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黄瓜转基因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栽培基质和移栽前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对组培苗根系发育及驯化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转基因组培苗置于蔗糖浓度为6 %的1/2 MS培养基中生长28 d,随后移至蔗糖浓度为3 %的培养基中培养7 d,在组培苗六叶一心时,移栽于草炭∶珍珠岩∶河沙=1 V ∶1 V ∶1 V的基质中驯化,最有利于组培苗根系的发育,驯化成活率可达98.7 %,且经驯化成活的植株均能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材,以松树皮和桑杆为基质,采用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研究盆栽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移栽前,丙二醛(MDA)含量稍高于移栽前,叶绿素含量较移栽前的低,且2种不同基质的铁皮石斛叶片POD、SOD、CAT活性差异明显,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且移栽后长势好,移栽后2年株高分别为56.18、61.42cm,与大棚苗床栽培的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影响苹果砧木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将光照强度提高至6 000~8 000 lx、25℃恒温培养室炼苗的方法更适于组培苗移栽前的锻炼。以泥炭为栽培基质的植株,其根系活力和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温室内采用细锯末、苔藓、蛭石、松树皮配制成10种不同的栽培基质,栽培60 d后统计成活率;120 d后测定铁皮石斛苗在各基质中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60 d时成活率达93.30%,植株高度达2.85 cm;移栽120 d后试管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平均株高12.49 cm、发根数量为8条、最长根系为3.49 cm,平均茎粗为0.93 cm、平均萌芽数为3个,且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为当地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松树皮、锯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炼苗处理方式、过渡培养及不同的移栽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炼苗3d+室外炼苗3d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移栽,采用无激素和低蔗糖浓度10g/L的过渡培养基进行过渡培养能够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苔藓作为栽培基质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容易成活;移栽后温度15~20℃,控制基质湿度约1/3湿,空气湿度70%~80%,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组培苗移栽后根系腐烂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红掌组培苗移栽与养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以红掌品种"亚利桑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其在电控式纹络型聚碳酸酯中空板温室条件下,栽培基质配比、营养液及营养液浓度等一系列因子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生长的最适栽培基质及配比为草炭:松树皮:蛭石=1:1:1;最佳营养液为含MS基本成分的营养液,最佳营养液浓度为0.12%;基质与环境水分的保持对组培苗的成活与生长至关重要;穴盘移栽时每穴栽双株比栽单株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以法国薰衣草、孟士德薰衣草及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当年生顶芽为试材,以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为生根剂,研究了不同浓度IBA(0mg/L、100mg/L、300mg/L、500mg/L、800mg/L)对其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00mg/L的IBA处理法国薰衣草插穗,能快速促进其生根,其生根率、平均根长、根系数量、根系效果指数、株高及叶片数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6.00%、1.87cm、8.33条、0.31、8.37cm、20.00片;同时,孟士德薰衣草的生根率、平均根长、根系数量、根系效果指数、株高及叶片数量也均达到峰值,分别为90.00%、2.00cm、15.33条、0.60、8.67cm、21.00片;用500mg/L的IBA处理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插穗,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平均根长、根系数量、根系效果指数、株高及叶片数量,且生根及生长效果最佳,分别为93.33%、1.70cm、12.00条、0.41、19.47cm、34.67片;且IBA浓度在100~300mg/L范围内时,孟士德薰衣草生根能力最强,法国薰衣草次之,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最差,但IBA浓度在300~500mg/L范围内时,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生根能力最强,孟士德薰衣草次之,法国薰衣草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组培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接触法培养,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在栽培后调查成活率并观察气孔行为,以寻找一种简单、低成本及规模化培养优良葡萄苗的模式。结果表明:当蔗糖浓度为20g/L时苗的叶片颜色浓绿,节数多,苗和根的生长均良好。将反应器培养的葡萄苗分别移栽到蛭石和珍珠岩不同比率的移栽基质中,发现当蛭石量多时有利于葡萄苗的成活,单独使用蛭石的效果最佳,移栽30d后成活率达到100%;对反应器培养葡萄苗移栽过程中气孔进行观察,移栽后10d起部分气孔开始恢复关闭功能,14d后大部分(90%以上)气孔可以关闭,所以在对反应器葡萄苗进行移栽时,0~10d需进行保湿措施,14d以后可进行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生姜是药食两用、无性繁殖的经济植物。现介绍生姜组培苗恒温、高湿、弱光、无菌的生长环境特点和叶片结构、生理特性、根系特点及抗逆特性,论述生姜组培苗的驯化、移栽程序和生姜原原种标准化温室培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尾穗苋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尾穗苋为试验材料,取其无菌苗子叶节为外植体,对苗龄为3d、5d、7d的不同子叶节苗态、切割方式以及激素配比等分化再生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子叶节苗态及切割方式对不定茅分化影响不大,其中子叶刚平展开的子叶节,采用子叶全留的切割方式有利于不定茅的生长;培养基激素配比对不定茅的诱导影响显著,单独使用6-BA能诱导子叶节产生不定芽,但芽生长较慢且弱小,NAA和6-BA配合使用能促进不定芽的生长和伸长,生长健壮,其中1.0mg/L 6-BA+0.2mg/L NAA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与生长效果最佳。MS培养基中添加0.2mg/L IBA诱导生根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7.8%。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加工番茄育种效率,取加工番茄授粉后14~30d的果实,剥离果胶取未成熟种子在不同培养基上诱导出芽,从而摸索培养条件和移栽方法。结果表明:在1/2B5或1/2MS培养基上诱导出芽,授粉后25d左右的未成熟种子发芽率较高,从培养未成熟种子到移栽需20d,移栽至营养钵到缓苗需15d,再移栽至大田。一般大田从授粉到收获需要60d左右,如组培每代可节省50~60d,可实现一年3~5代。  相似文献   

13.
