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翟士君,朱选才(崇明县大新镇养鳖场,202179)(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近年来,国内采用了温室养鳖新技术,使商品鳖的养殖周期从原来自然环境条件下的3~4年缩短为14~16个月,大大提高了人工养鳖的经...  相似文献   

2.
刘文斌 《科学养鱼》1997,(11):24-24
近几年来,温室养鳖在我国,无论从规模上或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展。但由于温室养鳖开展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成为温室养殖的突出问题,直接造成鳖的成活率下降,影响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成为温室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将温室养鳖发病主要原因及防洽措施介绍如下:一、鳖人池时带人的致病因子在温室养鳖过程中,经常遇到鳖的移池和分池,鳖进人新池时,不能把病鳖或不健康的鳖放人池中,以免把病菌带人池中,尤其从外地购进的苗种。人池前应逐个检查,发现病鳖立即检出,每…  相似文献   

3.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4.
喻清明 《淡水渔业》1998,28(2):32-34
温室养鳖池水质变化规律分析喻清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探讨人工温室养鳖池水质变化规律,可为制定和改善温室鳖池中生态条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一研究对指导生产,促进温室养鳖的规范化,科学化及提高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温...  相似文献   

5.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疗甲鱼红脖子病又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鱼恶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6月份,但温室养鳖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都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很敏感,在温室养鳖的条件下,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  相似文献   

6.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7.
推鳖送温室前一切正常,进温室后身上出现白点,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是白点病。因为稚鳖的表皮非常薄嫩,很容易擦伤,皮肤接伤后又很容易被水中条件致病菌——嗜水契丹胞菌所感染而发生白点病。穿孔病的初期阶段是体表长出数个突起的小白点,以后白点逐渐扩大,形成小白脓包,把白脏包抠掉就形成一个小洞,这是穿孔病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说白点病是穿孔病的初期阶段。甲鱼由点启的防治方法:l、预防:A、稚鳖送温室前用“鳖净”0.4ppth消毒池水,三天后再放人稚鳖。B、推鳖太地前用“种苗净”11克日to公斤水药治15分钟。C、每10天…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与意义我们于1996年9月到1997年2月在如皋市丁堰镇陈草村特种水产养殖场温室中利用工厂余热水养鳖试验,目的是变废为宝,增加收益。二、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一)技术路线1.温室养鳖工艺流程:工厂热排水..3Ov.-。(90℃)I——调温饱二二:养鳖地——排出深井水」2.温室构造:温室面积1000Yn‘,由2座大棚构成,棚体均为钢筋结构,上方覆盖了孔板和塑料薄膜.温室中装有3台大功率排风扇。3.鳖池构造:每座大棚内设28个鳖池,均为砖结构水泥地,分上、下2层设置,上层面积为SX3m’i下层为7X3m’,上层池比下层池短Zm。每…  相似文献   

9.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几年来对温室养鳖的观察,我认为引起鳖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即环境、鳖的体质和饲料。从这三个方面对鳖病进行有效防治,会产生很大的作用。首先是环境的影响,环境主要指养殖环境,包括水环境及温室环境两个方面,水环境控制不好是引起鳖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温室养鳖水温均在29~31℃,在此水温条件下,残饵及排泄物极易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引  相似文献   

11.
温室养鳖应注意的几项要点温室养鳖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保证鳖的全年生长,缩短养殖期,一般14个月就可以把3~5克的稚鳖养成500克以上的成鳖,而自然养鳖需要3-4年时间。温室养鳖的最大缺点是鳖的放养密度过高,水质不好控制,容易恶化,各种病菌对鳖的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水温和水质的调节控制是加温养鳖的关键,传统的加温送热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直接将蒸汽(或热水)输入养鳖池中,热效率高,但升温快而不均匀,管理极不方便,时有烫伤烫死鳖苗的事故发生。②蒸汽(或热水)输入温室的空气中,通过空气间接提升水温,水体表层与底层温差过大,热效率太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③池底回形管道散热加温,从底层向表层水温呈递减分布,池水越深越明显,所用管材也较多。养鳖池的水质控制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地泼洒,使水质状况波动较大,鳖体也时常受到消毒药物的过多刺激。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养鳖温室中,…  相似文献   

13.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14.
有益微生物对温室养鳖池水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养鳖池中投加光合细菌(PSB)、硝化细菌(NB)、玉垒菌(S30)和蜡质芽孢杆菌(BC)等有益微生物,以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使温室养鳖池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残饵,排泄物等得以有效分解利用;通过对水体化学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向水体中投加光和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以明显地改善水质,从而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提高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0,(12):47-47
稚鳖阶段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发病。尤其是温室养殖,由于高温、高湿、投饵量等养殖条件,导致发病率最高。温室发病稚鳖往往同时具备疖疮、腐皮、穿孔、卷边等多种疾病的症状,我们称之为“温室综合症”。   1病鳖症状   温室综合症是白点、腐皮、穿孔、翘裙边等疾病症状的综合表现,主要症状是:病鳖轻者可在腹部、背部、四肢等处表现白斑点、针尖、米粒、绿豆大小不等,重者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等处长一个至数个芝麻至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挤压疖疮可见有腥臭气味的黄色颗粒或脓状物,更严重表皮、四肢…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9,(3):39-39
病名:疖疮病(鳖穿孔病、白点病、鳖洞穴病) 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subsp.puncta)。  相似文献   

17.
养鳖模式与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1养鳖模式当前我省养鳖生产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工厂化温室养鳖模式,包括标准温室养鳖模式和简易温室养鳖模式;二是外塘养鳖模式,包括温室养殖与池塘主养结合型和温室养殖与池塘套养结合型;三是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包括2年制养鳖、3年制养鳖和5…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无论是常温养鳖还是温室养鳖,批量发病甚至死亡时有发生,其中鳖的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病并发症频繁发生,且发病率较高。该病重点流行区域在长江流域,但福建省也很严重。该病对稚幼鳖、成鳖均危害很大,死亡率一般30%左右。故应无病先防,防重于治。当鳖病发生后应立即作出相应的诊断并采取解救治疗的措施,控制病情,积极治疗避免鳖病复发。观介绍几例鳖常见皮肤病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供同行们参考:一、病例:(A1996年12月初,福建省某鳖场养中华鳖5万只(江西南丰县的稚鳖)规格已达5(F-if,发现有1/5池的鳖部分患有…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全控温封闭式温室养殖解除了鳖冬眠、缩短了鳖的养成期,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鳖病频发,一些养殖单位滥用药物,使鳖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养鳖业的效益。江苏宝应县发展了仿生态养鳖模式,主要为在温室培育稚鳖、外池养殖商品鳖的模式,一般外池鳖的养殖  相似文献   

20.
稚鳖养殖一般在温室内进行,由于养殖密度高,水体小,容易诱发各种疾病。除了常见的白斑病、白点病、腐皮病等外,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的病症,如鳖烂嘴病(江为民,1997)、鳖颌骨糜烂病(李忠全,1997)等,给稚、幼鳖的疾病防治又带来新的问题。笔者于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