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18年8月份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癌以来,疫情不断扩散、蔓延。截至12月16日,全国共有22个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91起,其中81起疫情的传播途径均已查明:因异地调运引发的疫情共有14起,约占全部疫情的17%;因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共有32起,约占全部疫情的40%;因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后.  相似文献   

2.
从2021年4月1日起,逐步限制活猪调运. 在“北猪南运”后,由于生猪调运加速非洲猪瘟传播,农业农村部设定了4月1日起逐步限制活猪调运的时间节点,而这亦将成为国内生猪调运形式的转折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调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是一个过程,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5月发布的《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继续推进分区防控.在总结中南区试点经验,迸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的同时,从2021年4月1日起,逐步限制活猪调运,除种猪仔猪外,其他活猪原则上不出大区,出大区的活猪必须按规定抽检合格后,经指定路线“点对点”调运.  相似文献   

3.
2018年8月初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其后有多个省份相继爆发疫情。虽然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处于总体可控状态,但也对生猪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限制生猪长途调运是防止非洲猪瘟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于以往大规模的活猪运输,猪肉的调运很大程度上需要重塑供应链。供应链中的生猪屠宰、冷库储藏、运输等关键环节都必须做出调整。为此,本文梳理了非洲猪瘟背景下从调猪到调肉供应链重塑的关键节点,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国家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及时出台防控非洲猪瘟系列政策,强化生猪调运监管,消除生猪调运给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效防范因生猪调运引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山东省也相继出台了生猪调运监管新措施、新规定和新要求。1 生猪产地检疫新措施1.1 检疫申报1.1.1 检疫申报实名制生猪出栏离开养殖场(户)前,货主(畜主)凭身份证明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实名申报检疫。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当前,正值生猪补栏增养的关键时节,种猪、仔猪调运频繁,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时有发生,3月份发生的5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均由违法违规调运引发。为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生猪规范有序调运,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我部决定自即日起至6月1日,集中开展为期60天左右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我国首次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全球尚无可用疫苗,只能通过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予以防控。严格控制活猪调运,变"运猪"为"运肉",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的关键措施。2019年,广东等中南六省区在全国率先启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试点,采取严格限制非中南区活猪调入等措施,以期实现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和猪肉产品有效供给等政策目标。2021年4月,在总结中南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此项工作。这说明中南区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对此的分析和研究稀少,更罕见定量的实证检验。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活猪调运与疫情发生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南区分区防控试点成效进行了初步验证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8年我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1]以来,截至2022年7月1日,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23起非法调运引发的非洲猪瘟疫情,说明违法调运可导致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严重影响非洲猪瘟的防控成果。本文就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一起因外省违规调入生猪引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处置过程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1 疫情基本情况2021年3月19日早上6时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9月13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在石家庄市组织举办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暨肉品供应座谈活动。期间通报了当前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传达了国家和省对生猪及产品调运政策,要求全省定点屠宰企业认真履行疫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活猪调运、进场核查、检疫检验、疫情报告、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报告发生1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其中绝大多数疫情由违法违规调运引发。目前,在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部分疫情的调查和追溯等工作取得进展,有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查获外省违法调运染疫仔猪3月4日,五通桥区查获一批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因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污染携带病毒,不经彻底消毒进入其他猪场引发的疫情占到了目前我国所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四成以上,在各种传播途径中占比最高,已成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风险点。  相似文献   

11.
步入2021年,价位持续居高不下的"二师兄"迎来了"跌跌不休"的局面,4月10日生猪价格触及"冰点",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跌至每千克20元附近,后受市场二次育肥以及屠宰企业低价收猪影响,猪价止跌呈现全面反弹的态势.与此同时,4月1日起,我国开始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相继推出生猪调运新规,新规可促使生猪养殖疫情风险得到...  相似文献   

12.
活猪在散装调运过程中,因为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猪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出现死亡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散装调运活猪发生伤亡的原因及防避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我区牲猪市场不断扩展,调销广东、海南等地开放城市的活猪数量日益增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长途调运活猪环节。目前调销外地的活猪多采用汽车散装运输,由于路途遥远,以及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使猪在调运过程中经常发生伤残和死亡,给购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畜牧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生产方式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比例的逐年提高,为改善种畜的品质和结构,提高养殖生产力,从国内、外采购种畜的活动日益频繁。同时,一些动物疫病也随着种畜的异地调运而传播和流行,不少的地方因调运种畜引发动物疫情,不仅  相似文献   

15.
2019年4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某生猪养殖合作社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可能来源及扩散范围,科学指导疫情处置工作,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采样检测等方式,对该合作社及流行病学相关场点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溯源调查发现,此次疫情由调运的生猪及车辆机械性带毒引发可能性最大;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局限于该养殖合作社,但对屠宰场有污染。调查结果提示,应提高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完善车辆洗消制度,严格调运和屠宰环节的检疫监管。  相似文献   

16.
分析宁夏近几年来发生的动物疫情,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跨省调运动物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跨省调运动物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从而引发动物疫情,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搞好跨省调运动物的监督管理。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基层工作的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南六省(区)防控应急指挥部联合发布《关于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的通知》,明确2019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区)将严格检查进入本区的活猪(种猪、仔猪除外;在2020年11月30日前,符合中南区跨大区"点对点"调运备案条件的生猪除外),自2020年11月30日起,中南区内省(区)与省(区)之间禁止活猪跨省(区)调运,种猪、仔猪除外。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因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污染携带病毒,不经彻底消毒进入其他猪场引发的疫情占到了目前我国所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四成以上,在各种传播途径中占比最高,已成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风险点.尤其是当前在进口冷链动物产品中频频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殖技术》2007,(3):53-53
目前正值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高发季节,禽流感病毒活跃、感染力强,又逢春季畜禽集中补栏,大范围调运频繁,容易造成疫情跨区域传播.再加上气候转暖。候鸟传播疫情风险较大。而一些地方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防控措施落实不够。为此,农业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部署禽流感防控工作,要求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种禽、奶牛或其他非屠宰畜,要在调运前至少2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未进行强化免疫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调运畜禽到达目的地后,要按规定进行隔离检疫。同时要对查出的病死畜禽,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雷牧良 《养猪》1992,(3):21-21
运输应激导致活猪掉膘甚至死亡的现象已成为大中猪场、养猪专业户及生猪转运站(场)等单位经营活猪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供参考。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一)生猪调运前,必须提前几天派业务员同生猪收购单位取得联系,衔接调运计划及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