氟啶胺防治青花菜根肿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青花菜根肿病的发生特点,采用穴盘育苗时药液拌基质及移栽后不同时期灌根的方式,研究50%氟啶胺悬浮剂(SC)不同施用方法对青花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苗期和成株期植株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基质拌50%氟啶胺SC1 000、2 000、3 000倍液处理对青花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抑制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株高变矮、第1片真叶变短,药剂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故不宜在育苗期使用该药剂。移栽后不同时期50%氟啶胺SC 1 000倍液灌根处理对青花菜根肿病防效显著,移栽后3 d和30 d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92.21%,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移栽后3 d灌根处理,相对防效为74.03%,极显著优于发病后灌根处理;药液2次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1次灌根处理,根肿病显症前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显症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进山东的白皮洋葱新品种"白B2006",采用露地直播、育苗移栽及大田验证试验,对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可达2 400~3 500 kg,鳞茎干物质含量21.34%,粗蛋白含量0.88%,可溶性糖含量12.40%,VC含量10.26 mg/100g;干物质含量高于山东产地的同品种4~9个百分点。"白B2006"洋葱表皮洁白,风味纯正,适宜脱水加工,经济效益显著,可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采用大棚草莓基质育苗和灵芝栽培进行轮作,667 m~2可产出优质种苗5万株,按照1元/株价格计算,667 m~2可产生收益5万元;667 m~2灵芝孢子粉可收集60 kg,按照2 000元/kg的价格计算,收益为12万元,667 m~2产出的灵芝幼茸和灵芝切片收益为5万元以上,667 m~2整个生长季收益在17万元以上。大棚草莓基质育苗与灵芝轮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荸荠新品种桂蹄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蹄2号是以广州番禺地方荸荠品种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变异群体中筛选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组培技术培育而成的荸荠新品种。以组培苗作为生产种苗,4月中下旬~5月初育苗,育苗期25~30 d(天),大田繁苗期约50 d(天),繁殖系数可达20倍|大田生育期约140 d(天),株高95~105 cm,球茎扁圆形,脐微凹,横径3.5~5.5 cm,纵径2.5~3.0 cm,平均单球茎质量26 g,最大可达50 g,芽粗,皮稍厚,深红色,较耐贮运,每667 m2球茎产量2 500~3 500 kg,适宜在广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黄瓜于11月25日播种,翌年1月10日定植,从定植到拉秧140d(天),设5个灌水量处理(162.5~484.1m3·667m-2)。结果表明,黄瓜产量(9192~12933kg·667m-2)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利用效率则随之减少,黄瓜品质有下降的趋势。利用含盐量2.2g·L-1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累积显著,但土壤表层盐分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草莓组培苗育苗是组织培养中一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烤烟漂浮育苗技术来解决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是一种新的组培苗炼苗方法;漂浮育苗是将草莓组培苗移栽在装满基质的漂浮育苗盘浮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上进行育苗技术,它是一项用水、营养液及其配套设备培育组培苗壮苗的农业新技术。文章主要从育苗设施的准备、移栽与苗期技术管理总结草莓组培苗的漂浮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日光温室穴盘育苗,在黄瓜播种时接种2种不同的捷克商品丛枝菌根真菌(AMF)组合菌剂BF和VT,比较了不同菌剂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T和BF组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黄瓜幼苗根系,接种35d时侵染率分别为49.30%、37.65%;接种BF和VT菌剂的幼苗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未接菌处理,且以接种VT菌剂表现最佳;与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VT菌剂可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表明蔬菜专用菌剂VT对黄瓜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