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服务,对农机跨区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北京 农机推广六大重点 2009年,北京市农机推广工作主要围绕以下重点开展:一是实施设施农机化发展工程,提高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建设特色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重点建设设施农业、露地菜、粮食、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以基地为依托,通过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和集成,提升产业发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三是大力推进循环农业机械化和节能减排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实现废弃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农机生产作业的节能减排;四是开展植保机械化标准化作业研究,以新机具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为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落实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议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最近发出“关于做好2008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围绕自治区优势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突出抓好夏秋收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和规模,进一步优化跨区作业发展结构,转变跨区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实现跨区作业机具稳步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和作业市场稳定有序,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保障农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跨区作业工作组织领导 2004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稳定提高粮食生产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一、2008年农机化生产成效显著 2008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经受住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有效应对了柴油供应严重紧张、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扎实工作,以推进农机跨区作业为抓手,狠抓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生产,农机投人总量、作业面积、机械化作业水平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总数达到46.3万台,减少粮食损失5l亿斤,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机社会化服务则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DEA方法测算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平均值低于东、中部地区,且西部大部分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农机服务专业户规模、农机服务中介机构年末人数、农机从业人员人均可作业耕地面积、农机合作社跨区作业面积等因素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显著正相关,可通过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培养、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理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和健全农机工业体系等途径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助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跨区机收工作已开展5个年头。通过跨区作业,进一步拉动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和农机服务水平,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较大的贡献。我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跨区作业提出了新要求。2001年要开展跨区作业工作创新,跨区作业要  相似文献   

8.
国内     
农业部提出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机械化农业部4月14日提出未来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暨跨区作业工作会上,农业部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  相似文献   

9.
王盛 《河北农机》2014,(2):19-20
农机跨区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同时对促进粮食丰产丰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发展现代农业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跨区作业服务中,余姚市农机管理部门发挥了其必不可少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虽然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受农机装备和作业模式不同的影响,一般是机械投入多、作业环节多、作业质量低、作业效率低,与高质高效的生产水平之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依托湖沟镇生产实际,结合现代智能农机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探讨,为其提供一条高质高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农机服务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有利于为农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从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技术要素投入效应两方面解释农机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31省份粮食生产综合效率为0.849,省份间效率差异明显,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分别为0.921、0.918,相较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其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所有省份和生产效率高于平均效率省份的回归结果中,农机服务分别通过1%、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产生正向影响,在生产效率低于平均效率的省份,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抓手。借助我国农业机械统计数据,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1—2019年我国省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进行测算,以期能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9年间我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进步方面年均增长8.5%,而同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效率却年均降低7.9%,整体上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且9年间并未上升;从区域角度看,9年间仅有东部地区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技术进步均实现了增长;从各省份具体情况看,我国有将近1/2的省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存在正增长的情形,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依靠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6个省份,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但仍有12个省份存在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损失并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不仅要关注总量提升,更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使用BCC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0-2013年中国18个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大多数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并不高,农业机械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效率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呈现递减趋势;高效率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驱动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低效率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驱动因素呈现多元化。从整体来看,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过多是导致大多数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投入结构转变,通过战略结构、动力结构和区域结构等优化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把握广西农业机械化区域化进程,为促进广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可靠性建议。选取影响广西农民收入的6项指标,并运用C-D生产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分析2004—2018年的影响广西农民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回归结果和对应的弹性系数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2004—2018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4.92%,相比2008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51%,2018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9.40%,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低。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平整土地规格;因地制宜推广和研究适宜广西的农业机械;落实好相关的农机补贴和维修、转移剩余劳动力等工作来提高农业机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在区域分布上,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存在正向影响,且依次在1%、10%以及5%水平上显著。因此,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受到资源禀赋等条件限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有限,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蒋国生 《湖南农机》2013,(6):231-232,236
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逐年扎实推进,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人才需求矛盾日益彰显,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必须保证农机人才的供给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农业类高职院校利用原有的专业优势、有针对的加强农业机械专业建设特别是农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把农业机械化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和农业机械化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农机化技术指导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处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速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格局。认为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区域生产机械化水平、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配套政策不完善是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应重新研究制定农业机械化区划,实施农业机械购置区域性差别补贴措施,重视先进适用中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创新与示范推广,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强农田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济宁市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6%,但仍存在区域发展及结构发展不平衡、农艺与农机脱节等问题。推动济宁农机化进入大投入、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发展阶段,还须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创新示范工程,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农业机械装备的数量与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更表现在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为此,使用E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1-2013年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较低,且增长缓慢;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各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空间差异明显,且未有收敛趋势;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纯技术效率总体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且逐年上升,但纯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大;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不高,且增长幅度很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要想达到强有效前沿面,各地市需同比例缩减或单独缩减一定程度的拖拉机动力、拖拉机配套农具和联合收割机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并行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明晰今后农地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干扰,测算2019年31个地区的农地生产效率,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前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6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47,规模效率均值为0.912,调整前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农地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调整后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14,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规模效率均值为0.807,与调整前相比,纯技术效率提高2.6%,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下降7.15%、11.51%,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明显增多,但不同地区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且规模效率偏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因素上,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可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作业人员来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