明火烧地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和种类组成最少,弃耕地优势种明显。弃耕地和火烧地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较高。在0~15 cm土层内,弃耕地和火烧地土壤种子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碎石堆积地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结论]该研究为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过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阶段(流动沙丘 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固定沙丘)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均以一年生植物为主. 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密度约为90和364粒/m2,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种子密度显著增加到723和8 880粒/m2 沙丘演替阶段种子密度的时间动态和土壤种子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流动半流动沙丘无显著差异(P0.05), 固定半固定沙丘则有显著差异(P≤0.002); 固定半固定沙丘的植物种子表现为持久土壤种子库类型Ⅲa, 并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种子密度显著下降. 沙丘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与植物在地上植被中出现的频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568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西藏林芝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高山松林地土壤中种子数量的分布情况,以及高山松种子的质量状况,有助于高山松林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林芝附近有大面积高山松林分布的东久乡东久桥样地、林芝镇林芝桥样地以及八一镇比日神山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不显著,种子数量随着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表现出近母树分布的趋向。在不同土层深度中,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且单因素分析发现海拔对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土壤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仅占种子总量的1.05%,其中72.44%的有活力种子集中在枯落物层;虫蛀种子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47.41%,败育种子占种子总量的12.32%,腐败种子所占比例最小,为3.02%,可见种子丧失活力的首要原因是被啮齿类动物或鸟类的取食。地表枯落物层是种子进入土壤的一大阻碍,及时扰动地表枯落物有助于高山松种子进入土壤和萌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点采样,采用萌发法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近熟林(101-120a)和成熟林(121-160a)2004-2011年(8a)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种子密度的年际变化和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中共萌发鉴定出种子植物87种,隶属29科70属,其中乔木种子植物2种,灌木种子植物2种,草本种子植物83种,土壤种子库中草本植物种子密度远远大于木本植物种子密度;8个采样年份土壤种子库恒有种仅有6种;(2)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及其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存在巨大的年际变动,且不具有同步性;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最大(2009年)值为(953.75±66.12)粒/m2,最小(2008年)值为(186.50±20.37)粒/m2,其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最高(2006年)达到(584.50±53.58)粒/m2,最低(2005年)仅有(0.25±0.26)粒/m2;(3)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年际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不高,Czekanowski相似系数均值仅为0.344,并随间隔年限的增加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稳定性差,年际间相差悬殊,物种组成的相似性不高,种子库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主要受其种子库采样前一年天山云杉结实丰歉的影响,属间断型。土壤种子库年际变化特征可为天山森林的更新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1个物候期内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的活体进行调查,掌握土壤中紫茎泽兰种子活体的动态。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分布区内的退耕地、桐林地、荒山和马尾松幼林地等均具有紫茎泽兰种子长久性土壤种子库特征;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方面,种子活体数土壤表层(0~2cm)〉2~5cm土层;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的种子贮藏量与人为干扰有关,人为干扰较大的退耕地、马尾松幼林地〉荒山〉桐林地。  相似文献   

18.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3种类型的樟子松天然林内天然母树的自然落种和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母树自然落种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同.从树干或林缘向外,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和母树自然落种的种子数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从树干或林缘向外4~5m范围内樟子松母树自然落种数量最多,而后随着距离的增加,自然落种数量明显减少.樟子松天然林母树自然落种的传播距离范围可以达到25m,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沙地樟子松天然林通过自然更新,能够迅速扩展林缘,扩大种群.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以大行山低山丘陵区的酸枣群落、侧柏群落、刺槐群落和栓皮栎群落为对象,通过对4种群落土壤种子库研究,揭示了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特征及种子库物种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1)菊科为4个群落地上植被中所共有的科,且所占比例较大;刺槐群落拥有的植物科数和种数最多;4...  相似文献   

20.
南涧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恢复群落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调查了南涧干热退化山地5种人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及当地次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格局、组成及其优势成分. 研究表明: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变化在2 060~21 300粒/m2之间,物种数为22~32种,各恢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种数均比当地次生的坡柳、黄茅草灌草坡有增加. 在0~10 cm土层内,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上层(0~2 cm)中层(2~5 cm)下层(5~10 cm),层间储量差异明显. 从物种和生活型组成来看,各群落草本都占优势,少数植物如菊科的紫茎泽兰、胜红蓟、烟管头草、戟叶火绒草等在土壤种子库中储量丰富,但作为地上草本层的优势物种之一的黄茅草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储量却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