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分析了皮西本、利西本、夏西本、西杂二代肉用公牛6~12月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2月龄体重分别为(454.30±61.90)kg、(412.00±37.60)kg、(401.50±42.70)kg、(389.20±46.76)kg;平均日增重为(1.22±0.19)kg、(1.10±0.12)kg、(0.97±0.13)kg、和(0.90±0.16)kg;相对增长率为97.65%、95.84%、81.32%和72.80%.皮西本、利西本和夏西本的增重速度和体尺发育均比西杂二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消耗以皮西本最少,每增重1 kg消耗精料、总饲料量分别为2.75 kg、7.33kg;利西本次之,分别为2.87 kg和7.66 kg,与西杂二代差异极显著(P<0.01).从体尺指数来看,各组肉牛都具有较好的肉用体型,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及其12、18、24、30月龄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由于18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相似文献   

3.
三元杂交肉牛的肉用性能及适宜屠宰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及其12、18、24、30月龄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由于18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相似文献   

4.
三元杂交牛12月龄和18月龄肉用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了12月龄和18月龄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以西利本和利西本两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3.17%,62.37%,净肉率分别为52.34%,51.58%。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育肥牛增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营养水平下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本文设计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试验各一期、同品种添加不同饲料营养试验一期,比较其增重速度、产肉性能、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产肉性能,杂交牛都比本地牛显著提高.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果为:育肥日增重,利木赞杂交牛达2 200 g,本地黄牛约为1 170 g,利木赞杂交牛比本地黄牛提高41.51%,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1).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论] 果为:育肥日增重,西门塔尔二代杂达1 200 g以上,本地黄牛为855 g,西门塔尔二代杂比本地黄牛提高22.02%,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同品种不同饲料营养试验,添加配合饲料的试验组日增重比不添加配合料的对照组提高1倍以上,添加单一玉米粉的试验组日增重介于添加配合饲料组与对照组之间.屠宰测定[结论] 果,胴体净肉重,利木赞杂交牛为154.59 kg,西门塔尔二代杂为133.3 kg,本地黄牛为109.24 kg,利木赞杂交牛和西门塔尔二代杂平均产肉量比本黄牛分别提高41.51%和22.0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推广牛品种杂交改良和科学育肥牛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河北本地西杂母牛杂交改良,分别收集14头F1和11头F2后代公牛群体7项生长性能、8项屠宰性能(24月龄)、9项肉品质和3项胴体质量的表型数据,分析利用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冻精对河北本地西杂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1代0~12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2 kg/d,F2代为0.97 kg/d,F2代前期生长速度更快;F1代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8 kg/d,F2代为0.78 kg/d,12月龄后F1代更具生长优势;F2代宰前活重、胴体重、高档牛肉重(米龙、黄瓜条和外脊等)、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等指标均略优于F1代,其中F2代背膘厚为3.35 cm,显著大于F1代(2.46 cm)。综上,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改良河北当地西杂牛的生长、肉质性状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方法]以巴里坤县本地母牛为研究对象,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通过人工授精(AI)技术开展牛品种改良试验旨在研究西杂牛在当地生长状态和适应性。[结果]通过初生重、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测试与本地牛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西杂牛与本地牛体尺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相比较提高5.28%,11.48%,10.75%,37.63%;分别对育肥牛进行屠宰试验,西本F_1与本地牛胴体重分别为510.24 kg,370.37 kg,屠宰率分别为57.76%,49.1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结果显示:采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生产,西杂F_1表现为抗逆性好、生长速度快,说明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用于舍饲肉牛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牛新品系具有明显优势,为今后拓展农区舍饲肉牛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德温西门塔尔与西杂牛杂种公犊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南德温牛×本地西杂牛(NDW)、西门塔尔×本地西杂牛(XM)的4月龄杂交一代公犊各15头,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430 d,至18月龄屠宰.分析测定了两组牛不同育肥体尺、体重和日增重的变化情况及屠宰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龄、10月龄、13月龄阶段,两组体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XM)杂种公犊在育肥前期长势优于试验组(NDW),而在13月龄到18月龄之间,两组体重、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组(NDW)杂种公犊在育肥后期长势明显,后期育肥效果优于对照组(XM).试验组和对照组屠宰率分别为56.21%和57.51%,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育肥后,XM公犊宜在18月龄出栏,而NDW公犊宜在18月龄后出栏.  相似文献   

