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水蘑菇腌制方法四川省简阳市科协严于富我国生产的双孢蘑菇,绝大多数都是加工成盐水蘑菇送交外贸部门直接出口。盐水蘑菇的腌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漂洗。从菇床采摘的鲜菇,削去蒂柄并清除杂质后,要及时(在采后1~1.5小时内)用稀盐水或稀焦亚硫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2.
一、短期贮存法1.清水浸泡法采收的金针菇以每把1公斤扎成小把,浸没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中。可保鲜1~2天。2.盐水浸泡法鲜菇用0.5%~l%的食盆水浸泡15~30分钟,捞起,沥干,用无毒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保鲜3~5天。二、长期贮存法1.腌制利用食盐或食糖的高渗透压,杀灭腐败微生物。腌制又称为盐渍或糖渍,方法如下:(1)盐渍金  相似文献   

3.
1.选择原料。腌制用的鲜杏鲍菇要求含水量尽可能少些,采菇前不喷水,选用无虫、无杂质、色泽正常的子实体。对菇形选择没有限制。2.漂洗、护色。子实体色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保护好菇体色泽是十分重要的工序。漂洗可洗去泥沙等杂质,菇体漂洗去杂后,体内的酶活性依然存在,特别是多  相似文献   

4.
1.选择原料。腌制用的鲜杏鲍菇要求含水量尽可能少些,采菇前不喷水,选用无虫、无杂质、色泽正常的子实体。对菇形选择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5.
(续2009年第16期) 七、酱平菇加工技术 选用七八成熟的平菇,去菇脚,洗净,放入缸内腌制。每100千克鲜菇放食盐5千克。第三天起缸,沥去盐卤,再用盐10千克入缸腌制。7~10天后,再起缸,沥去盐卤,加盐进行第3次腌制,此时盐度已达22波美度,成为盐坯,可长期保存。酱渍时,将盐坯取出,控干,  相似文献   

6.
结球甘蓝的腌制可分为非发酵性腌制和发酵性腌制两种。 非发酵性腌制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使细胞溶液组织内的汁液渗透出来,逐渐使细胞死亡,同时食盐也逐渐渗入细胞组织内部,使加工品的含盐量增高,提高了渗透压,附着其上的微生物无法繁殖,还能使微生物细胞内的溶液反渗透出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21-23
一、蔬菜加工腌制原理及方法(一)腌渍品为什么能保存新鲜蔬菜一经腌渍,即停止生命活动,丧失了固有的抗病性和耐贮性,很容易遭受微生物的浸染而引起败坏和腐烂。那么蔬菜经腌渍之后失去了生理机能,为什么还能够保存呢?1.食盐的防腐作用食盐有很高的渗透作用,能够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一般微生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力在3.5~16.7个大气压之间,一般细菌也不过3~6个大气压。而1%的食盐溶液就可产生6.1个大气压的渗透压力。高渗透压的作用,使微生物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造成微生物的生理干燥,迫使它处于假死状态或休眠状态。咸菜和酱菜的含…  相似文献   

8.
桃红平菇,属于高温型菌类品种.菌丝生长适温范围18~34℃,最适26~28℃,菇蕾分化温度18~25℃,子实体发育温度23~40℃,最适为28~38℃,35℃时生长最快.该菇子实体幼嫩时色彩艳丽,味道鲜美,具蟹味而风味独特.用瓶、袋栽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盆景供于厅室或案头,赏心悦目,别具一格.更为可贵的是在炎热的盛夏出菇,填补了高温季节菇市鲜菇奇缺的空档.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高温下12~14天出菇.具有生产周期短(35~40天),一个夏季可连续生产3~4个周期,经济效益高,每100公斤原料可产鲜菇100~120公斤;市场俏销价格好,每公斤6~8元.因此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桃红平菇,属于高温型菌类品种.菌丝生长适温范围18~34℃,最适26~28℃,菇蕾分化温度18~25℃,子实体发育温度23~40℃,最适为28~38℃,35℃时生长最快.该菇子实体幼嫩时色彩艳丽,味道鲜美,具蟹味而风味独特.用瓶、袋栽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盆景供于厅室或案头,赏心悦目,别具一格.更为可贵的是在炎热的盛夏出菇,填补了高温季节菇市鲜菇奇缺的空档.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高温下12~14天出菇.具有生产周期短(35~40天),一个夏季可连续生产3~4个周期,经济效益高,每100公斤原料可产鲜菇100~120公斤;市场俏销价格好,每公斤6~8元.因此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糖渍原理食用菌糖渍,就是设法增加菇体的含糖量,减少含水量,使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阻止微生物活动,从而使制品得以保存。与果蔬糖制品一样,食用菌的糖制品含糖量必须达到65%以上,最好为70%以上。因为含糖量70%的制品其渗透压约为5066.25千帕,微生物在这种高渗透压的食品中无法获得它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微生物细胞原生质  相似文献   

