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日本草莓新品种红颜2号为母本、桃熏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草莓杂交后代性状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杂交易出现杂交不亲和现象,杂交后代果实单果重呈现趋小性遗传,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提高趋势。植株长势、姿态、叶面颜色等易受环境和双亲两方面影响,从而表现不同性状,其它性状仅受双亲遗传影响后代性状。  相似文献   

2.
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相似文献   

3.
以红阳猕猴桃为母本与10个不同的雄株花粉进行杂交,获得115株雌株,对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红色素表现、干物质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果实重量普遍比母本小,果肉红色素表现有向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趋势,但干物质含量表现出极强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4.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5.
以‘玉露香梨’与‘黄冠’梨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通过调查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其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柄长度都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大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达到105.79%;果实硬度主要集中在3.0~8.0kg/cm2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五个梨杂交组合的调查材料的分析表明:梨皮色遗传方面不存在褐色对绿色或者绿色对褐色的显隐性规律;梨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受亲本果实大小的影响,亲本较大的,后代果实也较大,亲本小的后代也小,总的遗传变异倾向是果实减小,纵轴变短,品质和风味变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但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超双亲株。个别组合(鸭梨×麻梨)的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亲中值,优株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7.
以玉露香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粗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等7个指标,分析其分布规律,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其中单果重变异幅度较大,分离广泛;果形指数为0.91,表现出较高的倾亲现象;果柄长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21.48%,母本玉露香梨果柄长这一特点易于遗传给后代;果实硬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17.46%,超高亲率为62.67%,有增大趋势。果柄宽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超低亲率分别为48.00%、54.00%和41.33%,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2):95-102
通过对富士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苗的调查,研究了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果实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通过杂交育种改善苹果含糖量是一条有效途径。苹果含酸量受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完全显性,以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富士、东光、长红、锦红均为显性杂合体(Mama)。苹果果实肉质、质地、果汁及果心大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后代果实分别呈现肉质变粗、质地变硬、果汁减少、果心变大的趋势。果肉颜色为质量性状,有色对无色表现为显性,杂交后代的平均果肉颜色级次略低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酿酒葡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遗传规律,为酿酒葡萄杂交育种亲本的科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效率。【方法】以‘威代尔’ב霞多丽’F_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成熟果实基本品质及果实不同部位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平均穗质量等8项指标组合传递力为60.72%~112.07%,品质性状分离较高,遗传倾向呈正态分布。其中平均穗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8.85%,表现为较明显的超低亲遗传,平均穗质量和平均粒质量均呈趋小方向回归,pH表现为趋大方向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广泛分离,含量为15.02%~25.65%;果形指数和pH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6.73%、9.38%。其F_1代可滴定酸含量超高亲遗传率为33.33%,表现为强的加性效应。F_1代果实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呈连续变异,变异系数均较高,其中果皮中总酚含量优势率最高,且超高亲遗传率为14.31%,表现一定的超高亲遗传,但总酚含量在果肉中超高亲率为0.00%,超低亲率为79.05%,表现为一定的趋低化遗传;果肉中总酚和单宁含量遗传呈正态分布,但果肉中总酚含量为0.79~1.21 mg·g~(-1)的后代较多,呈低于双亲遗传,F_1代果肉中的单宁含量和黄烷醇含量优势率为正值,表现为一定的强亲效应。果皮中黄烷醇含量为0.74~13.34 mg·g~(-1),分离广泛,种子中黄烷醇含量为10.73 mg·g~(-1),分别比其亲本‘威代尔‘’霞多丽’高37.21%、83.11%;果实不同部位的总类黄酮含量均呈现趋低于双亲遗传。【结论】杂交后代酸糖含量呈现较广的分离,有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的遗传趋势,双亲为绿色葡萄其后代均为绿色葡萄,果皮中总酚含量、果肉中单宁和黄烷醇含量优势率较高,表现为一定的强亲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草莓两个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了草莓最大果重、果实硬度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最大果重遗传存在着负向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最大果重呈退化趋势;果实硬度遗传普遍存在着正向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中易选出果实硬度大的株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杏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以及其在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差异,为杏育种过程中的父母本选配以及后代性状表现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组合的单果质量、果面盖色、果实形状、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进行了调查,每株杂交后代调查10个果实。【结果】正、反交后代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与果实纵、横、侧径)均有偏小的遗传倾向;果面盖色属于质量性状,有彩色相对于无色为显性;果实形状(果实外观形状、纵径/横径、侧径/横径)果实形状表现为趋圆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肉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偏低遗传的倾向;果实风味表现为偏酸的遗传倾向。【结论】‘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后代单果质量、纵、横、侧径多为累加效应形成,且正、反交组合果实累加效应相似,均完全解体;两组合可溶性固形物虽然存在加性效应数量性状的解体,但在子代中由于新的累加效应形成,后代出现超高亲株系。  相似文献   

12.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3.
 ‘脆保’桃是从‘大久保’桃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中熟新品种。果实发育期105 d。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268 g;果实表面鲜红,着色度95%以上;果肉白色,具红色素,肉质脆,硬溶质,离核;风味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2.6%,可滴定酸0.24%;果实硬度8.5 kg · cm-2,耐贮运。自花结实,丰产。  相似文献   

14.
寒地梨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寒地梨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Simpson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研究表明幼叶颜色、叶面状态、果实形状、抗寒性、抗梨黑星病、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异度大,可为梨育种提供良好变异的群体;尤其是保存了多份极抗寒资源,抗寒性中等资源较少,无抗寒性弱和极弱的资源;果实形状多样性较高,而且性状间分布也较为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变异系数较大;大果型、抗梨黑星病类型资源分布较少,尚需收集、增加果个大、高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15.
网纹甜瓜果实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6份网纹甜瓜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15个,对网纹甜瓜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和果形指数的遗传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控制,其中单果质量、折光糖含量和果形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果肉厚度的遗传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M-14为综合性状较优,利用潜力高的亲本材料。选用6份网纹甜瓜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15个,对网纹甜瓜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和果形指数的遗传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控制,其中单果质量、折光糖含量和果形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果肉厚度的遗传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M-14为综合性状较优,利用潜力高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绥李5号’李是从‘绥李3号’与‘月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鲜红色,卵圆形,果顶尖,平均单果质量68.0g,最大89.0g,粘核,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3.10%,可溶性糖6.03%,果实整齐度好,较耐贮运,果实发育期近80d,属早熟品种,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17.
茄子果实的主要性状、营养品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观察了19份茄子种质果实的主要性状,并对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VC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茄子的果皮色、果肉色、果形、肉质及单果质量等果实主要性状均有差异;茄子种质果实的营养品质也具有明显差异,干物质平均含量为7.96%,变异系数为12.8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9mg/g,变异系数为18.22%;VC平均含量为34.8mg/kg,变异系数为25.86%;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3.20g/kg,变异系数为16.21%。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VC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果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上野’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加温促成栽培柑橘果实成熟期间着色变化与糖、酸积累特性及加温起始时间对柑橘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13日加温可使柑橘1月开花,6月下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成熟期提早4个月以上;加温延迟,物候期相应推迟。加温促成栽培柑橘果实的色差值随果实成熟而上升,但成熟时色差a*和b*值都比露地成熟果实低。促成栽培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上升,可滴定酸与有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下降。促成栽培的柑橘果实以积累果糖为主,其次为葡萄糖,蔗糖含量最低,不到总糖含量的1/3。加温促成栽培柑橘着色不良与糖分构成的改变可能与果实成熟期间所处的高温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