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明确8 h遮光处理对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的差异性。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和中晚熟品种‘冀红9218’为材料,设置8 h光/16 h暗短日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7 d(SD 7)、14 d(SD 14)和21 d(SD 21),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品种的生长特性、花芽分化进程及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遮光明显降低小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且与遮光时间呈负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降低幅度较大;遮光使小豆开花提前的时间增多,开花促进率增大,且与遮光时间呈正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的开花时间提早较多,开花促进率较大;另外,遮光时间与出苗-开花、开花-成熟时间、开花提早时间和开花促进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促使小豆基部、中部和顶部花芽分化时间提前且呈现顶部中部基部的变化趋势,‘冀红9218’较‘白红2号’对短日照敏感,在3个处理下中部和顶部的花芽分化时间较‘白红2号’提前。以上结果说明,遮光处理通过抑制小豆植株的生长而促使小豆花芽分化时间提前。掌握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可为今后小豆花期相遇,加速育种进程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镉污染农田下不同低吸收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5个低镉吸收品种‘中浙优1号’‘ Zhongzheyou 1’、‘中浙优8号’‘ Zhongzheyou 8’、‘华浙优71’‘ Huazheyou 71’、‘甬优17’‘ Yongyou 17’和‘甬优1540’‘ Yongyou 1540’,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某村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试验,探究5种低吸收品种水稻生长情况及对镉的吸收转运特征。  结果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器官中镉的积累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穗;在成熟期,除‘中浙优8号’外,其余水稻品种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茎、根、叶、糙米、稻壳;不同水稻品种中,‘华浙优71’水稻品种的根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的茎和糙米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相同器官中镉积累情况不同,根茎叶中镉质量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和分蘖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糙米镉与千粒重、水稻产量、土壤全镉和土壤有效镉无显著相关。  结论  筛选出‘中浙优8号’为镉污染稻田的优选品种,后期可进一步对其低吸收积累特征进行探讨。图1表5参32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晋红小豆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覆膜和裸地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红小豆株高、产量、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覆膜种植显著提高红小豆的株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2种种植模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小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且水分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变化与产量变化基本一致,而覆膜种植的小豆株高无显著差异,裸地种植的小豆株高到中后期具有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在丰水气候年型下,在山西北部使得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的覆膜和裸地种植的密度分别为20.0万株/hm~2和13.3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密度对小豆叶片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用生育期较短的‘辽红小豆1号’和生育期较长的‘辽红小豆8号’2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比较2个品种的的叶片发育情况、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光合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叶片发育和光合能力方面趋势基本相同。随生育进程增加,叶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比叶重逐渐加大,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再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光合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叶片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枝期和开花期。‘辽红小豆1号’种植密度为18.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辽红小豆8号’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红小豆品种,为庆阳当地红小豆大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对庆阳市种植的10个红小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宫灯红的生育期最短,为127 d,属于早熟品种;晋小豆3号的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最高,分别为42.33个和9.33粒;中红8号和冀红9218的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1.07 g和20.20 g;晋小豆3号亩产量最高,为153.78 kg,较对照高出20.29%,其次是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亩产量分别为138.96 kg和137.11 kg,较对照高出8.7%和7.25%。晋小豆3号、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具有更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适宜于在庆阳市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小豆’开花分别提前为7、5、9 d和9、7、11 d,开花累进促进率也显著增大,‘唐山红小豆’和‘冀红9218’的最大开花累进促进率分别为19%和16%;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短日照处理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处理降幅最大,EP-ES处理降幅较小;全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短日照处理10 h时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在2种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较对照都增加,而淀粉含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冀红9218’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只有在EF-EP(10 h)处理中稍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唐山红小豆’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在3种处理下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EF-EP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加速小豆的生育进程,导致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对籽粒品质指标具有正调控作用,且EF-EP处理的调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
田再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90-91,95
为了筛选出适宜雁门关地区种植的杂豆新品种,提高雁门关地区杂豆产量,2017—2018年对引种的11个杂豆品种包括绿豆、红芸豆、红小豆进行了对比试验,考察不同种类杂豆品种的适应性、农艺性状特性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绿豆品种以汾绿豆5号、1015-38-1、晋绿豆9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1738.5kg/hm2、1679.25kg/hm2、1665kg/hm2;红小豆品种以汾小豆2号、晋小豆2号、汾小豆3号的产量均较高,分别为1805.25kg/hm2、1686kg/hm2、1617kg/hm2;红芸豆品种品以金芸3号、英国红芸豆的产量均较高,分别为1898.25kg/hm2、1740kg/hm2.以上杂豆品种生产性能较好,产量较高,可在雁门关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花期提前,且‘唐山红小豆’更为明显;2个品种的GA_(1+3)和ABA含量较对照呈现降低趋势,IAA含量的变化不同,‘冀红9218’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波动不大,但各个处理较对照降低,而‘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较对照降低,鼓粒期却升高,2个品种的ZR含量较对照呈现升高趋势,但‘唐山红小豆’却稍有差异,开花期降低,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较对照都升高,鼓粒期升高显著,激素含量的变化会影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的GA_(1+3)/ABA和IAA/ABA比值降低,而ZR/ABA和(ZR+GA_(1+3))/ABA比值呈现升高趋势,由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ZR含量升高,促使小豆植株细胞分裂旺盛,生长迅速,营养物质快速转移至果荚中,提前成熟,但较初花前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旨在确定高丹草‘晋草4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适应的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高丹草‘晋草4号’各农艺性状和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西中部地区,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影响下,‘晋草4号’株高、茎粗、分蘖数、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和各项光合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株高、茎粗、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在F2D3时,表现最好;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在分别在F2D4、F2D2和F3D1时表现最好,F2D3时表现次之。