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丰水梨""黄金梨"为试材,分别采用器械授粉、人工点授与自然授粉,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梨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器械授粉与人工点授、自然授粉相比,梨花朵坐果率明显提升,器械授粉后梨果实品质与人工点授差异不显著,高于自然授粉果实。器械授粉较人工点授节约生产成本约62.3%。  相似文献   

2.
蜜蜂授粉对浙东地区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8):31-33
为了探究蜜蜂授粉对甜瓜品质的影响,采用意大利蜜蜂为设施甜瓜授粉,授粉期间调查大棚内温湿度变化情况,采收后考察甜瓜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肉厚度、中心糖和边缘糖含量。结果显示,在设施内温度达到46.21℃时,蜜蜂仍能完成授粉工作。蜜蜂授粉的甜瓜平均单蔓坐果数和平均畸形果率分别为3.84个和5.75%,分别较人工授粉的高1.80个和低8.36%,甜瓜蜜蜂授粉果实品质与人工授粉无显著差异。表明蜜蜂可以代替人工完成授粉工作,且不会影响果实品质,适合设施甜瓜早春和夏秋季栽培授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授粉方式下蓝莓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以北陆和蓝丰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直接套网袋、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异花授粉和自然授粉4种授粉方式下2个蓝莓品种的坐果率、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种子数、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选出最佳授粉方式。结果表明:直接套网袋方式下2个蓝莓品种的坐果率和果实外观品质均显著低于其他授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蓝莓基本生产需求;人工自花授粉方式下2个蓝莓品种的坐果率、单果重和种子数均高于自然授粉;人工异花授粉方式下2个蓝莓品种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均显著提升。综上,提升蓝莓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最佳授粉方式为人工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4.
以早熟梨新品种‘早伏酥’为试材,采用人工点授和梨幼果期药剂涂抹果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授粉品种对‘早伏酥’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及GA3对果实增大和提早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子绿"和"翠冠"等5个授粉品种对其花序与花朵坐果率均达到了70%以上,综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中梨1号"和"翠冠"为最佳授粉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单果重增加9.2%,成熟期提前10~15d,果实其它经济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CPPU(氯吡脲)为对照,研究了CPPU处理、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3种坐果方式对西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蜜蜂授粉的西瓜商品果率、商品果产量显著高于CPPU处理,分别提高了11.76%和14.99%。采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西瓜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但蜜蜂授粉的商品果率和商品果产量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分别提高了5.56%和19.27%。采用CPPU处理的西瓜果皮硬度显著高于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其果皮亮度L值最小,果肉硬度和质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等级最低。与蜜蜂授粉相比较,CPPU处理的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分级分别下降了5.03%和8.21%。采用蜜蜂授粉坐果的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口感最佳。因此,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蜜蜂授粉坐果效果最佳,其果实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可替代人工授粉和CPPU处理坐果,值得在设施西瓜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中西部地区梨主产区,用鸭梨液体花粉为秋洋梨、黄冠梨、酥梨3个品种进行授粉试验,探讨液体授粉技术对梨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授粉效果极显著好于自然授粉,3个梨品种的平均花序坐果率34.55%、花朵坐果率11.74%,分别比自然授粉梨园的平均花序坐果率21.54%、花朵坐果率6.75%提高13.01个百分点和4.99个百分点;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商品果率由46.7%提高到83.5%。  相似文献   

7.
京白梨最佳授粉组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京白梨的最佳授粉组合,于2003~2004年分别在北京和沈阳地区选择了5个果园,12个授粉品种对京白梨进行授粉试验,观察不同授粉组合对京白梨坐果率的影响;通过疏花和人工授粉,探讨同一授粉品种对京白梨不同序位坐果率的影响,不同序位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南果梨、鸭梨、鸭广梨均可以成为京白梨的优良授粉品种;同一授粉品种对京白梨不同序位的坐果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序位与果实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硬果型番茄、口感型番茄和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熊蜂授粉和激素蘸花的方法,研究了2种处理方式对北方冬季温室3种番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熊蜂授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激素蘸花相比,熊蜂授粉的3种番茄坐果率分别升高9.2%、8.5%和6.2%,畸形果率分别降低58.6%、41.3%和44.9%,种子数量分别增加118.6%、158.3%和93.2%,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口感评分值均显著提高(P<0.05)。因此,采用熊蜂授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北方冬季温室番茄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熊蜂授粉技术在北方冬季温室番茄生产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蜜蜂和壁蜂两种授粉方式对大樱桃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开展了蜜蜂与壁蜂的大樱桃授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效果最好,坐果率为62.8%,每667 m2产量为1151.5 kg;壁蜂授粉区次之,坐果率为45.3%,每667 m2产量为1147.5 kg;常规授粉区坐果率为25.3%,每667 m2产量为1071.5 kg;空白对照区坐果率为21.6%,每667 m2产量为1044.5 kg;授粉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梨树的授粉受精及辅助授粉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树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有些品种就根本没有花粉(如黄金梨、新高等).如果授粉树配置不当、传粉昆虫少、或花期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如低温、霜冻、阴雨、大风、高温干燥等)均会导致授粉不良,坐果率低,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坐果率,达到丰产稳产,而且幼果生长快,果实个大,果形端正.  相似文献   

