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常猪尿为清水样、无颜色或带浅黄色、无异物的液体。如果尿液变色,尿中含有异物或排尿时姿势改变,多为病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化验结果等可综合判断出猪患何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猪尿与猪病     
《油气储运》2005,(10):50-51
健康猪只的尿液为清水样,无颜色或带浅黄色,无异物的液体。排尿姿势多为后肢展开,稍下弯(母),尿液接连不断地排出。如果尿液变色,内含有异物或排尿时姿势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刘万珍 《河北农业》2005,(11):27-27
冬季由于青绿多汁饲料缺乏。长期饲喂猪干料、单一料、粗饲料或料中混有泥水异物等,加之天气寒冷,猪运动少,饮水不足,缺乏营养物质,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喂方式等,都极易影响猪的分泌机能和肠胃功能,致使肠内容物停滞阻塞于某段肠腔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猪异食癖是猪养殖业的常见问题之一,发病原因涉及管理、环境、应激等因素.患猪常表现为对墙壁、食槽、泥土等异物的舔食或啃食,并导致猪只互相攻击,危害猪养殖业的经济利益.防治猪异食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如发现发病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猪的无名高热是指原因不明,发热突然.以高热(体温40℃以上),皮肤发红或有红斑、粪干尿少为特征的一种发热综合症,俗称“红萝卜症、发斑症”。该病一年四季可发,以夏秋季节多发,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很差或无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病例介绍,分析了猪消化系统异物创伤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并通过对病例的诊断治疗,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SPF猪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中国养猪现状、饲养型式和规模,就SPF猪(无特定病原的猪)规模化猪场建设,为彻底改变我国养猪的落后面貌,提出了SPF猪种猪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主要症状是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粪干,尿黄,呼吸困难,喜伏卧,患猪皮肤发红,耳部发绀,  相似文献   

9.
1.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0.5℃~42℃,食欲差,喜卧,便秘或拉稀。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食欲废绝,尿黄,尿血.身上有出血点,呈黄疸、败血、贫血症状,有的还伴有眼屎多、红肿,有的还出现卧地不起,到后期,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2012年9月20日,洛滨镇蔡邓村三组养殖户雷××前来就诊,一头老母猪昨天投药操作不当,误将药液投入气管,第二天病猪体温升高41.5℃以上,呼吸困难,咳喘、流鼻、精神沉欲,食欲废绝,大便干,小便黄,呈腹式呼吸,确诊为异物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黄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有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和贫血为特征。一、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而且经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使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0.5~41.5℃,部分可达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或废绝;耳尖、鼻、腹下皮肤有红色出血斑,后期变成青紫色,指压不褪色,眼后膜初起起潮红,后期苍白,粪便干燥、带血,尿呈茶色或酱油色。  相似文献   

13.
初秀 《农技服务》2005,(8):44-44
(一)症状 病仔猪为急性发作,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头弯向一侧.头顶地、墙等,2—3日内死亡。成猪初期食欲减退,体温无变化,猪皮肤上出现红斑。后期拒食、腹痛,腹泻或便秘,粪中带有血液和粘液,生长缓慢,消瘦,毛粗乱无光泽等。妊娠母猪流产、死产。  相似文献   

14.
冬季天气寒冷,养殖户常在猪舍内铺些麦秸、稻草或玉米秆作为褥草,以便保温。但铺的褥草如果长期不晾晒,加之猪尿窝子,十分潮湿,有时甚至结冰。这样不但起不到保温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猪舍内的湿度,降低了舍内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极为不利,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现介绍一种垫褥草的好办法——草沙混合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15N标记紫云英青贮饲料饲喂生长猪,研究了猪对紫云英青贮饲料中氮的代谢规律。证明猪对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53.75%,猪粪、尿对青贮饲料中N素的回收率分别为39.36%和24.71%。紫云英青贮饲料和配合饲料按1∶2比例(干物计)饲养猪,能使猪正常生长并提高猪胴体的瘦肉率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为紫云英用作青贮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猪湿疹又称猪湿毒,多因猪久卧湿地,湿毒伤及皮肤而引起。该病是一种以皮肤发生丘疹、疹块和搔痒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仔猪多见。该病常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1、发病原因多因猪长期被关养在阴暗潮湿、粪尿堆积、通风条件差的猪栏内;皮肤污秽、昆虫叮咬、湿热熏蒸;某些慢性病如消化不良、肾脏疾病、神经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维生素缺乏、寄生昆虫病菌以及生理机能紊乱等因素引起。该病以仔猪、架子猪、育肥猪多发,母猪少发;以夏秋季的5~8月多发。圈舍干燥、通风条件好、猪体干净、饲养密度合理的猪场发病较少。2、临床病状病初皮肤发红…  相似文献   

17.
<正> 1 宰前健、病猪的不同特征 1.1 健康猪的特征。肌肉丰满,圆润肥胖,被毛有光泽,姿态安闲、运动自如,自行掘土采食,喜欢躺卧,但生人接近时立即逃避,精神活泼,动作灵敏,皮温正常,粪呈灰色圆柱状或软糊状,尿黄色澄清。  相似文献   

18.
猪磷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清华 《饲料博览》2002,(11):25-26
磷元素可以加速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瘦肉组织的积累,是动物不可缺少的主要无机元素之一。磷是自然界中有限的非再生资源(Abelson,1999)。动植物只能利用以无机盐形式(PO43-,HPO42-,H2PO4-)存在的磷,作为动物必需的矿物元素,磷已经成为目前动物饲粮中仅次于能量和蛋白质的第三种最昂贵的养分。如何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磷,解决粪尿中磷的过量排泄,以尽量减少养分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是全球养猪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有关猪对磷利用的研究作一简述。1影响磷利用的因素猪磷源为内源性或…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村》2004,(5):28-28
正确选购育肥用仔猪在集市或猪场挑选仔猪应做到“八看二问”:一看皮毛,要求光亮、红润;二看眼睛,要求有神、无眼屎;三看嘴鼻,要求嘴短扁、鼻孔大、鼻镜湿润;四看体型,要求背腰长、胸宽深;五看四蹄,要求四蹄健康、整齐;六看尾巴,要求活动自如;七看肛门,要求干净无稀粪脏物;八看活动,要求行动自如,有较强的食欲。二问:一问品种情况,最好是选择优良品种的杂交仔猪。二问防疫情况,不要从疫区买仔猪,要了解注射过何种疫苗。  相似文献   

20.
杜洛克生长猪理想氨基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48头杜洛克生长猪的饲养试验及6头阉公猪的代谢试验,探讨了17%,15%两种蛋白水平及0.8%、0.95%和1.05%三种赖氨酸水平的6种饲粮对杜洛克生长猪日增重、氮沉积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蛋白水平对增重影响差异不大(P〉0.05)。高蛋白时,以1.05%的赖氨酸、赖蛋比6.2饲粮获得最好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低蛋白时,以0.95%赖氨酸、赖蛋比6.3增重最好。尿N与日食N量呈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