处理F2D3即种植密度为390000株/hm2,施肥量为750 kg/hm2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和种衣剂处理对小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比较了3个种植密度和3个种衣剂处理对‘辽引红小豆4号’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探讨适合辽宁小豆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0万株/hm2小豆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大,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小豆豆荚长度最大。10万株/hm2小豆的单株产量最大,但15万株/hm2小豆小区产量和折合公顷产量最高。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的小豆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折合公顷产量均最高。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性指标,而对胞间二氧化碳(CO2)浓度没有明显影响。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小豆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同时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均达到最高值。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对小豆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最显著,而15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的公顷产量最高,是‘辽引红小豆4号’最佳的田间栽培模式。这些结果为我国小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秋  徐敏 《农学学报》2013,3(12):1-5
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红小豆品种‘辽红小豆8号’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进行播期和密度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辽红小豆8号’的产量和主要性状有较大影响。‘辽红小豆8号’在辽阳地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20日—30日,适宜密度19.5万株/hm2~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选取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和‘新春37号’,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0∶0、2∶8、3∶7、4∶6、5∶5共5个氮肥基追比处理,比较分析两个小麦品种的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肥不同基追比处理下,‘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均在3∶7处理下最优,且呈现3∶74∶65∶52∶80∶0趋势;两个品种茎鞘和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0∶0处理,而对籽粒贡献率则表现相反。在3∶7处理下,‘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产量分别为7 304.45和7 546.17 kg·hm~(-2)。最优氮肥基追比例为3∶7。  相似文献   

14.
马永珍  王芳  王舰 《农学学报》2020,10(6):15-2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光周期处理的响应,以‘国外2号’、‘闽薯1号’以及‘青薯9号’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 h/d、12 h/d和16 h/d三种光周期处理,培养35天时测定并分析生长和生理指标数据。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片数、鲜重、茎粗、茎节数、根数、干重、根长、株高8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国外2号’、‘闽薯1号’、和‘青薯9号’都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综合生长性能有所增加,在16 h/d光照处理下,3个品种的综合生长性能均达到最优。(2)16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国外2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在8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闽薯1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由于‘国外2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两种氧化酶类对光周期不太敏感,SOD与CAT活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闽薯1号’马铃薯在12 h/d光照处理下SOD活性最高,MDA含量积累最少。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茎蘖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相比较普通品种的优势在于,达到最高茎蘖数后,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最终成穗率均高;产量与茎蘖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状态,其中产量与最高茎蘖数、茎蘖增长速率、茎蘖消亡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分蘖数、最终成穗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的种植密度可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群体光合生理功能,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高粱品种的增产潜力。以酿造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晋杂23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对高粱生长、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高粱株高相应增高,而茎粗相应变细;高粱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和总光合势呈显著性增加,而透光率、群体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呈现递减的趋势;高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现递减的趋势,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性增加。在4.5万株/hm2~10.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呈显著性增加,其中密度在10.5万株/hm2的籽粒产量比4.5万株/hm2增产13.8%。随着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相应增加,穗粒数相应减少,千粒重没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种植密度与LAI、LAD、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透光率、NAR和CGR呈显著性负相关。本研究表明,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酿造高粱‘晋杂23号’的种植密度以10.5万株/hm2为宜,在高粱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优化群体光合生理功能,使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 故城红小豆色艳质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该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由于存在着低产问题,致使红小豆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为了探索红小豆高产途径,故城县三豆(红小豆、绿豆、青仁乌豆)集团连续3年经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总结出麦茬红小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1 选用优良品种 经试验:冀红4号、5号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2 选地块 红小豆出苗前后最怕雨涝,开花前后怕干旱,所以,应选择遇旱能浇,遇涝能排的地块,一般亩产小麦300公斤即为红小豆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南疆无膜滴灌栽培对棉花出苗及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无膜栽培对南疆荒漠绿洲带不同品种棉花出苗、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栽培方式,设无膜和覆膜2个处理;副区为品种,分别为‘中619’(‘CCRI619’)、‘新陆早48号’(‘XZ48’)、‘中74’(‘CCRI74’)。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各处理棉花的出苗情况、植株性状、生长分析指标及产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无膜栽培降低了棉花的萌动速度、顶土破土能力及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差;(2)无膜栽培与覆膜栽培相比,显著降低了棉花群体的经济产量,极显著降低了棉花的群体生物产量,而对棉花植株性状、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较小;(3)无膜栽培棉花单株籽棉产量与覆膜栽培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无膜栽培下不同品种间单株籽棉产量和群体经济产量差异均显著,表现为‘CCRI619’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余2个品种。‘CCRI619’适合南疆地区无膜栽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晋中市的自然条件,提出了红小豆晋小豆2号高产栽培模式和各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措施,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20.
选用砧木‘云南黑籽南瓜’和‘黄诚根2号’嫁接‘新泰密刺’黄瓜,以自根黄瓜为对照,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外源硅浓度下幼苗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硅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外源硅(0.085和0.17mmol/L)提高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生物量,高浓度外源硅(1.7 mmol/L)起到抑制作用;器官硅含量随外源硅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器官中硅含量为叶片根系茎;植株对硅的吸收速率为‘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自根黄瓜‘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相同硅浓度下器官中硅含量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嫁接和适量外源硅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嫁接砧木会改变植株对硅的吸收分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