9.
三元杂交肉公牛育肥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分析了西利本、夏利本、利西本、利杂二代 (各 1 0头 )公牛 6~ 1 2月龄 1 83d育肥期增重、生长发育及饲料消耗情况。结果表明 ,1 2月龄体重分别为 371 .90± 2 7.30 kg、32 2 .0 0±41 .0 0 kg、32 7.75± 1 4.35 kg、340 .2 0± 35 .2 4 kg;平均日增重为 0 .97± 0 .0 9kg、0 .95± 0 .1 4kg、0 .81± 0 .0 5 kg和 0 .83± 0 .0 5 kg;相对增长率为 89.49%、1 1 7.32 %、81 .33%和 80 .1 8%。以西利本和夏利本增重速度快 ,与利西本、利杂二代比较差异显著 ;各月龄体尺比利杂二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以夏利本的饲料消耗较少 ,每 kg增重消耗精粗饲料总量 6.66kg。初步认为 ,利用西利本和夏利本进行三元杂交 ,是山东省肉牛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12月龄的夏利本、西利本、利西本和西杂二代肉杂牛各10头,研究相同营养水平日粮对不同杂交肉牛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肉牛品种中以西利本肉牛的育肥效果和屠宰性能为最好,18月龄时屠宰率达59.04%,净肉率达49.96%;其次为利西本,屠宰率为58.68%,净肉率为48.93%;而以西杂二代肉杂牛的育肥效果和屠宰性能为最差,18月龄时屠宰率为55.44%,净肉率为42.41%;夏利本次差,屠宰率为56.47%,净肉率为43.73%。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各供试肉牛之间的相关测定指标,西利本和利西本肉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组别之间均达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选取18~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安本杂及利本杂F1代公牛各20头,按品种分为3组;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西本杂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最高,利本杂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最低;西本杂、安本杂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与利本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率和骨肉比值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肉用西门塔尔牛改良云南黄牛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黄牛、西门塔尔与云南黄牛的杂交牛(西本杂)体尺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西本牛与本地牛体尺体重都有了显著提高(P<0.01)。西本杂牛的初生、6、12、18、24月龄体重比同龄本地牛分别高出82%、18%、69%、50%、78%。  相似文献   

