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等特点,牧区造林,应该循序渐进,有重点的发展。现阶段,植树造林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或有灌溉条件,林随水走;二是有围栏保护措施,林随库伦走。据此,牧区造林重点,应该是:基本草牧场防护林;畜群点、饮水点、定居点绿化;有条件的牧区,还应营造饲料林和薪炭林。一、基本草牧场防护林建设营造基本草牧场防护林,要进行林、草、水等配套建设,走建设养畜的路子,按三种类型进行设计,即:网状、带状、群团状。1.网状:适于配置在地势较平坦的打草场,这种防护林的林带配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三北地区6种较典型的草牧场防护林的结构、效益及在草原发展中的意义,强调营造林带、林网、大片林、疏林、绿伞、生物圈、生物墙合为一体的、能在区域范围内自成防护体系的多功能结构的草牧场防护林。  相似文献   

3.
专家介绍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吴德东吴德东(1966-),男,满族,辽宁凤城人,本科学历。现任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7-1995年,参加“七五”国家攻关课题:草牧场防护林模式和营造技术的研究、草牧场防护林效益的研究;省科委课题:草场建设试验基点综合经济效益的研究。1995-1999年,主持省林业厅课题:辽西北复合农林牧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草牧场防护林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承担“八五”国家攻关三级课题“草牧场防护林营建技术”之“草场放牧试验的研究”内容;主持亚行(ADB)技术援助项…  相似文献   

4.
经六年的试验建设,以网、带、伞、疏、片为格局的3万亩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已初见规模。为生产示范和进一步开展综合效益研究提供了基地,建立了面积为2000亩的草原立体开发试验示范区。林草、林药(草)、林粮、林果结合初见成效,为草原开发利用和草原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选择出半干旱沙地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想树种一樟子松。樟子松抗旱造林新工艺和开沟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在半干旱地区实用可行,对提高造林质量、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内蒙古正蓝旗典型草原的退化草牧场为试验基地,针对栗钙土造林主要限制因子,开展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在对试验区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造林树种选择及引种驯化,集水整地试验,造林密度试验,防护林体系的结构配置,造林季节的试验,破除钙积层的试验等研究,同时对试验区防护林的庇护效益以草牧场产草量为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研究提出“带,片,疏”相结合的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适宜本地区退化草牧场造林的树种选择”、“逆水平揭草皮开沟整地”、“植树穴低处堆设土围堰集水造林技术”和“典型草原地区卤季造林酸套技术”等的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结果显,造林成活率提高20%,造林树种新技术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提高到15%和6%,在防护林带间,经建植人工草地产草量提高86%-313%,天然草场产草量增加显著,提高产草量65%以上,草牧场退化到遏制。  相似文献   

6.
草原天然植被和草原造林固碳储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干草原区研究了草原天然植被和白榆人工防护林系统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原天然植被和白榆人工防护林植被碳储量特征不同.草牧场防护林植被下总固碳储量为65.97t/hm2,天然草原植被为14.65t/hm2.人工林系统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树木和土壤碳库,分别占总储量81.33%和14.24%,而根系只占3.55%.草...  相似文献   

7.
草牧场防护林对幼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幼羊分别在有林草场和天然草场进行放牧。通过测定得知:有林草场试验幼羊生长状况和天然草场试验幼羊生长状况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营造草牧场防护林,不仅改善了天然草场的微域气候条件,而且增加了牧草的种类和牧草的产量,为试验幼羊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显著提高幼羊当年生产效率。所以,营建草牧场防护林是提高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黑龙江省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新时期黑龙江省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了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沙地草原用移植筒移植樟子松幼树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草牧场防护林,对于保护草原、牲畜增膘具有显著的作用。1984年苏联农林系统科研单位调查表明,牧场防护林不仅为畜群提供了休息场所,使羔羊增重20—25%,产毛量增加8—10%,并且能扩大载畜量0.5—1.0倍。我们的试验表明,不仅可改善草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牧草产量,增产幅度为52.3%左右。但是,在坨子地(起伏较大的沙丘)用樟子松营建草牧场防护林,因土壤水分低,季节性害风的影响……。想达到迅速成林、林相整  相似文献   

