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牧草生长时期对草原放牧奶牛牧草采食量和营养摄取情况的影响,为优化补饲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技术测定了不同牧草生长时期(牧草生长幼嫩期、旺盛期和枯黄期)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干物质消化率(DMD),同时测定了牧草营养成分。参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分析了不同牧草生长时期奶牛营养盈亏情况。结果表明:与枯黄期相比,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差异显著(P0.05);奶牛采食到的营养水平在牧草旺盛期和幼嫩期与枯黄期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参照奶牛饲养标准,在现行载畜量和放牧强度下,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都不能满足,营养需要不同程度缺乏,尤其是牧草枯黄期全部营养都不能满足需要。说明草原放牧奶牛采食量和摄取营养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掌握奶牛采食量情况对奶牛进行优化补饲和科学放牧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过渡期奶牛的营养和管理对奶牛产奶量和健康至关重要,从干奶期的前几周到产犊前7~10天,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可以从2%降低为1.4%。产后三周内干物质采食量将以1.5~2.5千克/周的速率增加,与初产牛相比,经产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得更快。在产前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和产后的增加方面,奶牛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产前  相似文献   

3.
干物质对奶牛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十分重要。夏季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也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影响夏季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奶牛采食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奶牛热应激,一直是影响现代化牧场效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夏季最热时候。热应激不但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而且影响奶牛后续生产。提高热应激期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一直是困扰现代奶牛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热应激期间调整奶牛饲喂方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通过调整奶牛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分别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0.52 kg、0.80 kg,提高奶牛产量1.00 kg、1.31 kg。  相似文献   

5.
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是指奶牛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中干物质的总量,其数量决定了奶牛的产奶量、产奶效率及产奶品质,同时它还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活动。文章就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现代奶牛生产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1 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1.1 干物质与纤维需要量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是奶牛配合日粮中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最大干物质采食量发生在产后10~14周。最大干物质采食量相对滞后于泌乳高峰期(产后4~8周),引起奶牛泌乳早期能量代谢负平衡,进而导致体重下降。卢德勋(2001)对高产奶牛提出如下 DMI方案。  相似文献   

7.
1围产期奶牛营养及生理的特殊性围产期是指产前产后各3周,在这个阶段,奶牛由于激素等生理条件的变化和胎儿的增大机械性的压迫瘤胃,致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产后很快奶牛达到泌乳高峰,而干物质的采食量达到  相似文献   

8.
童荣信 《北方牧业》2014,(11):26-27
正1反刍动物的特性反刍动物吃草、喝水、反刍,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反刍,奶牛不可一日不反刍,高精补料饲喂奶牛会阻碍反刍。2奶牛营养的法则奶牛的营养法则就是奶牛每日的最高干物质采食量。最高干物质采食量是奶牛营养的最高指导方针,也是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干物质是要给牛最需要的,给牛最爱吃的,让牛吃饱喝足,让牛随时有得吃、有得喝。正常情况下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是牛只体重的3%。3养好奶牛的要领要领一:草料重于精补料。牛是反刍动物,要吃草,全吃精补料牛活不成,如果吃太多的精补料,牛活得不快活。要领二:让牛吃饱喝足。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营养需要对其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稳产高产都十分重要。但是决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直接因素不是饲料的有效能量浓度,而是有效能量(代谢能、净能)在单位时间内的绝对进食量。饲料(干物质)的进食量对各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都很重要,凡是高产的畜禽都具有较高的进食量。奶牛的采食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发挥更为重要,尤其是高产奶牛,在采食量与采食能量及营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化。所以探讨奶牛采食量并以采食量作为一个重要经济性状加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头泌乳期产奶8000千克的奶牛和一头泌乳期产奶6000千克的奶牛对营养的需要有很大区别。奶牛一般在产后4~8周即可达到产奶高峰,而大约在产后10~12周干物质采食量才能达到高峰,由于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跟不上泌乳对能量需要的增加,因此泌乳高峰期奶牛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由于种种原因,当奶牛单产上升时,很难单纯通过谷物饲料提供足够的能  相似文献   

11.
提高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保证奶牛健康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能够显著地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相似文献   

12.
正全混合日粮(TMR)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规模化牧场,TMR具有以下优点:易于控制精粗饲料的饲喂量和饲喂水平,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扩大饲料来源,简化饲料的配制程序;便于奶牛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降低瘤胃的p H值变化;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牛奶质量;易确定奶牛的采食量,控制奶牛总体的营养水平;全面平衡奶牛的营养,控制采食量,预防和减少消化系统机能紊乱等。  相似文献   

13.
干物质采食量 ●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在分娩后十周(70天)内达到最大。 ●奶牛采食高峰期的日采食量至少应占体重的4%。例:625kg×4%=25kg干物质/日 ●奶牛在日挤奶3次时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应比日挤奶2次时的多5%-6%。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采食量是指奶牛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采食的饲草(料)数量。奶牛的采食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相互的影响过程。准确地计算和测定奶牛的采食量,是制定奶牛良好营养方案的基础;是确定其补饲量的重要依据。研究奶牛的采食量对整个奶牛产业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奶牛在自由进食状态下采食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其采食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肉牛的选购     
要造就高产奶牛群,除了优良品种外,在饲养管理上,尤其是对生产前后100天(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奶牛群如能在这100天里,每个阶段得到合理的营养及正确的管理,奶牛则能顺利地分娩、泌乳、怀孕和保持健康。生产牛出现高峰期产量不高、不持久或未出现产奶高峰,大部分与该阶段饲养不当有关。1干物质采食量在生产前后关键的100天里,即使正常饲养,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也要高于其需要值,因此必须最大程度消除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尽可能稳定在正常值(相当于体重的比例:产前一个月2%,产前半个月1.5%,产后70天为4%)。如果采…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普遍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容易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和酮病、脂肪肝等代谢病的发生。通过育种、改善日粮和使用添加剂等技术措施,可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作者对奶牛采食量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奶牛采食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营养调控改善泌乳牛的热应激性能B.S.OLDICK等著史占全摘译刘建新校热应激会导致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因此,通过改变环境和营养来降低热应激,可以提高采食量,进而改善泌乳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当环境温度在奶牛的适温区时,奶牛不经受热应激或冷应激。...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粗饲料饲喂奶牛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作为反刍动物,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够高效的利用纤维成分作为营养和能量来源,而这基本特征却往往被大多数的奶牛养殖者所淡忘。为了保证饲料中的营养和能量含量,期望在动物低干物质采食量的情况下提供给动物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脂肪营养和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种脂肪产品用于高产奶牛生产中,大量试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具有影响,作者综述了日粮脂肪在瘤胃内的代谢、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脂肪酸、干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采食量直接关系到奶牛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多少,也是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研究的基础数据.奶牛的采食量受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畜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奶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文章探讨了温热环境与奶牛采食量的关系及调控手段,以降低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