11.
以初果期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点粉、液体授粉和干粉喷粉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研究了不同授粉技术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坐果率、果实品质以及授粉用工情况的影响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及最终确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配方,以期为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对果形指数、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4个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和产量,其中液体授粉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来看,液体授粉的花粉用量和人工成本显著低于人工点粉、干粉喷粉。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和产量,而配方处理2、处理7、处理8、处理9对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处理8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75.83%、152.22g、15.00%、10.97%。  相似文献   

12.
以‘金艳’猕猴桃为试材,在其盛花期将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1∶5、1∶6的不同质量配比对其进行授粉,同时于采收后对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质量配比的花粉对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生产中的授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质量配比授粉时,‘金艳’猕猴桃均有较高的坐果率,可达90%及以上,且果实品质较好。综合各方面指标,并在节约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花粉与石松子粉的质量配比1∶4最佳。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及氯吡脲喷花对设施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授粉、氯吡脲喷花与人工授粉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厚皮甜瓜的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以及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但是,采用氯吡脲喷花显著降低了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千粒重,明显减少了果实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氯吡脲喷花后 30 d果实中的氯吡脲残留量仅为 0.62 μg · kg-1,残留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因此,采用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是设施甜瓜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棚吊蔓西瓜壁蜂授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玲珑王”礼品西瓜为试材,应用比较法研究壁蜂与人工授粉对大棚吊蔓西瓜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壁蜂授粉的效果优于人工授粉,第2、第3雌花的平均坐果率分别比人工授粉提高了5.9%和10.4%,西瓜平均产量和商品率分别提高了7.2%和3.92%.每667 m2节约授粉开支718元,商品瓜增加322 kg,效益增加2 326元.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授粉方式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心猕猴桃为试材,设置了5种不同的授粉方式,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红心猕猴桃坐果率、果实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优质高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5种授粉方式中,人工点粉处理猕猴桃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77.12%和30.50kg;从果实外观来看,3号花粉悬浮液(白砂糖2g·L-1+硼酸1g·L-1+琼脂2g·L-1+0.2g·L-1吲哚丁酸+花粉2g·L-1)喷雾授粉果实的横径和单果质量的最大,分别为5.17cm、85.70g;从果实内在品质来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的处理为人工点粉处理,分别为17.2%和0.82%,而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处理为1号花粉悬浮液喷雾处理,分别为13.28%和1.12mg·g-1。综合分析可知,利用人工喷雾等器械授粉能更好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猕猴桃的坐果率,增加产量,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因此认为1号花粉悬浮液(白砂糖2g·L-1+硼酸1g·L-1+琼脂2g·L-1+花粉2g·L-1)处理更适宜用于猕猴桃大面积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大棚翠冠梨着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棚栽培环境下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翠冠梨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式以人工点授效果最好,着果率达到96%,果形大,果实内饱满种子多;100倍和250倍花粉悬浮液液体授粉的着果率分别为69.2%和50.1%,除250倍花粉悬浮液液体授粉的单果重显著下降外,其他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也能满足大棚梨生产上的需要。雪花梨是翠冠梨大棚栽培优良的授粉品种,表现为着果率高、果形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锥栗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锥栗花粉直感效应,选用‘华栗1号’、‘华栗2号’、‘华栗3号’和‘黄榛’4个品种为试材,进行自交、异交授粉试验,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共20个授粉组合,分析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结实率及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锥栗在果实成熟期、坐果率、结实率、果实大小、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直链淀粉和维生素C等方面表现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出籽率、总淀粉含量和含水量等方面无明显花粉直感效应;通过平均隶属函数法分析20个授粉组合,‘华栗2号’ב华栗3号’得分最高,‘黄榛’自交得分最低。因此,‘华栗2号’ב华栗3号’为首选授粉组合。  相似文献   

18.
19.
Effects of suspension media used for spray pollination on pollen grain vi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in Japanese pear (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 ‘Kosui’). The suspension media tested 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pectin methylesterase (PME) and polygalacturonase (PG) combined with either 0.1% agar or 0.04% xanthangum (XG). We also evaluated the influences of spray pollination on fruit set and fruit quality. Pollen grain viability, as measured by germination and pollen tube growth rates, was maintained i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0.1 mg L−1 PME or 0.1 mg L−1 PG. The level of fruit set after spray pollination using media containing PME or PG in combination with either 0.1% agar or 0.04% XG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level after artificial pollination by hand (hand pollination). The media containing XG combined with either PME or PG seemed to show better results for pollen grain viability and fruit set,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variable from year to year. With regard to fruit size, shape and other parameters for fruit quality, spray pollination and hand pollination gave comparable results, irrespective of the medium composition. The time required for spray pollination was less than half of that required for hand pollination, and the amount of pollen grain required for spray pollination was one-third or less than the amount required for hand pollination. Thus, spray pollination may be a time- and labor-saving pollination syste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Japanese p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