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高热稽留,死亡率极高,不分年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瘟可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感染病程。急性症状很明显,病死率高。慢性型、非典型症状轻,有反复、病程较长。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非典型猪瘟,不易被发现,易在感染的猪群中向外散播病毒,使猪体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是威胁养猪业最主要的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都易感,常年均可发生.典型猪瘟表现为最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最急性型较少见,病猪体温升高,常无其他症状,1~2天内死亡;亚急性型常见于本病流行地区,病程可延至2~3星期,有的转为慢性,常拖延1~2个月;非典型(慢性)病猪临诊症状不明显,呈慢性.在出现上述情况的地区和猪群,往往同时表现有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即使是免疫过的猪群,初生乳猪和小猪也常有发生.本文浅析了引起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4.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南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感染病程。急性型猪瘟的症状很明显,病死率极高。慢性型症状较轻.易反复发作.病程相当长。我国猪瘟的分布很广,严重威胁了养猪业的发展。目前该病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只要认真落实防疫措施,也可以防止猪瘟的发生,现将猪瘟常见类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猪瘟病毒而引起,主要特征是快速传播,病程持续时间短,病死率高。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只有猪会感染发病,且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各个年龄的猪和野猪都易感,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病。患有急性型猪瘟的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死亡率非常高;而患有慢性猪瘟的猪会表现出较轻的症状,病程持续时间长,往往反复发作。现介绍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当前我省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9.
1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猪是猪瘟病毒的唯一易感动物,病毒主要经过口和鼻进入猪的机体,扁桃体是病毒复制的最初部位。急性型和迟发型病猪缺乏对猪瘟病毒的免疫反应,而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在感染期可产生一定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0.
猪用免疫球蛋白对一起猪瘟防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猪群发生猪瘟的紧急情况下,根据不同病程,应用猪用免疫球蛋白和猪瘟活疫苗进行紧急防治.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对从病猪群中分出的健康猪群,及时注射猪用免疫球蛋白,并在第三天注射猪瘟活疫苗,可阻断或消除病原,控制传染病在健康猪群中的蔓延,有100%的保护率.而只采用猪瘟免疫球蛋白,对病程短、只有体温升高而无其它临床表现的猪,治愈率100%;对病程较长、已表现出猪瘟临床症状的,治愈率只有37.5%.对上述同样病程的病猪只采用猪瘟活疫苗注射,治愈率分别为40%和0.  相似文献   

11.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1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无症状的各种病程。  相似文献   

13.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呈多样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据调查,猪场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死亡有40%~50%与猪瘟有关。依靠购买仔猪进行肉猪生产的养殖户,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1流行特点1.1症状变异、病型增多:(1)典型猪瘟特点:由猪瘟强毒株引起的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潜伏期短的2d,一般为5~10d,最长21d,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相似文献   

14.
谈当前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应用疫苗经过长期免疫后,目前已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仍有散发性的疫情存在。并且其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成年猪发病率不高,疫情较缓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猪业》2012,(8):71-71
有许多典型猪瘟病毒(CSFV)毒株,它们的毒力不同,低毒力和温和型猪瘟病毒导致温和、慢性型猪瘟,而高毒力的毒株导致急性型猪瘟(有严重出血热的症状)。ALD强毒株多次在猪、牛和天竺鼠细胞上传代获得减毒疫苗株GPE(-)。  相似文献   

16.
南霞 《北方牧业》2005,(9):21-21
<正> 近来通过剖检和化验室镜检,发现猪瘟与猪附红体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多。下面介绍这两种病的诊断与防治。猪瘟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不易做出确诊,这样的猪表现为腹部腿内侧耳背出血斑,严重的连成片,颜色发绀。一、猪瘟(一)临床症状:(1)急性型发病剧烈,猪瘟的大部分症状均可表现出来,死亡率高,死亡快。(2)亚急性型发病急,猪瘟的临床症状均能表现出来,病程长,死亡较多。(3)慢性型病程超过3个月,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持续数周后进入中期,食欲有所好转,体温也接近正常。数周后进入晚期,发热、厌食症状加重,猪消瘦,弓背、数日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型三种类型。慢性和迟发型猪瘟与急性猪瘟相比,特征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肴,也会造成一些继  相似文献   

18.
对猪瘟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笔者在农村见到很多猪病临床症状类似于猪瘟,经化验室化验也证实为猪瘟,但这些猪发病常伴发猪瘟以外的其他症状,因此没有得到养殖户的足够重视。现在猪瘟与传统猪瘟具有极大的差别,急性典型性猪瘟比较少见,其他类型的猪瘟发病率还比较高,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各年龄段的猪都有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以慢性型和温和型多见,并且常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1临床特点慢性型猪瘟主要表现消瘦,衰弱,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被毛粗糙,行走无力,食欲不佳,皮肤苍白,贫血。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繁殖障碍型猪瘟…  相似文献   

19.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能导致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猪瘟病毒有囊膜二十面体球状病毒,粒子直径为40-50纳米,核衣壳直径约为29纳米,囊膜表面的糖蛋白纤突结构6-8纳米。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猪瘟及其防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过程,本病分为急性、慢性、迟发性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HCV)引发,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HC和亚临床性HC是由低毒力HCV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HC,临床症状和病变与急性HC相比,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