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灌电力设施、线路及计量装置,由于安装于偏僻旷野,往往成为被盗窃、破坏的对象.2006年,山东省淄博供电公司通过"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对周村区的82台农灌变压器、602.21 km农灌电力线路、5 427只农灌电能表,全部归由淄博供电公司周村供电部维护管理.如何保障农灌电力设施完好无损,他们成立课题组,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1.1有偿服务的范围严格按照产权分界点划分,主要包括产权属电力客户的高压线路、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变压器、配电盘、互感器、电动机、计量器具、电能表及以下低压线路、熔断器、熔丝、各类开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电力设施的维护、维修和故障排除工作。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几起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当前农村少年儿童引发供用电事故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突发性。从已发生几起供用电事故分析,90%以上事故由突发性引起。某乡一名儿童在110kV线路下放风筝,不慎风筝碰上电线,风筝尾巴挂在高高的电力线路上,形成“荡秋千”,夜晚又遇到刮风下雨,发生电线短路、局部停电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_。盲目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义务”,大多数农村少年儿童不学法,不懂有关电力法规,对安全用电、保护电力设施知识一无所知,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然而,有的农村新房违法建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给农村供用电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也给农村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增添了难度。笔者结合多年的电力设备保护工作经历,分析电力线路保护区违法建房问题及预防措施。1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违法建房的主要原因1.1农民对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强农民对电力法律法规了解不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建房与电力设施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排灌用电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村排灌用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排灌电力线路安全隐患多.农民浇地困难重重.由于国家没有农村排灌电力线路改造政策.加上大部分农村排灌电力线路供电半径大.且线路年久失修.电力配套设施残缺不全.农村排灌高峰期“挂钩线”、“地爬线”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目的.有的地方农村电灌面积还达不到95%.部分地方还有用柴油机浇地。“浇地难”成了,农民最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6.
李廷河  孟良 《农电管理》2012,(12):25-26
面对农村电力设施因点多、面广、布点分散且产权界定不清而造成供电设施频频被盗的状况,河北省广平县供电公司积极与政府沟通,成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同时强化宣传,警电联合,形成了保护电力设施坚强网络,有效地提高了电力设施保护效率,为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农用电力线路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民利益、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用电力线路依然归村级集体管辖,且存在着缺乏规划、线路设施陈旧、管理薄弱、安全隐患多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安全用电。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桐庐县供电公司加大投入农村电力设施改造移交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丁军华 《农村电工》2006,14(5):20-20
1加强安全管理。避免责任事故 1.1理清产权界限,预防非产权设备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发生 一是加大对线路的巡视及消缺工作.对那些产权不属于供电企业的电力设施.如产权人要求供电企业提供帮助.就一定要与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划清责任主体。防止卷入不必要的纠纷之中.二是经常对管辖范围内运行的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的电力设施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进行整改。三是对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电力设施。要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审查验收。四是积极主动地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对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坚决依法强行拆除,杜绝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全年农业丰产丰收,江苏省宿迁供电公司农业生产“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来到河道沟渠边,全面维护农灌线路,对辖区电灌站的电动机接线柱、仪表指示器、专用变压器等进行全面检测维护,保证农灌电力供应不误农时.一幅生机盎然的农业生产画卷便在宿迁大地铺展开来,在忙碌的人群中,宿迁供电公司电力员工穿梭其中,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农民农业生产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深井泵已不能满足农灌的需要,而安装潜水电泵就成为农村农灌的必然要求,农灌计量表怎样安装是农村电工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农灌计量表几种安装方法的优缺点介  相似文献   

11.
县级供电企业所辖电力线路呈线长、面广的特点,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农村,35kV线路拉线频繁出现UT线夹被盗现象,提出采取技术防盗、加大线路设备的巡视力度,加大电力设施保护教育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季节性用电设施具有鲜明的服务农业生产和季节性等特点。由于这些用电设施往往架设在野外,平时人迹罕至,往往成为了极少数不法分子眼中的"唐僧肉",在季节性用电使用淡季,这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想方设法盗窃电力设施谋利。许多在农网改造升级的惠民政策下,供电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架设的用于助力农民脱贫攻坚的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13.
电力设施被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村电力设施被盗的特点 1,1偏僻地区作案多。一些不法分子主要选择在距农户住宅较远,地势偏僻,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作案。 1.2夜间作案多。由于夜间能见度低,人员走动少。盗窃电力设施的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夜间作案。 1.3团体犯罪多。盗窃电力设施,主要是盗割高低压输电线路导线、拆卸铁塔塔材、盗窃电力变压器铜绕组等,不法分子单独作案往往难以得手,一般2人以上团伙作案较多,破坏性大,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刘钧 《农村电工》2005,13(3):44-44
农闲季节,少数不法之徒将农村高、低压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等电力设施作为“猎物”。连续发生电力设施盗窃案件,不但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引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镇规划、绿化、建房违章违规已成为危及人身安全,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主要矛盾。1992年我县南秀林村一村民不听供电部门的再三劝阻,将房建在10kV线路下,在砸房顶时一妇女触电死亡。东头村委将7户村民的宅基地规划在10kV线路下,一位24岁的妇女在挪动电视天线时触电死亡。1995年微新庄村将本村的库房建在35kV线路下,而且把两基电杆圈在院内,护电人员几次劝阻无济于事。更叫人费解的是城建部门将一村民的商品房规划在10kV线路下,用户仗其宅基地在规划之内,对护电人员的劝解置之不理,电力部门采取停电阻止施工后,此农民又大动干戈,对护电人  相似文献   

16.
童钧  李题印  沈凯 《农电管理》2012,(11):24-26
为全面实施“新捉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尝试创新社会管理新举措,探索实践供电服务新方式,实施“你用电、我用心”捉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提升农村群众用电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力破解供电服务中农灌线路和表后产权线路安全管理等难题,消除农户、家庭作坊和私营企业在农灌线路私拉乱接等现象,提高居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和投运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供电局与余杭区仁和镇(街道)政府签订了电力村镇共建服务协议。“共建”有效破解了农电管理难题,取得一系列成效,营造了农户、村镇、供电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三农"惠民政策的大力实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农网建设与改造力度也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但由于在上一轮农网改造中,农灌低压电网改造不平衡、不彻底,安全用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灌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的"三防"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农村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给安全用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轻者引起电网事故,重者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笔者根据多年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1存在的问题(1)农村居民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强,部分人建房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始,我村农用动力、照明和部分农灌电力线路,使用了农用地埋线路供电.经过几年来的线路投运实践看,优于架空线路.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是依靠电力“机井”取水。每年的春耕、秋播两个季节,供电企业都要提前制定保障农业抗旱用电的有效措施。由于农田灌溉用电环境比较潮湿,在这个时期也往往因为部分农灌电力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运行时间不固定、农村地区安全用电的意识不强、在“机井通”上私接电缆灌溉等各种原因引起人身触电风险。供电企业须要依法依规、尽职履责做大量的安全管理及服务保障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一旦触电事故发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