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园艺》2004,32(2):31-31
中华寿桃近几年被炒得火热,在各类报刊杂志的桃苗广告中,几乎都有中华寿桃。由于它果个大,极晚熟(10月下旬成熟),套袋果色泽漂亮,脆甜可口,又较耐贮藏,被捧为桃中珍品、中华桃王。目前,其苗木售价居高不下。现在市场上的“中华仙桃”、“王母仙桃”、“99桃王”等实际上也都是中华寿桃。但专家认为中华寿桃不宜大面积推广,其原因有:(1)裂果率高,果心褐变病严重。如果不套袋,中华寿桃裂果率高达60%~70%。栽培实践证明,该桃在成熟期果心褐变病果率就达10%~15%,进入冷库后又迅速加重。(2)病虫害严重,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中华寿桃容易遭受…  相似文献   

2.
中华寿桃栽培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寿桃是前几年发展面积较大的优良晚熟桃品种。通过栽培发现中华寿桃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套袋裂果率高,土壤条件差的桃园果实着色不良,缺素症、细菌性穿孔病严重,疏花疏果不当造成果个小、产量低、品质差等。有的桃园由于管理粗放,几乎没有商品果产量,因而放弃对该品种的栽培发展。本文根据中  相似文献   

3.
中华寿桃树势强旺,生长快,容易形成花芽,但因冬季低温量不足,花芽枯死严重,坐果极少,成龄树平均每株挂果5~10个,果实于9月上旬成熟,单果重250克左右,裂果、落果极为严重,裂果率在90%以上,有的整株果全部落光,能剩下几个的也是裂开腐坏的,即便套袋也是如此。据笔者调查,该品种在南方地区种植表现均和我地差不多,在北方种植情况稍好,通过疏花疏果和套袋,可提高单果重,但裂果仍很严重,一般年份均在30%左右,高的达80%,且一旦成熟,果核周围即开始褐变,在树上的发生率即达15%左右,即使气调冷藏也无法控制褐变趋势,约20天后就有80%的果产生褐变,不…  相似文献   

4.
1 中华寿桃 树势强旺 ,生长快 ,容易形成花芽 ,但因冬季低温量不足 ,花芽枯死极重 ,树冠下可见到许多枯落的花芽 ,座果极少 ,成年树平均每株挂果 5~ 1 0个 ,果实于 9月上旬成熟 ,单果重 2 5 0 g左右 ,裂果、落果极为严重 ,在幼果膨大期时开始 ,裂果率在 90 %以上 ,有的整树全部落光 ,能剩下几个的也是裂开腐坏的 ,即便套袋也是如此。据笔者调查 ,该品种在南方地区种植表现均和我地差不多 ,在北方种植情况稍好 ,通过疏花疏果和套袋 ,可提高单果重和降低裂果率 ,但裂果仍很严重 ,一般年份均在 30 %左右 ,高的达 80 % ,且一旦成熟 ,果心果…  相似文献   

5.
中华寿桃近几年被炒得火热,各类果树报刊上的苗木广告中,以及大小的果品展览会上,几乎都有中华寿桃。它果个大,10月下旬成熟,套袋果色泽漂亮,不裂果,脆甜可口,又较耐贮藏,被誉为桃中珍品,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形成“中华寿桃热”。 笔者在此想说的是,中华寿桃确实是晚熟大桃中的佼佼者,但还有缺点。适当发展对扩大国内外桃果市场、发展高效果业有利,但要客观评价其优缺点,不能只说好处,不说缺点,任凭卖苗者发财,从而给不该大  相似文献   

6.
特晚熟冠华雪桃:单株实生苗选育,单果均重230克,严格蔬果可达300克以上,自花结实,特别丰产,果实成熟着鲜艳红色,自然上色,不用套袋,管理比较粗放,抗各种病害,肉质硬脆,含糖量20%以上。1997年10月20日采摘的可自然存放到翌年2月10日。1998年我中心再次试验,对中华寿桃、青州雪桃、冠华雪桃10月20日同时采收,用保鲜纸包装,自然温度,不见阳光存放,结果表明,中华寿桃必须套袋管理。同年试验,中华寿桃不套袋裂果率为80%;青州雪桃存放80天;  相似文献   

7.
2 0 0 0~ 2 0 0 1年以中华寿桃为对象进行果实套袋试验 ,寻找适宜的套袋时期和果袋种类。结果表明 ,在莒县栽培中华寿桃以谢花后 5 5天 (6月 1 0日前后 )套袋为宜 ,落果 (袋 )率 7.9% ,病虫果率 1 .3 %。以套双层纸袋最好 ,不宜用塑膜袋  相似文献   

8.
2000~2006年,招远市果业总站进行了中华寿桃优质高产栽培试验,主要技术措施为地上培土覆黑膜、增施有机肥并控氮控水,采用纺锤树形整枝,合理剪留枝量,根据目标产量合理负载,综合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和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果实套双层袋减少裂果,连续5年平均666.7m2产果2830kg,优果率达86.2%.  相似文献   

