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制备时琥珀酸氯霉素(HS-CAP)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微粒。并进一步应用于电化学传感检测琥珀酸氯霉素残留。实验采用快速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以HS-CAP分子为模板,以甲基丙烯酸(MA)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HS-CAP分子印迹聚合微粒。通过电镜扫描分析了该聚合微粒的表征,同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catchard方程分析,研究了印迹聚合微粒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印迹聚合微粒表面存在大量可以特异性识别模板分子印迹微孔,直径介于0.2-0.5μm之间,印迹聚合微粒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3.66μmoL·g^-1,平衡离解常数为3.75mmoL·L^-1,印迹聚合微粒对HS-CAP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在4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本实验制备HS-CAP分子印迹聚合微粒操作简单,印迹微粒对模板分子特异性识别能力强,为进一步制备HS-CAP分子印迹聚合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裸丝网印刷电极(SPE)为载体原位合成分子印迹膜(MIM),制得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MIM-SPE),从而建立MIM-SPE检测沙丁胺醇(SAL)的方法。首先通过SPE获得标准液中SAL的电化学行为图像,并计算得到标准曲线:I=2.9818+0.14302c,R=0.998,检测限为0.9mg/L,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6.0mg/L;再用修饰电极测定SAL,得到标准方程:I=8.9433+0.79294c,R=0.996,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mg/L,检测限为0.2mg/L。该方法平均回收率可达86.7%,准确率为100%,存在相似干扰物的情况下,检出量为94.8%以上,结果比较理想。另外,此方法检测单个样品用时仅为150s,因此MIM-SPE可以方便快速检测SAL,检测成本较低,适用于现场的大批样品快速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3.
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构建了用于检测孔雀石绿的分子印迹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MIM-SPR)。首先利用表面引发聚合的方法在SPR金片表面合成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再对MIM-SPR传感器的吸附响应性、选择性、再生性进行评价。该传感器的响应值与孔雀石绿在1×10-2~5μ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测限为0.067μg·m L-1,且选择性和再生性好。结果表明以分子印迹膜作为识别元件的MIM-SPR传感器在检测孔雀石绿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选择性和再生性好。  相似文献   

4.
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分别在玻碳电极(GCE)和双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原位电聚合形成聚邻苯二胺膜,经醋酸-乙醇混合溶液将模板分子洗脱,制得两种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电极(CAP-MIP/GCE和CAP-MIP/SPCE)。以K3Fe(CN)6为电活性探针,建立了间接测定氯霉素的分析方法,并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重现性和选择性等进行评价。CAPMIP/GCE和CAP-MIP/SPCE在溶液中的响应电流与氯霉素浓度分别在1.0×10-5~1.0×10-4 mol/L、2.0×10-5~1.4×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5.2×10-6、1.9×10-6 mol/L。运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纯牛奶中的氯霉素进行测定,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氯霉素传感器选择性好、准确可靠,适用于牛奶样品中氯霉素的测定,其中双通道分子印迹传感器可同时平行检测样品两次,且样品用量少(50μL),在分析速度和重现性等方面比基于玻碳电极的分子印迹传感器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特异性识别能力强的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膜,进一步探索利用该膜进行电化学检测琥珀酸氯霉素残留的新方法,试验通过偶联的紫外光引发聚合和相转换成膜过程,制备了HS-CAP分子印迹聚砜膜,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时,对琥珀酸氯霉索分子表现出了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L-色氨酸的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聚合单体,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在pH值为9.37的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直接在金电极表面聚合制得L-色氨酸的分子印迹膜,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以检测L-色氨酸.由于L-色氨酸本身无电化学活性,实验中以铁氰化钾作为探针分子,采用恒电位计时安培法对L-色氨酸进行快速检测,响应在100 s内达到稳定,并且有良好的选择识别性和重现性.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10×10-5~8.83×10-4 mol/L.本文还测定了2-巯基苯并咪唑与L-色氨酸络合物的结合常数,讨论了该传感器的最佳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贤珍  余盛禄  孙德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53-7254,7290
[目的]寻求检测氯霉素的简单方法。[方法]用紫外光引发,在压电传感器电极上原位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分析功能单体的种类、用量对聚合膜的影响,考察传感器对氯霉素的作用。[结果]在氯霉素作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酯作功能单体、氯霉素与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酯用量1∶2时,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响应最佳。在30~160μg/L时传感器对氯霉素的响应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30μg/L。[结论]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可以用作压电传感器的识别元件。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本体热聚合的方式合成盐酸克伦特罗的分子印迹物(molecularly imprintedpolymers,MIPs),通过扫描电镜、吸附实验和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研究该印迹材料的性能。用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优化固相萃取条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洗脱液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此印迹物的平衡吸附常数(b)为5.14mL/mol,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流值与盐酸克伦特罗的浓度在0.056~2.78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05mg/L,盐酸克伦特罗在猪尿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9.3%~99.6%。此萃取方法也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可定量检测牛奶中结合珠蛋白(Hp)含量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以三电极系统中的金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L-半胱氨酸、纳米金颗粒和抗牛Hp抗体依次组装在工作电极上,制成免疫传感器。制成的免疫传感器对Hp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5~100 mg.L-1,最低检测限为0.63 mg.L-1,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分别采用该传感器和ELISA检测试剂盒对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样中的Hp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两种检测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可定量检测牛奶中的结合珠蛋白(Hp)。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电化学聚合制备尼古丁分子印迹聚邻氨基酚敏感膜传感器,并对分子印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弱酸性条件下,以邻氨基酚为单体,尼古丁为模板分子,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成膜制备传感器.该传感器对尼古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敏感度,用恒电位计时安培法,尼古丁浓度在4.0×10-7~3.3×10-5mol/L范围内与电流增量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10-7mol/L,加标回收率在99%~10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