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枚硬币,两个面孔。 如果我们将垃圾污染比做硬币的反面,那么它的正面又是什么?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你消耗多少资源,就产生多少垃圾。反过来,你有多少垃圾,就应该转化成多少资源。  相似文献   

2.
小型垃圾处理机是将垃圾就近集中处理。以减少拉运费用,消灭因垃圾集中堆放造成的污染,将垃圾化解在产生垃圾的最初阶段,把小区堆放垃圾的集结站改成处理垃圾站。本机由两人操作,将不大于250mm的塑料包投入机内自动拆解,将垃圾倒出,自动分捡垃圾中的塑料、破碗、破玻璃、砖、石块、废电池等杂物。  相似文献   

3.
<正>采访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向阳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博士陈博如果根据字面分析,园林废弃物就是指园林所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自然就是枯枝、落叶、花败等等。在城市中,目之所及的绿色,意味着每年都会产生垃圾。为何在我们的城市中,只见绿色却丝毫看不到废弃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市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树绿了,草多了,随之产生的废弃物也自然增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区域层面上制定因地制宜的固废管理和控制策略对我国城市环境卫生发展尤为重要。选取长三角典型城市苏州、上海、南京市,基于STIRPAT模型探讨了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驱动因子(总人口、城市化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支出、第三产业比重)。结果表明:①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是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弹性系数达到1.72,即城市化规模扩大1%,生活垃圾产生量将增加1.72%;②人口规模的增长对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影响较大,其弹性系数为0.75,即人口数量增长1%,生活垃圾产生量将增加0.75%;③高收入和高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将产生更多的城市生活垃圾,且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生活垃圾。为此,建议合理规划和扩张城市规模,控制超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培养居民源头减量意识,引导绿色消费观念,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每日产生的垃圾量逐渐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多样化、增量化发展趋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产生原因,结合垃圾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减量化标准,总结了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提出了将一些措施如: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加大乡村规划力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开展监督检测等,运用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活垃圾处理中,以期为改善该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建筑装修垃圾大量被排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分析了建筑装修垃圾的堆积密度、压碎指标、吸水率等;提出了将建筑装修垃圾分选物作为再生骨料制备混凝土,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和优化,进一步进行工程应用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垃圾战”已不是危言耸听,它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关于垃圾的处理问题,尽管理论上说只要把处理成本加在排出垃圾方这一原则不改变,垃圾的排出量就有可能得到控制。但现实并非如此,现在可以选择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尽量避免产生垃圾,二是对产生出来的垃圾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在垃圾不断地被降解和稳定化的过程中将产生气体,垃圾填埋产气率预测对于评估填埋场能源气体产生潜力,确定填埋气体利用方式极为关键.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填埋气体的产气量,以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使用一阶降解模型、Monad模型和Scholl canyon模型,分别对填埋场的填埋气体产生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一阶降解模型是针对具体的垃圾填埋场,综合考虑了填埋场垃圾填埋量、垃圾组分等变化因素,能够较合理地对填埋场垃圾产气规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来说,如果未采取防渗处理,则会导致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渗透至土壤及地下水中,造成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鉴于此,以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现象为研究对象,对该垃圾填埋场区域内的土壤与地下水以及液体进行了随机取样,并检测样品,调研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地下水环境受污染的具体特征.结果表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食物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比达30%~60%,其在收集、中转、运输和处理处置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食物垃圾处理器(FWDs)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促进垃圾分类,同时提升污水处理厂的碳源水平。综述了FWDs的性能及其应用现状,综合评估了其使用产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关洋垃圾的传闻,在沿海地区早有诸多版本。最近,曾因《垃圾围城》系列纪录片引发关注的摄影师王久良,历时3年又出新作《塑料王国》。这部纪录片呈现了这样的现实美国的废弃塑料、英国的医疗垃圾,最后的归宿竟是远渡重洋,在中国沿海的码头卸货。洋垃圾有多毒?有些回收工厂附近的河流里,鱼虾早已死绝;当地农民已经不再喝自家的井水,而是靠买水度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垃圾围城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从垃圾回收的意义出发,指出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引出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方法,同时结合乌当区目前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提出了探讨性的解决措施,以缓解用地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入住酒店,换上一次性拖鞋,用一次性香皂、一次性浴液……绝大部分消费者已然习惯酒店"六小件"的存在,出门也很少自带洗漱用品。但如果为了推进垃圾减量、保护我们的环境而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你会举双手支持吗?近日,一个广州市酒店(宾馆)行业垃圾分类研讨会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研讨会指出,要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落实到完善流程管理上,在酒店(宾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树立全流程分类处理理念,先源头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再无害化处理。在源  相似文献   

14.
垃圾就是我们昨日行为的残余。如果我们可以从出土垃圾中寻访古老社会的生活面,自然也可以从中解答现代社会的问题。──美国人类学者纳吉斯  相似文献   

15.
王挺 《绿色大世界》2013,(4):223-226
对北京市近些年来的生活垃圾产量趋势及垃圾处理现状做了简要地分析,在垃圾产生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着重探讨了从垃圾产生源头做起,实现垃圾有效减量。提出了全面改变以末端为主的被动管理理念,为北京市的垃圾减量及城市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塑料垃圾提取汽、柴油等的油化工艺,在油化设备上各有特点。在同釜解聚时存在的问题是:油量减少,残渣增多;解聚釜底直接受热区变形或烧蚀,加热能源不能充分利用;对空气产生污染等;因此阻碍了连续生产和正常解聚。本专利提供一种同釜解聚时能够解聚不同解聚温度的塑料,塑料油化设备能够连续生产,其自动排渣装置排渣量与解聚釜中的产渣量同步,消除漏气或满渣现象,工艺操作简化、维修方便的混杂塑料垃圾再生处理工艺;并且还可以达到解聚釜无烧蚀或严重变形,加热能源充分利用,全方位解决釜内结焦问题,保证连续生产和正常解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分类,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处理方法,填埋气的产生及利用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存的垃圾填埋场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修复的两种技术:原位好氧修复以及异位开采修复,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垃圾问题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垃圾分类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推行垃圾分类如果没有全体居民的参与和努力是无法实现的,而如何使居民从"愿意实施垃圾分类"到"正确实施垃圾分类"的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梳理垃圾分类及其媒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北京市居民媒介使用习惯与垃圾分类践行情况之间的影响关系,依据所得数据分析总结了北京市现行垃圾分类媒介宣传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针对年龄、学历、月收入、住宅区类型不同的群体提出了在传播媒介、信息投放和信息优化上的不同宣传建议,以从媒介宣传维度对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拟实验,利用“太平2号”蚯蚓处理有机垃圾,研究了蚯蚓品种、环境温度、预处理方式对蚯蚓处理有机垃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0~30℃时,“太平2号”处理有机垃圾的转换率较高,在25℃时最高。用蚯蚓粪和EM菌对有机生活垃圾进行腐熟预处理,并调含水量至70%,利用“太平2号”处理100kg该种腐熟垃圾,可以产生5kg的蚯蚓和40kg的蚯蚓粪,1kg蚯蚓每天可吞食0.9kg生活垃圾,年平均日吞食量为0.6kg左右,产生的蚯蚓可用作药材和饲料等,蚓粪可做有机肥料和除臭剂。  相似文献   

20.
丁祖高 《绿色科技》2019,(4):125-126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地强盛,城市化建设随之加快,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这些垃圾该如何处理渐渐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是以焚烧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些垃圾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高温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被利用来产生大量的电能,但在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中,势必会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散播到空气或是土壤之中,其对于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