9.
果实套袋提高中华寿桃质量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落叶果树》2001,33(5):43-44
中华寿桃套袋能增加果实着色度,使果面洁净,鲜艳,明显降低裂果率。套内黑,外深红褐色和内黑,外浅黄褐色的纸袋,果实不仅外观品质好,而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幅度小,分别只比不套袋果低0.2和0.1度。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砀山县位于黄河故道中段,盛产梨、苹果和桃。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果的更新换代,水蜜桃、油桃和黄桃,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品种繁多。通过几年的观察,大家普遍认为,下列几个品种,在本地区易裂果,给引栽者造成不小损失,有的已刨掉,有的改接了其他品种桃。为避免其他果农重蹈覆辙,特提示如下,以资借鉴。1中华寿桃经挂果观察,突出的缺点是,裂果严重,即使套袋,也难克服。砀山果园场第10队1997年从外地高价购进中华寿桃苗,栽下4公顷。投产后,连续2年,裂果率均在80%以上。职工损失惨重。2001年,购买中油桃4号接穗,进行全面改接。前…  相似文献   

11.
<正>苹果套袋能够防病、防虫、防裂、防锈、防雹、防污染,促进果面光洁、着色鲜艳,而且还能够减少农药喷布次数和农药残留。据调查,套袋的果实裂果率降低54.6%,轮纹病烂果率为1.31%(不套袋为6.21%),桃小食心虫虫果率为0.018%(不套袋为1.39%);喷药7 d后的农药残留量,喷1605的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减少65.00%~78.76%;喷甲胺磷的减少45.00%~84.85%;  相似文献   

12.
套袋黄冠梨黑点病与钙素营养和果实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探明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发病原因,从采后生理、矿质营养水平、酚类物质酶促褐变和果实衰老等方面对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套袋果Ca含量仅为不套袋果的49%-63%,果皮钙素含量未套袋果>套袋健康果>套袋病果,套袋病果与不套袋果果皮N/Ca比值分别为9.8和6.1,K/Ca比值分别为17.6和8.8;果皮和果心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呈套袋病果>套袋健康果>未套袋果的趋势;套袋病果果皮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率显著高于未套袋果;果皮钙素含量与其PPO活性、多酚及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呈高度负相关。初步分析黄冠梨果实黑点病病因为缺钙性生理衰老。  相似文献   

13.
一、果树精品 桃王九九:10月下旬成熟,大果1250g,可贮至春节上市。在’99徐州国际贸博会上,以色、香、味、形俱全而夺冠。数万枚果品被国内外客商以25元/个的高价抢购一空。1999年11月在北京通过科研新成果鉴定。 中华福桃(寿桃最新优系):一改寿桃易褐变及裂果严重的弱点,平均果重400g,比寿桃更耐贮放,被誉为“南北桃王”。  相似文献   

14.
中华寿桃、北京33号、寒露蜜桃等晚熟桃,在果实生长后期易发生裂果和缩果,裂缩率一般年份为29.3%~31.8%,特别严重年份达71.2%。果实一旦裂缩,则失去商品价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石榴果实套袋,能够明显降低石榴果腐病病果率、桃蛀螟虫果率和裂果率;红色品种在着色前除袋,白色品种和青色品种带袋采收,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质量;套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明显,但降低了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16.
套袋果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师昌  刘华  吴会亭 《中国果树》2004,(1):44-44,51
近年来康氏粉蚧在套袋苹果、梨、桃果实上普遍发生,成为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1999~2003年我们对红富士苹果、中华寿桃、长把梨的果实进行套袋,共套袋3.4亿个,并对套袋果的康氏粉蚧发生规律、成灾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桃树的生产栽培中,中晚熟桃如川中岛白桃、寒露蜜、中华寿桃等品种很容易发生果实裂果、缩果现象。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与栽培技术和自然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桃裂果、缩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多果套袋即将结果集中的二次枝从下部拉到母枝(当年新枝)部位,套入撑圆的果袋中,用绑条固定在母枝上。对金丝小枣进行多果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枣果实裂果率、裂果发生程度、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为71.2%,多果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下降至5.3%;套袋枣果的着色期比未套袋枣果的明显延长;套袋枣树单株增加收益157.8元。  相似文献   

19.
极晚熟桃新品种——中华寿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寿桃是从山东省栖霞、牟平等地农家栽培的晚熟桃株系中选出的极晚熟桃新品种。果实于10月下旬成熟。从盛花期至果实成熟期约190天。平均单果重277g,果实近圆形,果顶略凹陷,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套袋果,底色乳黄,果面70%以上覆鲜红色,果皮光洁极少茸毛;果肉乳白色,硬溶质,脆嫩,近核处有放射状红色,粘核;果核椭圆形,较小;果肉硬度6.2kg/cm2左右,含可溶性固形物18.0%左右,含可溶性糖14.6%左右,含可滴定酸0.09%左右,糖酸比为162∶1,含维生素C70μg/g;品质极上。自花结实率41.3%;2、3、4年生树株产分别为15.5、23.2、30.8kg;适期采收可在常温下存放20余天;树体较抗旱、较耐瘠薄;须套袋栽培防采前裂果,要注意防细菌性穿孔病和白粉病。1997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199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华寿桃。1998年在莱西市栽培面积为500余公顷,并被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20.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