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氰烯菌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杀菌剂,国内外尚无类似产品,其残留免疫检测方法亦无报道。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半抗原,制备了该农药的鼠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纳米金标记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类型为IgG1。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ic-ELISA)结果表明:在38.72~438.08 ng/mL线性范围内,该单克隆抗体对氰烯菌酯的检测灵敏度即20%抑制浓度(IC20)为38.72 ng/mL,50%抑制浓度(IC50)为108.42 ng/mL,与结构类似物杀菌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醚菌酰胺和啶氧菌酯的交叉反应率(CR)<0.01%,表明该抗体对氰烯菌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裸眼观察检出限为50 ng/mL,15 min内可完成检测,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无交叉反应。以添加氰烯菌酯的面粉样本进行方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测试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研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实现样品中氰烯菌酯残留的快速定性以及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快速检测研究。为了研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选择25 nm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多克隆抗体(CMb)。采用双抗夹心法,将CMb-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将羊抗兔二抗和CMb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质控线(C)和检测线(T),组装成试纸条。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与唐菖蒲疮痂病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Ⅱ)等26个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检测时间为15 min。稳定性试验表明试纸条在37℃条件下放置15 d可保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用试纸条对田间采集的病叶进行检测,C线和T线清晰可见,缓冲液对照呈阴性反应。本试纸条可应用于生产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早期快速检测,进而指导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兰花种植苗圃和口岸一线直接检测样品中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目的,我们研制了上述两种病毒联合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单抗C10并固定于胶金垫上;将抗体5B7和4F3分别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将羊抗鼠抗体包被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质控线,经优化后组装胶体金试纸条。结果表明研制的联合试纸条特异性强,能够在10min之内同时检出两种病毒,操作简便。对两个种植苗圃的93份兰花样品进行实际检测所得结果与ELISA的检测结果符合性好(Kappa值分别为84.6%和86.7%),能满足兰花样品中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初筛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番茄环斑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的兔多克隆抗体,用微定量喷头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喷好2条病毒检测线(T线)和1条羊抗兔抗体质控线(C线),制成复合型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一张试纸条在10min内,可同时检测出这两种病毒。试纸条检测番茄环斑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粗提纯液,检测灵敏度在1μg/mL,试纸条检测番茄环斑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的混合病汁液可稀释1000倍(重量/体积)。用健康叶片和缓冲液对照测试,试纸条结果都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在pH值7.6,蛋白用量10~15μg/mL条件下,制备形成4种葫芦科植物病毒多克隆抗体的稳定胶体金蛋白复合物;设计了双向复合试纸条,使用微定量喷头在试纸条两侧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喷2条病毒检测线和1条质控线,组装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经过条件优化后制备的双向复合试纸条特异性好,可在10min内同时检测4种葫芦科植物病毒,且对不同病毒阳性材料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稀释103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使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5nm粒径的胶体金颗粒,在pH7.6,蛋白用量13μg/mL条件下,制备形成稳定胶体金蛋白复合物;使用微定量喷头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喷好病毒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经过条件优化后制备的南瓜花叶病毒试纸条特异性好,可在10min内检测出结果,且对南瓜花叶病毒阳性材料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稀释104倍。  相似文献   

7.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 (Burkholder 1930) Dowson1939]检测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多克隆抗体,将金标抗体喷涂在结合垫上,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抗体和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制成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检测试纸条.用试纸条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结果表明,制备的试纸条特异性好,与其他常见植物病原细菌等无交叉反应,对黄瓜叶片中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6 cfu/mL,能在5~15 min内快速检测出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适合田间现场快速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百菌清的安全使用,明确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在三七上的残留行为,2017年在云南三七主产区丘北、广南、弥勒和石林4地进行了百菌清在三七上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 (GC-ECD) 测定三七中百菌清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测定4-羟基百菌清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百菌清用V (乙酸乙酯) : V (正己烷) = 2 : 8混合溶液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GC-ECD检测;4-羟基百菌清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百菌清在三七块根和须根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3%~98%,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3%~6%,定量限 (LOQ) 为0.05 mg/kg;4-羟基百菌清在三七块根和须根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5%~94%,RSD为3%~9%,LOQ为0.02 mg/kg。丘北和广南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百菌清在三七植株上的半衰期为8.4~8.5 d,4-羟基百菌清为16.5~17.3 d;百菌清和4-羟基百菌清在三七地下部分根系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施药后45 d内,百菌清呈波动性缓慢下降,4-羟基百菌清呈波动性缓慢上升的趋势。4地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百菌清悬浮剂,分别按其有效成分2 400和3 600 g/hm2的剂量喷雾施药3~4次,每次施药间隔为7 d,于末次施药后21 d采样测定,三七块根中百菌清的残留量为<0.05~3.14 mg/kg,4-羟基百菌清为0.19~1.54 mg/kg;三七须根中百菌清的残留量为0.085~0.760 mg/kg,4-羟基百菌清为0.46~4.48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百菌清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NEDI) 为0.967 mg,风险概率 (RQ%) 为76.8%,4-羟基百菌清的NEDI为0.012 mg,RQ%为2.4%,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的兔多克隆抗体。