10.
<正>《防护林科技》由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和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等单位协办,是全国唯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防护林科技》面向全国,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服务。刊登范围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平原绿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太平地生态经济型综合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以及空气动力效应、水文效应,退化草牧场改良效益,综合防护林体系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坡耕地中的林带、林网、片林等的综合效益都做了较详细的测算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草牧场防护林对风速和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振伟  薛洁 《林业科技》1994,19(4):19-21,18
草牧场防护林对风速和湿度的影响侯振伟,刘旭平,薛洁(东北航空护林中心)(哈尔滨市农业局)草牧场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通过林带的生物学作用和改变气流的物理作用,改善局部地段的小气候条件。但不同结构和不同树种的防护林带对小气候因子的影响亦...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草牧场防护林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沙地草牧场防护林效益分析周凤艳雷泽勇周景荣吴德东于红军(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阜新123000)关键词科尔沁沙地,草牧场防护林,效果系数本文于1996年12月30日收到。本文完成后,承蒙本所邢兆凯高级工程师,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周学安教授提出修...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6月15日文章认为,俄国即使在现在也颇多防护林计划,而实效却很少。早在沙皇时期,俄国拨巨款,进行过大面积的防护林营造。二战后,经济非常困难,苏联继承草原造林传统,营造了国家防护林带670km。  相似文献   

15.
草牧场防护林立体开发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统一布局,合理搭配,已初步形成的丘体结构草牧场防护林开发模式,使营养空间和资源潜力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效益显著:草牧场防护林同立体开发模式区创产值为普通网格内草场的1.7倍,无林草场的3.1倍;草牧场疏林立体开发创产值为无林草场的19.4倍;草牧场区经济林立体开发比农田提高产值7.5倍,比纯果林提高产值324%;草牧场区低湿地的开发利用,挖掘了资源潜力、提高了土地生产力。4种模式类型每年净收益18.7万元。  相似文献   

16.
沙地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白音花沙地草牧场防护林下的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得出:草牧场防护林保护下的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距林带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也不同。研究表明:草牧场防护林不仅提高了其防护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改善了土壤水分供应状况,而且可有效调控沙地土壤水分,提高沙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苏联绝大部分的可耕地都在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在生长季内这些地区的土壤,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在个别的年份产量很低。干旱袭击着伏尔加河流域、中心黑土带地区,顿河、北高加索、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的南部与东部、库卢恩季斯克和巴拉夫恩斯克草原,哈萨克的荒地与熟荒地等地方,为了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在干旱的地区营造防护林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在俄罗斯营造防护林的工作开展得比其它国家早。但大规模的营造及制订防护林规划,是十月革命以  相似文献   

18.
在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靠山种畜场建立的3种草牧场立体开发模式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樟子松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防护林的主栽树种,沙棘是固沙林、灌木饲料林的主要树种,绥李、黄太平、樱桃是草牧场区的主要经济树种;确定了樟子松移植大苗造林的最佳时间、移植桶规格和苗木规格。草牧场樟子松疏林立体开发模式,生态、经济效益显著;草场防护林体系网带疏块、乔灌草药复合模式,形成了生态和经济上比较稳定高效的综合体系;经济林开发利用模式产值是农田的8倍。比普通经济纯林提高34.8%。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营造农田防护林的历史悠久,1696年曾在草原的塔甘罗格就进行过相当大规模的橡树植苗播种造林,不久又在近亚速海和顿河低地造林。但由国家主持的防护林建设,比美国大草原防护林工程还要晚十几年。俄罗斯防护林建设积累了300年的经验教训,一度辉煌过,享誉全世界。可是,又充满着曲折。因此,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由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主持实施的《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和试验示范区的建立》、《杨树抗烂皮病选种的研究》以及《二百亩小黑杨速生丰产林培育》三项研究于92年底通过鉴定。专家们认为这三项研究都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分别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