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莆田某蛋鸭养殖场无菌采集种公鸭精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了6株鸭大肠杆菌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株鸭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对22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存在着多重耐药性,对先锋V、头孢曲松、卡那霉索、壮观霉素、多粘菌素B等5种抗生素敏感;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6株鸭大肠杆菌分离株中4株属于O78血清型,2株属于O1血清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鸭疫里默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制,从河南地区某鸭场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疑似鸭疫里默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分离的病菌进行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琼扩试验和血清型鉴定,鉴定为鸭疫里默菌3型。药敏试验表明鸭疫里默菌对头孢噻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确定江西新余地区鸭发病的病原,对3个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并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从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到5株鸭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分离菌对试验鸭和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对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先锋必和大观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5.
山东荣成地区某蛋鸭场,一批200日龄蛋鸭突然出现大批瘫痪,产蛋下降。临床表现为伸颈、趴伏、尖叫。我们对病鸭进行了病理剖检及病毒、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研磨病料接种鸭胚,没有出现鸭胚死亡等异常症状,在血琼脂上有细菌生长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最后确定此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针对该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达到临床有效治疗的目的。现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周边地区发病鸭场的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检,直接从病死鸭肝脏、心血及脑组织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分离到8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头孢唑啉钠、先锋V、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从宁波地区发病或死亡鸭的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到10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7株分离菌被鉴定为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先锋V等抗菌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雏番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0月,福建某番鸭场因患疑似鸭沙门氏菌病导致雏番鸭大量死亡,为确诊雏番鸭死亡原因,对送诊的死亡雏番鸭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针对沙门氏菌fimW基因作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雏番鸭死亡的原因是鸭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10.
鸭疫巴氏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开封地区鸭场发病鸭或病死鸭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HP1、HP2、HP3),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3株分离菌被鉴定为I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都较敏感.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山东16个鸭场有典型浆膜炎临床症状的病(死)鸭中分离到14株细菌,经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PCR等生物学特性鉴定,上述菌株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型鉴定试验表明其中2株为RA-1型、4株为RA-2型,药敏试验表明山东分离株对头孢氨苄、痢特灵、链霉素、庆大霉素较敏感,云南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痢特灵、头孢氨苄较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RA-1、RA-1型分离菌株均可使健康鸭发病或死亡。  相似文献   

12.
鸭大肠杆菌病属鸭的常见病,该文报道了通过临床剖检、细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等方面诊断的一例鸭大肠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海南省文昌市某鸭场病鸭致病原及其耐药情况,试验分别采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检测、PCR鉴定和测序等方法对病鸭致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确定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20株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经PCR鉴定及测序其中17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利福平、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克林霉素、头孢唑肟敏感,对新霉素和磷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4.
从郑州、信阳等地鸭场的发病或死亡鸭的脑、心血、肝、脾等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HP1、HP2、HP3),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三株分离菌被鉴定为I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都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养鸭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对病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特征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相符; PCR检测及基因测序与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同源性达100%;药敏试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哌拉西林3种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确诊病例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发病鸭场鸭的死亡病因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对疑似鸭大肠杆菌感染鸭场的18份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6株鸭大肠杆菌对1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是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四种药物。本研究为了解掌握发病鸭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发病鸭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并进一步测定这些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本试验从广东云浮、广东开平、浙江常山3个地区疑似传染性浆膜炎病鸭中进行了细菌分离,通过鉴别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3个地区共分离鉴定出16株鸭疫里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均对头孢类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大观霉素比较敏感;对恩诺沙星,新霉素等其他受试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本研究为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提供了系统方法,为临床选择合理药物防制鸭传染性浆膜炎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送检的病死雏鸭进行了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确定此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所引起。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壮观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取铁力市地区某鹅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高敏,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利福平不敏感。说明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可作为此养鹅场防治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需减少或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控制重庆市万州区发病鸭场的致病性鸭大肠杆菌病,从万州区5个发病鸭场采取病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鉴定及生化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本次鸭场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链霉素、四环素、青霉素、恩诺沙星对分离的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均为0 mm,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为8 mm,庆大霉素、卡拉霉素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 mm和17 mm,氟苯尼考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达22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