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煤塌陷区部分地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壤接近饱和湿度,具有建设人工湿地的良好条件.在分析徐州市九里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从水环境综合整治、粉煤灰利用、驳岸建设、植物配置等方面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的可持续景观规划进行研究,以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情况的加剧,我国对自然环境的恢复、保护工作在不断的加强,我国各地秉承"可持续发展观"开展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工湿地建设、恢复,就是对自然环境保护、修复的重要途径。结合人工湿地的特点以及作用,本文对人工湿地管理、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路径进行了阐述,希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国内外人工湿地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Monod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离散型水流流动模型.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特别是对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重要水力学问题的分析研究,改进传统的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化设计方法.笔者提出的新的人工湿地结构参数推算方法,在设计的准确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较传统设计方法有了较大的提高,将对人工湿地工程的构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内容,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湿地是城市景观和生态不可或缺的。文章文对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做了介绍,全面分析了城市湿地的功效,并提出对其规划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内先进的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在采煤及塌陷区规划建设电网,以和谐发展效率优先为理念,分析煤矿资源分布和煤层结构,统筹采矿区内电网规划建设,应用防塌陷电网建设新技术,借助政府职能,协调电网与煤矿企业利益,签订安全协议,实现电网规划建设与煤炭资源相互支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南四湖水体污染情况的调查和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运行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学模型,对南四湖水质和污染水体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认为人工湿地的建设对于污染水体净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检测结果证明,新薛河入湖口水质在Ⅲ类水与Ⅳ类水之间波动,未完全达到南水北调工程的Ⅲ类水水质要求。研究项目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南四湖水质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石佛寺人工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目标,从生态系统特性、功能特性和扰动特性3方面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评价指标,提出5级评价标准来建立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Ⅱ级,属健康状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对湿地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为湿地管理和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量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人工湿地植物的去污机理、去污作用、影响因素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作了综述,并对人工湿地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基质及其去污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人工湿地基质的来源将其分为天然基质、工业副产品基质和人造基质.对常见的人工湿地基质如沸石、页岩、粉煤灰的去污能力进行了比较,并对基质去除悬浮固体物、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硫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人工湿地基质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3年的植物试验、覆盖度试验、水力负荷试验、水力停留时间试验,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水质指标值所占权重,对华北地区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最大限度获得潜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水质净化能力,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得出常温运行期、低温运行期和过渡期的较优方案,可供中国北方地区潜流人工湿地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托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生态和休闲两大主题,规划衡水湖生态湿地公园项目。介绍项目概况与场地资源情况,阐述项目规划理念与功能定位,详细说明项目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为建设具有衡水地方特色的休闲与保护并重的综合性多功能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将直接投加本源微生物菌剂的水处理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采用“预处理+改善基质”的方法,对进入湿地前的水体投加本源微生物菌剂以降低进入湿地的污染负荷,并在湿地的基质中掺加固化后的本源微生物菌剂来降解堵塞湿地的淤积物质,由此治理湿地堵塞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深圳市甘坑河和甘坑人工湿地为例进行治理,经治理一个月后,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达一级排放标准,各项指标的去除率为:COD,80%~90%;BOD5,85%~95%;氨氮,75%~85%;总磷,55%~65%.从2005年治理至今人工湿地仍运行良好,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够使人工湿地恢复其污水处理能力,解决人工湿地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生态、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应用日渐广泛。随着应用和机理研究的深入,传统湿地在运行过程中也涌现出各种问题。文章概述了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艺原理、类型,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石佛寺人工湿地环境效应与生态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主要环境效应包括湿地内物种多样性、对水质具有改善作用、对微气候及周围气候具有改善作用等。石佛寺人工湿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正面影响,但新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还具有脆弱性,还需要加强管理,经分析主要生态管理对策如下:对芦苇、蒲草和荷花进行收割;对过渡生长的浮叶和沉水植物进行适当的控制与打捞,但要保证该物种不会消失;建立植物缓冲带;限制旅游等。  相似文献   

15.
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湿地水质进行长期监测,来研究人工湿地对辽河水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石佛寺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溶解氧与营养盐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对CODMn、CODCr和BOD5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48.3%、66.5%和65.8%;部分时段湿地出口处DO比入口有所降低,但比建立人工湿地前DO浓度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需要消耗溶解氧;在汛期对NH3-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8.1%、88.2%和72.0%。汛期出口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符合《辽宁省水功能区划》石佛寺水库水质级别为Ⅲ类的要求。2012年水质状况良好,但部分去除率出现负值,说明要加强水生植物衰败后的管理,防止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分别构建无植物、种植伞草、种植黄菖蒲以及伞草和黄菖蒲组合种植的四种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的测定和分析比较了成都地区不同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组合植物人工湿地对NH4+-N、TN、TP去除率均约为50%左右,黄菖蒲人工湿地对NH4+-N、TN、TP去除率均约为42%左右,伞草人工湿地对NH4+-N、TN、TP去除率均约为35%左右,无植物人工湿地对NH4+-N、TN、TP去除率均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主要供水水库上游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权重,建立了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的评估模型。采用构建的评估体系对3个典型水库上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影响水质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供水水库上游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研究人工湿地集成工程的水质水生态作用,以深圳市洪湖公园人工湿地集成工程为例,系统监测了2006-2014年的人工湿地进出水水质、湖泊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物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工程出水水质较好,除NH3-N外,主要水质指标均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人工湿地出水经过洪湖公园内的多水塘系统、水生植物系统后,水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浮游植物种类呈现下降的趋势,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物种数明显增加、结构呈现复杂化趋势;湖体内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呈现一定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愈发明显。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全球水环境污染中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其主要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大量氮磷污染物排放进入江河湖泊,导致了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因此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人工湿地是治理该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土地资源受限的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来说人工湿地的建设成本过高,因此要充分考虑排水沟塘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季节变化对潜流人工湿地除磷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季节变化对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以红砖作为基质、美人蕉作为湿地植物构建了潜流人工湿地,并对其不同季节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对NH4+-N和TP的去除效果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夏季达到最高,二者均约为80%左右,冬季最低,其中NH4+-N去除率约为10%,TP去除率约为20%;NH4+-N和TP的去除率随季节变化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