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硫磺菌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天的菌丝体,以0.6mol/L KC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1.5g/L混合酶(即纤维素酶与蜗牛酶按1:1混合)在30℃下酶解3.5h,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出量可达8.9×10^7个/mL。  相似文献   

2.
菌核侧耳β-葡萄糖苷酶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核侧耳产β-葡萄糖苷酶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黄豆浆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初始pH为6.0产酶条件最优。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50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培养72h后,酶活力达最高,为1.86U/g(湿菌丝体)。  相似文献   

3.
鸡枞菌最佳碳源与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不同碳索物质为碳源、不同温度、pH为实验因子,液体震荡培养鸡枞黹丝体后,测定其生物量,以弄清其最佳碳源和生长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在葡萄糖、蜂蜜,蚁酸为碳源,在22℃,pH6.0的条件下培养96h,生物掇最高为0.201~0.253g/100mL。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生物量最高为0.3260.387g/100mL。最适pH5.5—6.0,生物量最高为0.262-0,337g/mL。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赵燕  秦俊哲  魏颖杰 《食用菌》2005,27(6):21-22
研究了金针菇908液体菌种在发酵罐内深层培养过程的生长变化及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24-25℃,pH5.5~7.0,接种量15%。培养前期24h,通气比1vvm,搅拌器转速180r/min;在24~60h适宜的通气比为1.2vvm,搅拌器转速210r/min。24-60h为菌丝的对数生长期。60h时的菌球数为720个/mL,还原糖含量5.96g/100mL。氨基氮含量9.54mg/100mL,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及蛋白酶的酶活分别为1.85u、2.38u、0.092u及0.184u。  相似文献   

5.
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冮洁  宋红梅 《食用菌》2009,31(3):14-15
对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豆饼粉3g/L,K2HPO4 1.5g/L,KH2PO4 0.8g/L,MnSO4 0.01g/L;适宜温度28℃。pH7.0,装液量250mL三角瓶150mL,接种量15%。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7d,胞外多糖产量为4.54g/L,比初始产胞外多糖1.28g/L,提高了2.55倍。  相似文献   

6.
蔡金华 《现代园艺》2014,(24):14-17
座壳孢(Aschersonia Montagne)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其侵染害虫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是重要毒力因子。本文通过分析子座形态及分生孢子、侧丝等数据,确定菌株WYSD-16为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该菌株,对其产蛋白酶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佳产酶培养基:40g/L的麦芽糖,20g/L的蛋白胨,4×10-4mol/L Mg2+,400mg/L的VB6,p H值6.0;最佳产酶条件为:接菌量8ml,装液量150ml/250ml,菌龄5d,培养时间10d。  相似文献   

7.
利用蛋白纤维平板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碳氮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碳源和氮源,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纤溶酶活性达118.69U/mL,其次是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活性为109.12U/mL;蚕蛹粉是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氮源,活性可达118.69U/mL,其次是酵母浸膏,活性为29.10U/mL;纤溶酶产量与菌丝体生物量之间无必然相关性;产纤溶酶的最佳培养基为乳糖10g/L、蚕蛹粉10g/L、酵母浸膏5g/L,获得的纤溶酶活性高达142.26U/mL。  相似文献   

8.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9.
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不同检测方法对木耳属中的三个种的 2 7个菌株的产过氧化物酶、漆酶能力的检测 ,筛选得到一漆酶高产菌株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AP4。并且对AP4的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摇瓶实验产漆酶的最佳培养基的成分为 :碳源羧甲基纤维素(CMC) 5g/L ,氮源NH4NO3 L -天冬酰胺 (L -As paragine) 2 4mmol/L ,培养基的初始pH4 0 ,培养温度2 5℃。  相似文献   

10.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物质和蔗糖对蝴蝶兰花梗腋芽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基本培养基为1/2MS,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MS BA5.0mg/L NAA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 BA3.0mg/L NAA0.5mg/L十蔗糖30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mg/L IBA0.1mg,L 蔗糖20g/L”。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蔗糖3%,酵母膏0.1%,KH2PO40.1%,MgSO40.05%;培养基最佳初始pH、250mL三角瓶装量、接种量、种子菌龄分别是3.5、80mL、10%和120h;用10L发酵罐发酵时,最佳培养条件是种子种龄144h、28℃、接种量10%、通风量2.5L/min。  相似文献   

13.
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SIEF3133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bgl1),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gl1的相对表达量。当PDB中加入0.05g/L的皂苷溶液,菌丝培养4~6d时,bgl1相对表达量降低了1/2左右(相比对照),8d开始升高,第10天为对照组的1.8倍;向工厂化生产用的栽培瓶(接种培养85d后搔菌处理)中添加0.05g/L的皂苷溶液15mL,可缩短子实体采收时间约3d(与对照组相比),在此过程中bgl1相对表达量在第5天时最低,20d时超过对照组,5d时为对照组的1.66倍。  相似文献   

14.
江西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实验,确定江西虫草培养基为蔗糖2%,甘油1%,黄豆浸液0.5%.酵母膏0.5%,KH2PO40.1%,MgSO40.05%,蒸馏水1000mL,初始pH6~7。装液量200~250mL/500mL,加入10粒分散球,按培养液量的5%~7.5%接种6d左右菌龄的菌种,于26~28℃、旋转式摇床150~180r/min培养8d,最大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6.6g/L。  相似文献   

15.
用春石斛(Dend robium nobile)1~3mm的茎尖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调节不同激素水平诱导芽体萌发,进行繁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诱导阶段:1/2MS+6-BA0.5mg/L+NAA0.5mg/L+椰子汁200rnL/L+蔗糖30g/L+活性碳3g/L+琼脂5g/L中萌芽早,生长快;继代和增殖培养阶段:以1/2MS+6-BA0.5mg/L+NAA2.0mg/L+椰子汁200mL/L+蔗糖15g/L+活性碳3g/L+琼脂5g/L效果最好;生根阶段培养基:1/2MS4-NAA0.1mg/L+蔗糖15g/L+活性碳3g/L+琼脂5g/L每茎段可生根4条肉质健壮,在培养过程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邵阳柑桔园筛选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果胶酶产酶菌,开展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发酵液中果胶酯酶(PE)、果胶裂解酶(PL)、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为评价指标,探讨碳源量、氮源种类、氮源组成和氮源量对3种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优化培养基所产酶用于去除脐橙白皮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以硝酸铵/硫酸铵=3.02为氮源,氮源添加量为8.52g/L,碳源添加量为9.26g/L;其发酵液中的PG酶活为503.0U/mL,PL酶活为456.6U/mL,PE酶活为40.5U/mL,去除白皮层效果与商品酶法一致,具备工业化酶法去除脐橙白皮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东华虎奶1号为出发菌株,对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天的菌丝体,用浓度为1.5g/L纤维素酶在28℃酶解1.5h,原生质体产率最高,达5.5×10^7个/mL。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培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所分高培养的菌种和选出的液体培养基S31、a,在pH5.5、装量40%、温度18-20℃,转速100-12r/min,培养时间96h的适宜条件下,菌丝产量最高,菌丝于重达到0.028g/mL左右。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单核体荧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1℃、酶浓度1.0%、菌龄5d、酶解时间4h,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4h、酶浓度1.5%、菌龄11d。稳渗剂种类对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mol/L蔗糖为稳渗剂,各黑木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HW2号菌株原生质体经核染色其单核化比率最高;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核相,单、双核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20.
以扭果花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与萘乙酸(NAA),以此来探索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扭果花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外植体接种在MS+BA0.5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9g/L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9g/L;生根效果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mg/L+蔗糖50g/L+琼脂9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