11.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续2009年第16期) 七、酱平菇加工技术 选用七八成熟的平菇,去菇脚,洗净,放入缸内腌制.每100千克鲜菇放食盐5千克.第三天起缸,沥去盐卤,再用盐10千克入缸腌制.7~10天后,再起缸,沥去盐卤,加盐进行第3次腌制,此时盐度已达22波美度,成为盐坯,可长期保存.酱渍时,将盐坯取出,控干,每100千克盐坯用400千克清水浸泡8小时.  相似文献   

14.
用纯稻草(或麦草)在果园内生料栽培大球盖菇,每米2可产鲜菇10~15公斤,每667米2果园可栽培100米2,可产鲜菇1000~1500公斤.而且种菇的原料可就地还田,改良土壤,是果园的上等肥料,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5.
洪若豪 《新农村》2001,(6):20-20
我国保鲜香菇主销日本,卖价较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供日保鲜香菇系通过使用预冷排湿和低温冷藏的方法,来减缓鲜菇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和微生物活力,达到防止褐变、开伞和霉败变质,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鲜菇原有的新鲜度、风味、自然色泽和营养成份,保持鲜菇品质于良好的状态。保鲜香菇严禁使用保鲜剂和防腐剂。现将鲜香菇保鲜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选择保鲜香菇的加工,首先要注意原料新鲜度,这是决定保鲜香菇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原料一定要新鲜,色泽正常;其次,菇朵形态要完整、圆正和菇柄完好无缺,保持菇体自然生长时的优美形态;菇肉肥厚,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在低盐浓度条件下榨菜不同盐度腌制体系细菌种群分布及优势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类型与榨菜腌制质量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提供微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及克隆子分析方法,对5%和7%盐度条件下榨菜腌制体系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5%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种群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7%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乳酸菌为希腊魏斯氏菌(Weissella hellenica);腌制后期,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变成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5%盐度腌制条件下pH下降较快,在第10天最低达3.79;而7%盐度条件下,pH变化相对较慢在第20天达最低为4.49,相对应其乳酸菌数量前者生长较快,在第10天达到3.22×108 CFU/mL,而在7%盐度条件下乳酸菌数量减少相差近100倍;经腌制3个月的半成品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在320 mg•kg-1和2.9 mg•kg-1。【结论】 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可检测榨菜低盐腌制过程微生物多样性。低盐条件下腌制pH始终呈下降趋势最后稳定在3.9-4.0;5%盐度腌制较适合乳酸菌的生长,其早期优势菌主要有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和魏斯氏菌属;7%盐度时腌制前期优势菌种为希腊魏斯氏菌;最后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为植物乳杆菌。低盐腌制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高盐腌制工艺,其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温室新技术栽培产的双孢蘑菇的菇形、菇质均明显优于常规菇房产品,1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可产鲜菇2000千克,纯收入6000元。  相似文献   

18.
一、糖渍原理 食用菌糖渍,就是设法增加菇体的含糖量,减少含水量,使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阻止微生物活动,从而使制品得以保存。与果蔬糖制品一样,食用菌的糖制品含糖量必须达到65%以上,最好为70%以上。因为含糖量70%的制品其渗透压约为5066.25千帕,微生物在这种高渗透压的食品中无法获得它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微生物细胞原生质会因脱水收缩而处于生理干燥状态。虽然不会使微生物死亡,但也迫使其处于假死状态。只要糖制品不接触空气、不受潮,其含糖量不会因吸潮而稀释,糖制品就可久贮不坏。  相似文献   

19.
腌制类食品的超高压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腌制是我国早期保存食品的一种方法,具有杀菌、防腐和改善风味的作用。但传统腌制存在速度慢、容易导致微生物感染等局限性。故加快腌制速度,防止微生物感染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了超高压腌制技术在杀菌、改善口感、加快腌制时间方面的作用;考察了影响超高压腌制技术的几个重要因素,如腌制时间、超高压压强和腌制温度;同时探讨了超高压腌制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了超高压腌制技术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新技术》2003,(8):12-13
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省工省料,生物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温室栽培的双孢蘑菇的菇形、菇质均明显优于常规菇房产品,1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可产鲜菇2000公斤.现将日光温室双孢蘑菇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