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控制条件对沙生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固沙荒漠植物,研究不同沙埋深度和不同水分控制环境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花棒、沙拐枣发芽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0.5~1cm、2cm和3~5cm。花棒的各个水分处理发芽率及出苗率都最高;沙拐枣发芽速率和发芽率都最低;花棒种子和沙拐枣种子发芽率与水分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沙生饲用灌木树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树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性、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拐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状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怪柳(对照)10.69%和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高于对照16.98%、27.04%和2.64%。所选5个树种7项生态生理综合指标反映的抗旱性均高于对照树种二白杨和小叶杨;适于在乌兰布和干旱环境中生长;粗脂肪、租纤维和无氮浸出物高于传统饲料汤、柳、榆树叶;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小麦秸;11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毛条12.53%,花棒10.91%,传统饲料多枝栓柳为7.8%,紫花苜蓿1.18%,沙打旺1.24%,玉米秸0.82%,小麦秸1.05%.栽培沙生饲用灌木是沙区发展畜牧业的一条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4.
花棒、梭梭、沙拐枣等植物的枝条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人畜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我们采集了十三种植物样品,分析了其枝条中的铜、锰、铁、锌、硒、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防风固沙林优化模式的树种选择及其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灌溉条件下建立的人工防护林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花棒(HedySarumscoparum)、梭梭(Haxylon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monglicum)为沙丘最佳造林树种。配置方式以沙拐枣与梭梭隔行混交和花棒、沙拐枣与梭梭隔行混交两种混交方式为宜,株行距为2×3m,沙棘、沙枣、柽柳在丘间低地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很强的适应性,是丘间低地造林的最佳树种;杨树(Populusgansuensis和P.pyrambalis)、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沙棘、蒙古柳(Tamarixaustromongolica)等为疏透型防护林带的最佳树种;沙枣和柽柳(Tamarixramosissima)为紧密型防护林带的最佳树种,配置方式以隔行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6.
5种沙生植物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特殊的地理环境,以红柳、沙拐枣、梭梭、沙枣和胡杨等5种常见沙生植物为实验材料,运用ABP生根粉侵泡和沙藏法进行了扦插育苗。结果表明:ABP生根粉对沙拐枣扦插苗发芽有明显促进作用,红柳扦插苗新生根生物量最大,胡杨扦插苗成活率较低,梭梭、沙枣扦插苗可以发芽但生根困难。5种沙生植物中,红柳新梢生长速度最快,沙拐枣则表现出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中游地区4种沙生植物梭梭、柽柳、花棒和柠条作为研究对象,在干旱条件下对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柽柳和花棒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睡"现象,而梭梭和柠条呈单峰型,无"午睡"现象出现。在水分利用方面,梭梭和柽柳有较高的利用效率,花棒和柠条则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较低。柠条的蒸腾速率在4种植物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他3种都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沙生饲用灌木树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对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笥、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的另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要森太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柽柳10.69%和 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于对照16.98%和27.04%和2.64%。  相似文献   

9.
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13种沙拐枣植物。成功8种:头状、乔木状、网状、红皮、东疆、白皮、密刺、泡果,其中,红皮沙拐枣、东疆沙拐枣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不同沙丘部位灌木树种的生长状况,固沙效益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花棒、梭梭、沙拐枣、油蒿、杨柴是该地区固沙着选植物种,固沙效益良好,但在不同沙丘部位其生长状况不同,应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蒸腾观测场法对花棒、毛条、沙拐枣、梭梭、沙枣的一年生实生苗;二白杨、新疆杨、沙木蓼一年生扦插苗进行了蒸腾耗水量的研究。各树种单株年耗水量比较,二年生植株以新疆杨最大(220.9公斤),其后是沙枣(207.8公斤)、二白杨(172.8公斤)、沙木蓼(139.7公斤)、沙拐枣、梭梭、花棒、毛条。一个生长季内沙枣、沙木蓼蒸腾峰值在9月,花棒、毛条的蒸腾最大值在7月,而梭梭和沙拐枣的峰值出现在8月。三年生植株蒸腾量远大于二年生植株,并且三年生植株蒸腾强度月变化以5月(沙枣)或6月(沙木蓼)最大,比二年生植株的蒸腾高峰提前1或2个月。  相似文献   