用微定量喷头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喷好病毒检测线和羊抗兔抗体质控线,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马铃薯X病毒试纸条检测烟草病汁液可稀释10000倍(重量/体积)马铃薯Y病毒试纸条检测烟草病汁液可稀释1000倍。10min内即可出检测结果。两种试纸条相互测试,未出现交叉反应。用健康和缓冲液对照测试,两种试纸条结果都为阴性。田间采集的马铃薯叶片用试纸条检测的结果和酶联结果相吻合。在密封、干燥、低温的条件下保存,有利于维持试纸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用磁性纳米颗粒标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简便快速的磁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提纯病毒的灵敏度为0.1 μg/mL,检测葫芦病汁液可稀释10 000倍(重量/体积)。试纸条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具有特异性反应,和同属的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未出现交叉反应。该试纸条可用于田间病害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将制备并提纯的抗Xcc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及重组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比其效价和特异性,筛选用于胶体金速测卡的最优抗体;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Xcc单抗Xcc-2D8,固定于金标垫上;利用双抗夹心原理,将单抗Xcc-2D6和羊抗鼠抗体分别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 (C线),经试验条件优化,组装胶体金速测卡密封干燥保存.对Xcc菌悬液及柑橘样本浸泡液进行检查.结果表明ELISA方法筛选出2株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抗体(Xcc-2D8效价为1∶128 000倍、Xcc-2D6效价为1∶256 000倍),应用于胶体金速测卡的研发;所研制速测卡对Xcc菌悬液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103~1×104 cfu/mL,对多个地区的206份柑橘样本进行实际检测所得结果与qPCR方法所得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95.15%),混杂的柑橘组织液对检测结果无影响,检测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检测常见细菌及植物病菌显示特异性良好,各批次速测卡无批间差异,速测卡保存方便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病毒病在甜樱桃主产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制约了甜樱桃产业升级和发展。能够侵染甜樱桃的病毒种类中,樱桃小果病毒1号(little cherry virus 1,LChV-1)导致樱桃果实缩小,彻底丧失经济价值,对甜樱桃产量影响较大。LChV-1通常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在樱桃苗期难以通过症状进行判断。同时,多数品种对LChV-1敏感,因此该病毒的早期检测对甜樱桃的生产尤为重要。传统的病毒检测手段需要专业仪器,不能满足田间快速检测的需求。本研究获取了LChV-1外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研发了一种能够准确检测LChV-1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确定了胶体金的最佳抗体标记浓度为0.24 mg/mL,检测线最佳重组蛋白浓度为0.25 mg/mL,质检线最佳羊抗兔IgG抗体浓度为0.04 mg/mL。运用该试纸检测只需10~15 min,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结果容易判断,可用于田间快速检测。本研究为樱桃小果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 ToBRFV)是一种新发病毒,严重威胁番茄的安全生产。为了快速、简便地检测该病毒,我们制备了ToBRFV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本研究以ToBRFV粒子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17个抗ToBRFV的单克隆抗体。将不同单抗两两组合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抗体和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的捕获抗体,共获得272个配对组合的胶体金试纸条。通过特异性测定筛选到一组配对抗体制备的试纸条能够在5 min内特异识别ToBRFV,而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等无交叉反应。灵敏度分析表明,该试纸条可从稀释12 800倍的番茄叶片病汁液中检测到ToBRFV,也可检测到50 ng ToBRFV粒子。本研究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田间大批量样品检测,可用于ToBRFV的精准监测及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嘧霉胺在蓝莓上施用后可能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通过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检测了蓝莓中嘧霉胺的残留量,结合GEMS/FOOD中关于中国各年龄段居民97.5%位点的浆果类农产品膳食消费量及体重调查数据、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评估了嘧霉胺对中国各消费人群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嘧霉胺的平均回收率在97%~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5%~12%之间;嘧霉胺在蓝莓中的检测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露地栽培模式下,嘧霉胺在蓝莓中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 3.2 d。嘧霉胺按有效成分360 g/hm2施药2次,每次间隔7 d,药后3、5、7、10 d 时蓝莓中嘧霉胺的残留量为 0.18~1.54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在膳食消费量97.5%位点处,蓝莓中嘧霉胺残留对各消费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小于0.1%,说明通过蓝莓摄入嘧霉胺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检测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后,采用配备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在0.005~0.2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0.01...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莲雾中多菌灵、噻菌灵和甲霜灵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直接用乙腈匀浆提取,过0.22μm滤膜后,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5μg/m L,决定系数(R2)0.99;在0.04、0.4和2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107%,相对标准偏差为2.0%~8.9%(n=5),定量限均为0.04 m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刘茜  杨晓凤 《农药学学报》2021,23(4):771-780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 测定干辣椒中敌草腈、氟唑菌酰胺、氟吡菌胺、苯菌酮等50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加水浸泡后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盐析并离心,取上清液经复合氨基柱净化,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 mL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 (MRM) 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0种农药中,有46种农药在0.005~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定量限 (LOQ) 范围为0.01~0.1 mg/kg;在0.01、0.1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46种农药在干辣椒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2%~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在0.7%~17%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可满足日常检测需求,适用于干辣椒样品中多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