13.
西门塔尔牛改良关岭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对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各体尺体重指标,并于2006年对18月龄的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进行屠宰测定各指标,同时对肉质进行品偿,结果显示:西×关F1杂交牛体型明显趋于父本,表现出良好的肉用体型,适应性强;挽力和持久力增强;生长发育迅速,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同龄的关岭黄牛提高18.4%、18.5%,差异极显著(P<0.01)。肉质细嫩和口感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弗杂牛在当地的生长及肉用性能。[方法]随机选择弗莱维赫牛与遵义本地黄牛的杂交F1代(弗×本)、弗莱维赫牛与(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牛,作试验组,本地纯种黄牛(对照组)各30头,进行饲养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时试验组弗×本、弗×西本的体重分别为90.00 kg、118.18...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月龄杂交肉牛肥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月龄杂交肉用牛的育肥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20~21月龄、25~26月龄左右(体重分别为300 kg、350 kg左右)的西杂牛各25头.以玉米青贮秸秆和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3个月的短期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牛只不同月龄的关系,近而分析屠宰性能上的效应.[[结论] 果]表明: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剪切值20~21月龄牛﹤25~26月龄牛,眼肌面积、熟肉率20~21月龄牛﹥25~26月龄牛.各项屠宰指标有一定差异.选择2岁以内的架子牛,不仅肉质好,屠宰率高,而且节省饲料,缩短生产周期,显著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34%.[结论]肉牛育肥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不同品种(系)肉牛的耐热性差异。选取体重[(185.89±14.02)kg]相近、健康的青年西杂牛(西门塔尔牛×宣汉黄牛)、地方黄牛(宣汉黄牛)和犏牛(娟姗牛×麦洼牦牛)各6头为研究对象,试验期间不同品种(系)的青年肉牛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时间为2015年4—9月,预试期7d,正试期180d。结果表明:1)试验牛舍5—8月温湿度指数(THI)高于72,属于热应激期,且显著高于4月(热应激发生前)和9月(热应激发生后)(P0.05);热应激环境导致各试验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期间犏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地方黄牛(P0.05)。2)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单位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6月为最低,均较4月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为犏牛西杂牛地方黄牛。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均在6月最低,分别较4月降低了27.62%(P0.05)、10.81%(P0.05)和46.15%(P0.05);西杂牛的ADG在4—7月显著高于犏牛(P0.05)。西杂牛和犏牛的料重比(F/G)以6月为最高,分别较4月升高了63.01%(P0.05)和89.03%(P0.05);地方黄牛的F/G在9月最高,较4月升高了53.12%(P0.05)。3)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7月均较4月显著降低(P0.05);西杂牛7月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较4月显著降低(P0.05),而热应激对地方黄牛和犏牛的E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热应激期内犏牛中性洗涤纤维(NDF)(6月)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5—8月)较热应激发生前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和犏牛钙(Ca)(西杂牛:6—8月;犏牛:5—8月)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西杂牛:6—7月;犏牛:5—8月)较热应激发生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期间,不同品种(系)牛的CP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西杂牛和地方黄牛的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地方黄牛的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西杂牛和犏牛(P0.05),西杂牛和地方黄牛的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此外,5—9月地方黄牛的C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4)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血清中葡萄糖(GLU)浓度均以6月最低,较4月分别降低了16.82%(P0.05)、12.82%(P0.05)和15.90%(P0.05);热应激期间各试验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均以7月最低,显著低于4月(P0.05);试验期间西杂牛和地方黄牛血清中尿素氮(UN)浓度随年龄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而犏牛血清中UN浓度则持续升高;6—9月各试验牛血清肌酐(CRE)浓度均显著高于4、5月(P0.05),且7—9月犏牛血清CRE浓度显著高于地方黄牛(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导致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降低、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地方黄牛的耐热应激能力强于西杂牛和犏牛,犏牛对热应激最敏感。  相似文献   

17.
郭志明 《中国牛业科学》2011,37(2):38-39,42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品种杂交肉用牛的育肥效果.[方法]试验选择20月龄左右(体重300±20.5 kg)的西杂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利杂牛(利木赞♂×本地黄牛♀)和本地黄牛各20头,以青贮玉米和苜蓿干草为基础粗饲料,经过90d的短期肥育,研究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西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通渭县引进大量的良种肉牛冻精,冻配改良了本地肉牛,为提高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提高单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户养牛收入。对引进的肉牛杂交改良本地肉牛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通渭县以夏洛来为父本、西本杂交牛为母本,杂交一代肉牛初生重达到36.4 kg,平均日增重达到689.3 g,18月龄夏西本体高18月龄达到146.4 cm,体斜长达到158.8 cm,胸围达到192.8 cm,管围达到20.2 cm。18月龄夏西本体高比利西本高15.8%,体斜长比夏利本高14.7%,胸围比利西本高17.0%,管围比夏利本和利西本高5.7%。因此以夏洛来为终端父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F_1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其生长速度快,个体较大,能快速提高三元杂交肉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粗放饲养条件下,将2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每10d为一个试验期,试验进行了3期。在试验期内其结果为:试验组肉牛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4.3%、10.7%和10.7%,有极显著差异。从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肉牛头日增重1435g,纯收入3.83元,对照组头日均增重1285g,纯收入3.12元,试验组高出对照组0.71元。试验表明,按规定数量加入“肉牛育肥散”于精料中,可使肉牛增重加快,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