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四种竹子的抗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导法测定低温胁迫下4种竹类植物电解质外渗率(REC)变化曲线,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别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4种竹子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LT50,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黄竿京竹>黄槽竹>桂竹>斑竹,LT50分别为-23.87℃、-20.18℃、-17.36℃、-16.43℃.  相似文献   

2.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五种苹果枝条的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丰”、“龙冠”、“海棠优系1”、“海棠优系2”、“富士”5种苹果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进行不同梯度的低温处理,测定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对各品种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在-36.4~-44.7℃时,各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先后出现,抗寒力强弱顺序为:“龙丰”(M.pumila‘Longfeng')>“海棠优系1”(M.spectabilis‘Ⅰ’)>“龙冠”(M.pumila‘Longguan’)>“海棠优系2”(M spectabilis‘Ⅱ’)>“富士”(‘Fuji' Apple).  相似文献   

3.
以电导法配合Log 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徐康  夏宜平  徐碧玉  林田  杨霞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3
 摘 要: 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茶梅‘小玫瑰’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 变化作曲线,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茶梅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结果发现在低温处理6 h以上, 茶梅叶片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茶梅叶片的LT50 , 其温度值在- 1215℃至- 14℃之间, 这可认为是茶梅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葡萄LT50在-13.9℃~-19.72℃之间;品种京秀、矢富罗莎抗冻性最强,美人指抗冻性最弱;提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40.0%~52.0%相对应的拐点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5.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相似文献   

6.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在山桃稠李的果实转色期采集果实,测定了不同采样时期果实的总花色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确定了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花色苷含量与PAL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桃稠李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总花色苷与花青素-3-葡萄糖苷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PAL对花色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花青素-3-葡萄糖苷与花色苷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山桃稠李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通过扫描确定其最大波长为532nm,并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山桃稠李色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色素提取条件为30%的乙醇,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5℃,固液比为1:10。并研究了光、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蔗糖、食盐、金属离子对山桃稠李色素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2年生的金叶风箱果、紫叶水蜡、紫叶稠李、红叶李、光辉海棠、王族海棠、金叶红瑞木和五角枫离体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低温冷冻法,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以期为东北黑土区引种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8种彩叶树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寒性,能够抵御-35℃的低温,初步推断其抗寒能力:紫叶稠李、紫叶水蜡、光辉海棠、红叶李金叶风箱果、五角枫、金叶红瑞木王族海棠。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抗寒性强、适合伊犁河谷的优良苹果矮化砧木,作者以5个苹果矮化砧木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在不同低温处理下,通过电导法对其电解质渗出率进行测定,应用Logistic方程求得它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不同低温处理休眠枝条的冻害分级,研究不同砧木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5个苹果矮化砧木休眠枝条电解质渗出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变化,它们的半致死温度为-27.87~-35.35℃,抗寒性强弱次序为KM23、俄396、俄176、SH1、M26。  相似文献   

10.
中华金叶榆等三种彩叶乔木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紫叶稠李1年生离体枝条为试材,设置7个低温梯度:0℃、-6℃、-12℃、-18℃、-24℃、-30℃、-36℃,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各树种枝条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规律。根据结果综合分析认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紫叶稠李、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黄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为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为进一步做好黄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现有黄檗资源及其可持续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丝棉木果实为试材,研究其果肉萃取黄色素方法及其稳定性,以期找出萃取丝棉木果肉黄色素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是制备丝棉木黄色素的最佳萃取剂,而乙醇可以作为研究色素稳定性时的萃取剂,最佳萃取时间为2h,萃取温度为40℃,料液比为1:5。  相似文献   

13.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系‘东光’、‘富士’为试材,对人工低温胁迫下枝条电导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苹果品种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但品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的‘寒富’、‘东光’、‘富士’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3.3、-45.3、-37.5℃。通过对3个苹果品种枝条电导率的比较表明,‘东光’苹果低温适应性最强,‘富士’苹果对低温适应能力最弱,‘寒富’苹果居中。  相似文献   

14.
以金光杏梅叶片为试材,分别测定其在5、0、-5、-15、-20℃处理24 h后电解质外渗率,并计算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金光杏梅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曲线增长,其半致死温度为-12.09℃.  相似文献   

15.
核桃属植物休眠期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属(Juglans)中的普通核桃、核桃楸、河北核桃和黑核桃4个种的18份种质休眠期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枝条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休眠期各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种质间抗寒性差异大,LT50在–38 ~–22 ℃之间;种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依次为黑核桃 > 核桃楸、河北核桃 > 普通核桃。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核桃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尤其以电解质渗出率法准确度高。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24 ℃)处理枝条,其相对电导率与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温度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以及枝条的LT50均可作为休眠期核桃属抗寒性鉴定的理化指标。核桃属4树种1年生茎粗大致相同的枝条中各组织的厚度差异显著,其中木栓层厚度及其在茎结构中所占的比率与枝条的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休眠期核桃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市园林绿化树种中常见的榆叶梅、锦带、连翘、紫丁香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条件定位观测的手段,全面系统地比较了4种园林绿化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值、叶绿素b/(a+b)值、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等8项生理指标的特征,研究其耐阴性.结果表明:榆叶梅、紫丁香的耐阴性较弱;连翘有一定程度的耐阴性;锦带的耐阴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暴马子(Syringa reticulata)的叶为材料,对其抗旱性展开调查。通过电导仪法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再通过试验分别测出2种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每个指标做3次平行试验,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平均数,然后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植物受到外界高温胁迫时,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有所增加。天目琼花各个指标的含量都低于暴马子,说明天目琼花的抗旱性要强于暴马子。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枣树枝条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1 a生枣树休眠枝条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枣树抗寒性(LT50),研究分析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枣树抗寒性呈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丙二醛含量与枣树抗寒性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二者可以作为枣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