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安生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1):70-70,73
油茶是祁阳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经济树种 ,现有栽培面积 2 8318hm2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 2 9 1% ,占经济林面积的 76 6 % ;常年产油 910t,年产值1370万元 ,是永州市油茶重点产区之一。 1990~1995年林业部将祁阳列为“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一、二期项目”县。通过采取改土与保土相结合 ,施肥与间种培肥地力 ,间密与修枝增强树势等综合技术措施 ,改造低产油茶林 4 0 32万亩 ,3年平均亩产茶油 15 1kg ,比改造前净增 12 55kg ,激发了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该工程 1993年被省林业厅授予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1995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谈广西油茶低产林改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已于 1 994年消灭宜林荒山 ,今后林业的中心工作之一是 ,如何进行低产林改造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值此问题 ,笔者对油茶低产林改造事宜谈点看法。1 广西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意义  油茶是广西大宗经济林 ,也是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林 ,据调查 ,广西有油茶林面积 40多万 hm2 ,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 1 0 %多 ,茶油产量约占全区食用油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长期来 ,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 ,多数地方只是广种薄收 ,经营保守粗放 ,品种混杂 ,且多数为 5 0年代所营造 ,林木老化 ,单产低 ,平均每公顷产茶油徘徊在 5 0~ 80 kg之间 ,按目前市场价计 ,…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余天然次生油茶林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占全市油茶林面积54.9%的次生茶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严重制约了其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其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改造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连续对浙江省2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重点县(市、区)的低产改造林和良种新造林的油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油茶种植总面积16.6万hm~2,其中新造良种面积4.3万hm~2;低产林主要分布在丽水和衢州,约占总面积的80%。新造良种油茶林优势明显,6~8年生每公顷产量已超过低产改造林,经济效益也更加可观;不同地区油茶产量不同,青田县油茶产量最高。对油茶产量与立地条件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产量与坡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271,Sig=0.009),进一步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坡度与因变量产量的线性关系的非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产量)=340.61-5.299X(坡度)。提出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油茶良种栽培面积,增加油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我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有成林面积366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40%以上。但是,我市巨大的油茶林资源优势,并没有变为经济优势,油茶林一直处于低产状态,平均亩产茶油还不到3公斤,效益很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油茶林资源开  相似文献   

6.
低产油茶林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油茶林低产原因目前 ,不少地方的油茶林产量低而不稳 ,其原因可归为以下 4点 :(1)油茶产区历年垦复面积仅占 1/ 5 ,荒芜面积大 ,由于荒芜而造成低产。(2 )自然混交 ,致使品种混杂 ,树龄不一 ,稀密不匀 ,林相紊乱 ,老残林多 ,劣质株多 ,病虫害多。(3 )长期采取挖垦措施 ,但连  相似文献   

7.
凌云县采取常规技术综合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技术措施,努力实施油茶眠产林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1018.5亩,占任务的100.09%。 凌云县有油茶林17.5万亩,是广西的油茶基地县之一。油茶在该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93年,凌云县被列入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二期项目实施县,下达任务为21万亩(含第一期新增任务6000亩)。为此,该县成立了油茶低产林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物种,在我国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展中,推动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浙江省青田地区,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县共有油茶林29.39万亩,其中老油茶林的种植数量为21.4万亩,占全省的最大比重,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上,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基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对油茶林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提升,提升油茶林产量,改变油茶林低产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休宁县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投资建设数个千亩以上茶油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该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我省茶油重点产区。但目前油茶产量普遍存在着低而不稳,油茶低产林通过实施改造技术措施,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百菌清等3种药剂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油茶是我省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仅丰城市油茶面积就达3.49万 hm2 ,但是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却很低 ,除油茶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管理粗放及虫害等因子外 ,油茶各种病害的危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 1997年和 1998年测报调查 ,我市油茶炭疽病在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发生 ,其发生面积分别为 1.92万 hm2 和 2 .16万hm2 ,果实一般被害率为 2 0 %~ 30 %,严重地区达到 70 %~ 80 %,防治油茶炭疽病已是当前油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8年市森防站成立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组 ,分别以 75 %百菌清、6 0 %百菌通和 5 0 %的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