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丝瓜营养丰富,瓜肉柔嫩,味道清香,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随着目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丝瓜由夏季生产扩大到常年生产,能周年供应上市。采用日光温室进行高密度模式化栽培,每667m^2产量达25,000kg以上。特别是进行深冬栽培,于12月中旬开始采收,元旦、春节期间大量上市,市场价格较高,效益十分可观。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丝瓜高密度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丝瓜采用四膜覆盖生产技术,做好植株调整,加强温湿度调控管理,不仅可提前上市30d,而且可连续结瓜、陆续采收,比在同样的设施栽培中可提高产量30%左右,产量达7000kg/667m~2,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3.
丝瓜络生产是慈溪市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过去一直认为丝瓜只适宜在如慈溪那样偏碱土壤中种植。近几年我们抓住慈溪市土地减少,丝瓜种植面积缩小的有利时机和人们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心理动态,发展丝瓜种植。2003年我市种植丝瓜80hm^2,是第一年大面积种植,虽然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仍获得较高产量。泗门镇种植丝瓜13.3hm^2,丝瓜络平均产量在150kg/667m^2左右;东南街道一块高产攻关田,经余姚市农技总站验收,丝瓜络产量达220kg/667m^2,可以说丝瓜试种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草莓新品种栽植密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引进草莓新品种:达赛莱克特(DARSELECT)、土特拉(TUDLA)和卡图诺(CARTUNO)在我国北方和南方,4种栽培模式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表明,达赛莱克特更适合北方栽培,土特拉和卡图诺适合南方栽培。经专业化繁育的无病毒新品种苗木超过当地生产者自繁传统品种苗木的结果产量25%-48%。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不如引种地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栽培条件造成。密度试验表明,密度与株产基本上呈负相关,密度与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针对不同品种与栽培模式,可以初步筛选出获得最高产量(1500kg/667m^2-2000kg/667m^2以上)的种植密度,日光温室8000株/667m^2,大棚和小拱棚4400株/667m^2,露地5000株/667m^2-7400株/667m^2-7600株/667m^2,但在改善栽培条件后,还在降低定植密度与生产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2008年大兴区庞各庄镇孙家场村孙书行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种植秋大棚黄瓜,7月11日进行直播,每667m^2种植密度3770株,8月15日采收,11月3日拉秧。平均产量7775kg/667m^2,产值7330元/667m^2,获得了显著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鲜食品质较佳的越冬甘蓝品种“寒春”进行了高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00株/667m^2。栽培密度既可保持较高的产量,(达到4000kg/667m^2),又可显著降低单球重,由平均1~1.5kg下降到0.5~0.7kg,满足了市民对小球化高品质甘蓝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菜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大棚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3000kg,价格按平均6.0元/kg计,每667m^2产值18000元;长豆每667m^2产量1250kg,价格按平均3.0元/kg计,每667m^2产值3750元;金花菜每667m。总产量6500kg,价格按平均4.0元/kg计,每667m^2产值26000元,一年三熟合计每667m^2产值47750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B12):139-139
栽培要点:该品种喜水肥,适时早播,种植密度3500~400株/667m^2,施农家肥1500~2000kg/667m^2,种肥二铵10~15kg/667m^2,拔节期追尿素15~20kg/667m^2,适时预防虫害。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棚春辣椒生长到7月初,剪去地上部侧枝,保留辣椒基部2--3个侧枝,渡过7、8月高温,9月份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辣椒侧枝萌发,开花结果。辣椒采收至11月底。此外,5月底6月初在大棚内两侧直播丝瓜,7、8、9月生长采收丝瓜,丝瓜9月底采收结束拉秧的~种辣椒长季节节本增效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Darselect草莓在不同栽培类型验证试验,证明Darselect草莓生长势强,抗性好,品质优,产量高,完全可以替代日本丰香草莓在当地进行露地、拱棚、温室半促成栽培。初步筛选出该品种获得高产的种植密度是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7500~8500株/667m^2,大棚加草苫覆盖栽培6000~7000株/667m^2,小拱棚覆盖栽培和冬季进行地膜覆盖的露地栽培都是5500~6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1.
早春嫁接大棚西瓜在我地区种植有10年之久,年种植面积近2000hm^2,年产总值4000万元,年均上市时间在6月上中旬,近三年市场价格在每1元/kg左右。四膜大棚西瓜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m^2,比普通大棚西瓜提早上市7d,当时价格为1.8-2元/kg,667m^2效益提高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西郊早春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西郊三坪农场早春温室番茄,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商品性。目前,早春温室番茄栽培面积达到1000(667m^2),5月中旬开始采收,产量7000~8000kg/667m^2,产值1.5万元/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碧绿丝瓜是通过有棱丝瓜东莞双青与普通丝瓜杂交后回交,再经系统选育出来的春秋丝瓜新品种,商品瓜长60-80cm,头部明显膨大,头尾一致,头尾周径比0.9:1,单瓜重400-500g,商品外观好,商品率90%以上,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丝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以嫩果供食用。丝瓜一般多为露天零星种植,人们多利用庭院或空地进行搭架栽培,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多为自产自用,形不成商品化生产。随着大棚温室栽培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棚进行丝瓜高密度反季栽培,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可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产中我们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产组合式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玉米二比空下组合式栽培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3000株/667m^2密度下,二比空双株栽培的产量为660.4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17.2%;3株栽培的产量为675.9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20.0%。在二比空密度相同栽培条件下,随着穴距的增加以及每穴株数的增加,其产量也相应增加,说明组合式的栽培方式是增产的重要技术。品种间在组合式栽培中的产量表现不尽一致,玉米杂交种中科10在4种密度下均表现优良,其平均产量为744.6kg/667m^2,分别比盛单67和盛单07—11增产22.2%和10.8%,其次为盛单07—11,平均产量672.0kg/667m^2,比盛单67增产10.3%。  相似文献   

16.
丝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以嫩果供食用。丝瓜一般多为露天零星种植,人们多利用庭院或空地进行搭架栽培,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多为自产自用,形不成商品化生产。随着大棚温室栽培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棚进行丝瓜高密度反季栽培,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可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产中我们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大棚设施栽培西瓜可实现春节前上市,并多次结果,连续采收半年以上,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该文总结了多年来西瓜大棚栽培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8.
渝糯8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产量高,鲜食品质好,栽培时注意与其他品种隔离,春播密度3500~4000株/667m^2,秋播密度4000~4500株/667m^2,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早施穗肥,春播授粉后20~25d采收,秋播授粉后30~35d采收。  相似文献   

19.
辣椒是高杆作物,从定植到采收需要40-50d时间,与速生叶菜类套种,高矮结合,既能够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杂草,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辣椒与速生叶菜类的套种面积达到66.70hm^2。辣椒产3000--4000kg/667m^2,产值6000-7000元,套种的菠菜芫荽产1000kg/667m^2左右,产值1000多元。现将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黔油16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双低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6号对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以及移栽密度的需求规律,建立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数学模型,指导大田生产,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16号在贵州省海拔800m左右的地区,中等肥力田块的高产栽培中,要获得200 kg/667m^2的高产,其密度在7 000~8 000株/667m^2,尿素施用量为20 kg/667m^2左右,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0 kg/667m^2左右,氯化钾施用量为1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