12.
以沙地种植的两年生沙地桑(Morus alba)、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幼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植物水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和最小显著差数法分析研究了4种沙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1)4种植物水势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正午低,柠条在4种植物中日水势最低,叶绿素含量最高;(2)沙地桑适宜在低光强下生长,红皮沙拐枣更能适应强光环境,沙木蓼和柠条的可用光强范围较窄;(3)柠条对于沙区环境的适应性强,更适宜用作治沙植物材料,沙地桑物质积累能力强,适宜作为沙地经济树种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沙拐枣     
沙拐枣是新疆荒漠植物中的重要种类,又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它是生长在荒漠中的一种灌木,共有36种及11个变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我国有25种,产于西北地区,其中新疆最多,达22种。沙拐枣是梦科沙拐枣属植物的总称,生长在沙丘、沙地,枝条拐曲有关节,因而起名沙拐枣。沙拐枣的老枝呈灰褐色,嫩枝灰绿色,为适应干旱环境,减少蒸发,叶片退化成了鳞片状。不同种类的沙拐枣高度不同,如乔木沙拐枣和头状沙拐枣可达4米,而若羌沙拐枣和吉木乃沙拐枣仅有0.5米高。沙拐枣的果实是瘦果,果皮呈木质化并有4茶果助,的上生长着翅状或刺毛…  相似文献   

14.
以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nl)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对照树种,在东沙窝荒漠区进行了柽柳造林对比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柽柳苗期在东沙窝丘间地造林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沙拐枣和梭梭,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cm,平均苗高15.6cm。沙丘和丘间地造林试验表明,柽柳适宜在丘间低地造林,沙拐枣、梭梭适宜沙丘造林。  相似文献   

15.
民勤绿洲治沙造林以梭梭、柠条、沙拐枣为主要树种,经多年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梭梭、柠条、沙拐枣在民勤地区均能实现一定量的自然更新,更新量与当年降水量及降水的理想分布呈正相关;梭梭更新一般发生在春季,但春夏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秋季也有少量更新,而柠条、沙拐枣的更新以秋季为主,翌年春季也有更新;3树种自然更新对林木盖度增加几无影响,6年间梭梭、柠条、沙拐枣每hm2株数分别增加了16.7%、8.0%、37.2%;3树种自然更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个例调查,沙拐枣良好更新具有普遍性,柠条次之,而梭梭只能为个例;更新能力沙拐枣柠条梭梭。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科院刘光宗等1983年在石河子莫索湾防护林体系科研推广基地,对梭梭、红果沙拐枣、白皮沙拐枣、多枝柽柳、柠条、沙打旺、骆驼剌七种旱生灌、草植物的嫩枝叶进行了营养、饲料价值的分析,从分析结果看,七种植物除含有粗纤维、糖分和淀粉外还含有较丰富的脂肪和粗蛋白。其脂肪、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北部沙区进行红皮沙拐枣(C.rubicundum Bunge)和东疆沙拐枣(C.klementzii Losinsk.)的扦插造林试验,2种沙拐枣成活率和保存率在80%以上,从生长状况看,东疆沙拐枣较红皮沙拐枣表现出色。试验表明,红皮沙拐枣和东疆沙拐枣是景泰北部沙区比较适宜的固沙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克拉玛依砺漠区5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筛分回填的方式进行种植环境的改善,研究保水剂剂量对5种荒漠植物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铃铛刺、柠条锦鸡儿最适宜的保水剂剂量为30 g;头状沙拐枣、刚毛柽柳、梭梭3种荒漠植物添加保水剂效果不显著;保水剂剂量为30 g时铃铛刺、柠条锦鸡儿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5.6%、91.1%,不添加保水剂时头状沙拐枣、刚毛柽柳、梭梭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5.6%、78.9%、93.3%。  相似文献   

19.
几个经济树种抗旱性的评价及其抗旱指标的选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鲁中山区的5个经济树种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抗旱指标。结果表明,5树种抗旱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酸枣>银杏>柿树>石榴>李子。用造林成活率比用生物量更能代表林木的抗旱性。在抗旱性隶属函数值、成活率、生物量分别与各抗旱指标的关联度中,CAT活性与成活率的关联度最大,说明CAT活性对抗旱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关于CAT活性是否是影响植物抗旱性的一个最为敏感的指标以及膜脂过氧化是否是旱害的原初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腾格里沙漠南缘4种沙生灌木平茬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平茬对恢复更新腾格里沙漠南缘沙生灌木沙拐枣、沙木蓼和花棒,提高其生长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毛条的恢复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4种沙生植物的平茬时间应安排在4月中上旬植株尚未萌动以前或正在萌动时隔行或隔株进行,沙拐枣和花棒的留茬高度应选择30或40 cm,沙木蓼的留茬高度应选择20或30 cm,毛条的留茬高度为40或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